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 | 为什么我们追崇小众品牌,却又去热门餐厅门口排队

 

你到底是想特立独行,还是想成为乌合之众?...

有深度,有纬度,有温度
最近知乎上有个问题很热门,“为什么人们在购买产品时越来越追求个性化,但是最终却出现像鲍师傅,喜茶这样的热点扎堆出现的现象?”

诚然,貌似现在消费的趋势已经与十几年前大家每个人都脚踩一双回力,脸上擦着大宝的时代不同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小众品牌。

从服装设计到化妆品家居品的选购,加上小众的标签不仅仅会使价格上有优越性,甚至好像连逼格也高出了不少。那究竟是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矛盾的消费现象呢?
科学家早在几十年前就发现了这一诡异的行为,他们将此称作snob effect和bandwagon effect。

虚荣效应(Snob Effect)较为典型连带外部负效应,消费者想拥有只有少数人才能享用的或独一无二的商品的偏好。

拥有某种虚荣商品的人越少,该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大。艺术珍品,特别设计的跑车,以及定制的服装都是虚荣商品。

此处,顾客从艺术品或跑车中获得的价值,多半来源于“因几乎没有人拥有与我的一样的东西”这一事实而产生的特权、地位和排他性。
攀比效应{Bandwagon Effect)是指当一项产品、服务或身份开始比较容易获得,并且开始逐级形成一种趋势,大家会感到别人有了,我也得去搞一个。

就像中国的手机发展、汽车发展、高尔夫球练习场的快速扩张、小学生买电脑、积极去考研,多不胜数。

这些东西对个人不一定很有用,但是如果你没有,会感到低人一等。而对自己有多大用处不一定,但是一定不能够落后,并且一旦推广到某个爆发点,则会更加快速的发展。
但是如果将两者现象结合起来,你会发现,这种情况不仅不是矛盾的,反而是经常结合出现在我们日常的生活里。

比如,你和两个小伙伴花了几个小时排队买喜茶,排到之后你发现他们两个买了一样的口味,这时你就想点一杯不一样的口味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
或者,在苹果手机盛行的今天,你看到身边的同学都是纯色的手机壳,因此你选了一个卡通的手机壳来彰显自己的童趣。
这些都是在不同商品种类的情况下普遍存在的消费现象。作为创业者,我们应该顺应着客户的消费心理对自己的品牌和服务进行相应的改变。

大概多数情况下,人们会以消费同样价格和品牌的商品满足从众需求,然后以在同品牌、同档次商品里选择独特的设计、颜色、功能,来体现个性。这样才能同时显示自己的收入水平和审美情趣。
或者将自己的品牌定位在某个不同的群体中间,利用这种虚荣消费心理的操纵来实现自己销量的增长。

在熟知自己的产品与服务的前提下,研究消费心理,最后走上人生巅峰,才是聪明的创业者该做的事情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The End


关注“创就津生”,获取更多有态度有纬度有温度有活力的创新创业资讯~~~


    关注 创就津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