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黄河之水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所以被称为母亲河,是因为。。。...

关注“环保益起行”,零起点学环保~~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所以被称为母亲河,是因为创造生出黄土高原、孕育了中华民族,还发展出高度的农耕文明,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各大部族沿黄河不断拓迁、融合、发展,被国际社会统称为华夏民族。

黄河在我们许多人的眼里多数是奔腾咆哮、浊浪涛天、洪水泛滥,对于没有到过黄河源头的人来说,很难想象她在源头竟是一息涓流。黄河发端于青藏高原的冻原湿地,正是由众多这样的溪流汇集成波澜壮阔的大河。

黄河源头国家地理地标点   
发端于冻原湿地的溪流
草稍凝露 
源区的草海
青藏高原的草场因日发生昼夜温差较大,每天清晨都会在草稍上凝结大量的露水,这些露水汇集到植物的根部渗入土壤,由于海拔较高,夜间气温较低,渗汇至草根的晨露,慢慢冻结,形成冻土层。日间在阳光的照射下,冻结在土壤中的冰晶,逐渐缓释、融化,析出水分,渐渐汇集为溪流、湖泊。黄河源区的湿地深得这样周而复始的雨露“滋养”。周而复始的冻结和融解令这些冻原湿地较其它类型的湿地的持(含)水量高出数倍,也正是这些细润无声的涓流、小溪汇集为波澜壮阔的黄河。

全球气候变暖令冻原湿地的冻融现象加剧
 近年来冻原释水量增加黄河没有出现断流
2012年黄河上游普降雨雪,局部地区降水为50年来未遇。


鄂陵湖、扎陵湖,水位上涨,原来的湖边公路已被淹没,现在的湖边公路较原来平均提高了7米。
2007年7月初,三江源区出现霜冻(与冰岛、格陵兰岛的冰川融化加速,导致局域小气候变冷相似),气温降至-3℃,当地人称: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这样的景象。全球气候变化给青藏高原的气候、生态带来较大影响,而青藏高原的渐趋干旱、生态退化复又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深远影响。

发端于此的众多河流为世界上约三分之一人口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经实地考察和科学研究, 青藏高原的冻原,是全球气候暖化最为的敏感地区之一,近年来全球年平均温度上升为0.5度,青藏高原年平均温度上升为1.2度,气候暖化导致大气、水循环机制改变,冻原湿地释水量增加,持水量降低。另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海洋性冰川降水补给和融化加剧(海洋性冰川的能量补给冰雪减少,冻雨及降水增加,加快了冰川的融化),看似江河源区水量增加 ,局部湖泊略有恢复,黄河再无出现断流情况,应该是一种短期的气候效应。科学人员担忧,如若气候持续变暖,江河源区不仅仅是生态退化,更严重的是水量骤减,湿地、湖泊消失,江河断流!就目前研究的情况而言,这种趋旱的情况仍在延续,潜在的未来水危机无法排除。



若尔盖湿地
若尔盖,我国最大的泥碳型湿地,当地降雨为黄河补给30%以上的水量,发端于此的洮河、黑河汇入黄河。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部分沼泽退化为牧场。当地人称:不用说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陷入沼泽,就是80年代,人畜误入既成灭顶之灾。

宁夏农区黄河两岸不断萎缩的湿地
盐碱化(碱集结)十分严重,最终成为碱尘暴的尘源
美丽富饶的乌梁素海 
鸟类的家园和驿站
乌梁素海曾是黄河湿地的组成部分,历史上水域面积曾达800平方公里,由众多的湖泊、海子、淖尔(蒙语意:沼泽)、布拉格(蒙语意:泉水)为黄河提供补给,七、八十年代,锐减至400平方公里,现由黄河倒补后,面积维持在290多平方公里。乌梁素海是众多候鸟、留鸟的家园,也是北欧迁往澳洲鸟类中线的重要驿站,为了不使之消失,需从黄河调水补给。

黄河源头
黄河入海口
黄河入海口每年沉降的泥沙可造陆地近30平方公里,我国的国土面积也因黄河的造陆而不断地拓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发展重心开始向西部转移,中国西部富有矿产,中国西部需要发展进步,中国西部需要工业化进程,同时中国西部严重干旱缺水,黄河成为支撑中国西部经济命脉最为重要的河流,黄河的生态状况不但对推动西部经济起着重要作用,还关乎着中华民族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黄河作为世界上第一大浊河,每年向海洋输送大量泥沙,令国土面积持续向海延伸。近年来,由于沿黄河多修筑的水坝、电站,利用黄河水能发电、灌溉,大量泥沙沉降于各个库区,导致进入海洋的泥沙锐减(年平均向黄河三角洲输沙17亿立方米,现减至2亿,造陆运动减缓),严重地影响了我国沿海大陆架的石油开采。

中华民族于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代便在西部干旱地区修筑灌溉网,于宁夏平原的大漠荒野之中营造出人工绿洲,以自然之力,形成自流灌溉,正所谓:“引灌不穷,以尽地利,大漠荒野,悉成沃衍。”发展出高度的农耕文明。又沿黄河发展出的各种水轮机械,为中国古代的制造业,提供了无穷的动力。工业文明的不断西进,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对黄河都更加依重,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不但要在人与人之间实现稳定平衡的和谐关系,更要与自然达成稳定平衡的和谐关系。




    关注 环保益起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