《遇见初夏的你》——如何引导孩子进行艺术创作

 

读书有“精读”和“泛读”,感受也有深度浅层之分。精读经典+深度感受(体验),辅以大量广泛阅读+多种感受(体验),必然产生一个结果——孩子创作的欲望和能力。这是慢功夫,浸润式的成长,好比小火慢炖熬煮出精华,速成不得。...



读书有“精读”和“泛读”,感受也有深度浅层之分。精读经典+深度感受(体验),辅以大量广泛阅读+多种感受(体验),必然产生一个结果——孩子创作的欲望和能力。

这是慢功夫,浸润的方式,好比小火慢炖熬煮出一锅好汤,速成不得。暮春初夏绘画篇

“农场的初夏,是一年中最快乐最美好的时候,”《夏洛的网》中这样盛赞初夏。天气一天天热起来,绿荫下的光线通透如玉,虽然还未到夏,这几天气温升得快,空气里热力四射,很有点初夏的感觉。

钟嵘说气候变动着景物,景物感动着人心,人们常用诗歌、音乐等艺术手法来表达四季节令气候带来的感触(“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

暮春初夏,这个时节的节令大有“蓝田日暖,良玉生烟”的意境,按照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可以属于“纤秾”,清新、明丽却无俗艳。



这时候,晴朗的天气居多,槐花短短的花期很快过去,大片石竹花、鸢尾花、蔷薇开启了花期。在树下,经常感到有细小的水滴滴落在身上,凉沁沁,抬头看,树上并没有小鸟,只有光影婆娑。树木、草地,小路,在光线里有着深深浅浅的层次,远远近近鸟鸣啁啾。怎么让孩子充分吸收这份造物主的恩典?

感受+创作吧。

当女儿问滴落下来的到底是什么时,恰想到一首民谣:

“夏风纹丝不动的晴朗天  居然下起雨

        我驻足 诧异 张望了好久

       却原来是鸟叫声 惊落了叶子的汗珠

       一滴滴震落下来 色泽像琥珀”

——《给猫夏的你》

这本是一首诗歌,由程璧配了曲唱了出来。“鸟叫声惊落了叶子的汗珠”,好美。想必作者与我们有相同的体验,这一刹那的微妙感受,诗人和我们并无不同,只是诗人用奇妙的想象表达出来。

晴多雨少的月份,风也憨憨的

还好有绿杨荫翳的林间路

鸟叫声叽叽,清越又纯净”

诗人把感受创作为诗歌,音乐人创作为歌曲。我们浸润在情景里,赏析着这首歌曲,歌词里的每一句在这个场景里都可以找到对应,我们信口改编着歌词“原来是鸟叫声,惊动了草地上的蘑菇,哗哗,尿尿淋湿了蘑菇下的蚂蚁”,说罢哈哈大笑——结合起来可以称为“深度感受”了。



还好有绿杨荫翳的林间路

鸟叫声叽叽,清越又纯净”

林荫小道,光影交错明暗清晰,小孩子沉静下来,进入状态。



不讲概念,不讲理论,孩子看到的是什么?孩子感受的是什么?深浅层次、透视原理不要说,不强逼着孩子接受理解不了的东西,不强迫她达到达不到的高度。



创作是快乐的,也是辛苦的,允许孩子以自己的方式调整、休息。

我作为助理,备好吃的喝的,孩子一休息,就递上去补充体力。

当孩子征求意见,不会搪塞敷衍,认真提出自己的见解,有时被采纳,有时被拒绝。

常见小孩子求助大人,大人会说“这是你自己的事。”听起来很有道理,要孩子独立担当,但忽略了孩子的弱小,他们需要扶持时,帮一把,过去了,或可就登上了更高的台阶。



这种天气,上午十点之后,就有被阳光烤炙的感觉,考验小孩子的耐力。



蘸满颜料甩一甩,蹦蹦跳跳,甩一甩——







吃过喝过,继续,自己进行点评“恩,效果还不错。”





《暮春初夏的林荫路》

绿树、草地,通透清明的阳光,洒满斑驳光影的小路,枝叶还不够秾稠,新叶还有些柔嫩,就是这种感觉吧:

绿杨荫翳的林间路

鸟叫声叽叽,清越又纯净


暮春初夏养育篇

前面的创作在女儿的创造中属“大餐”,还有其他更简单的创作,随时随地可完成。



初夏,小鸡小鸭小鹅都孵出壳了,和女儿一起去买了两只小鹅,呆萌的小家伙非常可爱,摇摇摆摆就像两个小黄绒球。它们都是女孩,一只胖点,一只个头小点。开始,妹妹明显比姐姐活泼,硬要从笼子里把脑袋挤出来;姐姐老老实实趴在那里,很温顺。女儿给妹妹起名“小麻烦”,姐姐为“小温顺”。可是,姐姐的温顺是伪装的,不到半天,就看到她的诡诈,趁着妹妹不注意,就把霸占食盘的妹妹挤到一边,由此,欺负妹妹就开始了,女儿总要打抱不平。

小鹅和女儿,很快就建立起“驯养”的关系,小鹅信任女儿,女儿走到哪,它们跟到哪。女儿脚步一快,它们就趔趄骨碌的跑在后。女儿坐下,它们就依偎到女儿身边,甚至爬到她的腿上,求抱抱。被小东西强烈依恋,女儿也要融化了。

“太幸福了”,她说,“我被幸福包围了。”

“你们是不是觉得这个世界太广大了?不要怕,有妈妈在什么都不怕。”女儿可能是想起《丑小鸭》里的情节。

于是,她成了小鹅的妈妈。



带小鹅外出散步,小家伙什么都好奇,东啄啄,西啄啄。





它们的“小妈妈”采花采草,它们跟着四处晃荡。



品尝了好些花花草草,逛累了,坐在阳光下休憩,眯个盹儿。



“小妈妈”在干什么呢?“

“画你们呢。”



宝宝们跑远处吃一会儿,赶紧再聚到“小妈妈”身边。



非常非常好奇“小妈妈”在做的事情。







由于对鹅宝宝的喜爱和观察,为鹅宝宝创作故事,才能信手拈来。

创作:《小呆呆的一天》

图:





文:

①小呆呆吃饱了,该干点什么呢?

②他想啊想啊,终于想出来了,“啊,吃饱了就睡吧——”

③突然,“喵呜——”

“救命啊——”

④一口气跑回家,终于放心了。

“好无聊啊,要不看点书?还是去找小朋友吧。”

⑤可是,小伙伴刚吃饱了,也在呼呼睡呢。

女儿用了四格漫画加单幅的格式,她的鹅宝宝一天到晚吃吃吃,故事里的小鹅就是小吃货,吃饱了睡,就是它的幸福生活。

通常是先画,画完了配题目、内文,当然可以反过来。

关于题目:引导孩子使用有趣的、特别的题目,尽可能脑洞大开,这样拓展的空间大,不过对小孩子来说有困难,多练习。

关于内文:故事不论大小,有起伏,结局出人意料或反转是上佳的。第③幅,开始女儿的文字是:“刚睡着,一只小猫来了,小呆呆赶紧跑。”启发女儿还有更能表现紧张气氛的吗?于是,就有了用它们的声音来表达的方式。

有好多父母问关于孩子美育启蒙、艺术创作的问题,就其中几个进行简单探讨:

问:小孩子(学龄前)怎么进行启蒙(美育为主)?



0——3岁幼儿美育实践案例(原创)

4——5岁美育实践案例(写写画画记录童年时光-原创)

(注:本文为原创,其中有大量孩子的照片,若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标明出处,谢谢

问:孩子进行“创作”是否必须有专业指导?像是进行文中小女孩的创作,是否必须要有专业学习?

答: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师,耐心陪伴一起亲子就是最好的教学方式。孩子从涂鸦开始就开始了自我的创作,一个圆可以是球可以是土豆可以是她娃娃的家,孩子的创作重点不在于“专业”,而是能有机会尽情尽性表达,可以看到她的表达离不开她的生活,提供什么样的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创作。随着孩子的成长,可以选择值得信任的能够带领孩子前行的老师。

《谁偷了面粉》——融合数学和化学小实验的绘本(原创)

写写画画写作课(原创)

《一个孩子的自然笔记》——如何和孩子创作自己的自然笔记

问:如何把诗歌小说、音乐、艺术鉴赏和孩子创作结合起来?怎么寻找这些素材?

答:读书读书读书——多多积累,提高鉴赏审美能力,这时怎么运用素材就是信手拈来了。只用好东西来喂养,包括大人和孩子,什么是好东西?不知如何选择时就挑经典。

《俄国的一盘桃子》——向夏加尔和史蒂文斯致敬!(原创)

《这个春天,像猫咪一样幸福生活》——HS家庭的“艺术创作”

问:按照这样的方式,是不是连写作都锻炼了?对孩子作文有帮助吗?

答:嗯,是呢,如其中的绘本创作自然是提高写作力的有效方法。

作文和写作本质上是两回事,作文得高分的,不一定能有进行创作的能力。但是孩子写作力强,作文也会漂亮。

以上只言片语,望能抛砖引玉,也希望对有需要的家庭有所帮助。


    关注 绿豌豆儿童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