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话《论语》

 

前段时间,一本《论语心得》火遍大江南北。很多从不进书店的人从那时开始,知道了“管仲之器小哉”,知道了“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前段时间,一本《论语心得》火遍大江南北。很多从不进书店的人从那时开始,知道了“管仲之器小哉”,知道了“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知道了子曾经还曰过那么几回。其实,早在汉代,《论语》就几乎成了所有学龄儿童的必读书籍。

宋朝开国元勋,三度拜相的赵普治理天下功劳甚著,所有事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但可惜出身小吏,没啥学历。于是宋太祖嘱咐他平时多读点书。自从被皇帝点名教育一回之后,每天下班,赵普就忙不迭地往家赶,一头扎进书房,这样过了很多年。



所有的人都很好奇,想知道这位没文凭没文化的“赵书记”每天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究竟在读些啥!赵普刚死,好事的人们就匆忙打开他的书箱,想一探究竟。谁知,箱子打开的一刹那,只见箱中孤零零的躺着一本翻看了一半的《论语》,这就是有名的半部《论语》治天下。

一本书的1/2陡然被上升到治国平天下的高度,其能量之惊人,不免令人神往。

《论语》,一万五千九百字,其中满是子曰。子曰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孔子说。按这个推理,《论语》应该是一本记载孔子平日言行的书。《论语》不是教案,孔子也不会无聊到跑去抄录自己的课堂笔记。更何况孔子曾说“述而不作,窃比于老彭”。对于出书他自认为不够格,多少还有些顾虑。这样的人想必也不会如某些黑心书商一样昧着良心去出书。

如果再仔细看,你会发现,书中除了子曰,还有其他很多的曰,如曾子曰,有子曰,子夏、子游曰等,其中光曾子曰就有十三条之多。可见,此书也并不是孔子亲传弟子所作,因为“子”在孔子生活的时代是尊称,大抵类似于现在的先生或老师,譬如为大家所熟悉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



假如此书真全是孔子的亲传弟子所为,作为同门师兄弟,对于曾子等人,他们大可不必称“子”。所以,此书的作者中肯定还有些比他们辈分要低的再传弟子,甚至是再传弟子的再传弟子。在平常的学习中这些再传弟子同样记载了他们老师的言论,也就是上面我们见到的曾子曰,子游,子夏曰等。

当最后大家把所有的相关言论汇集起来的时候,一本崭新的《论语》就出炉了。西汉的刘歆曾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撰,故谓之《论语》”(《汉书·艺文志》),算是一语中的。

因为不是成于一时一地,也不是成于一人之手,所以,论语从一出世就冒出了多个版本。据《汉书·艺文志》、皇侃《论语义疏序》、何晏《论语集解序》记载,在汉代初年,就能见到三个不同版本的《论语》。因其流传的地域不同一般分称为《鲁论语》、《齐论语》、《古论语》。刘向在《别录》里说“鲁人所学谓之鲁《论》;齐人所学谓之齐《论》;孔壁所得谓之古《论》”。而且这三者不但有名称上的不同而且还有字数和篇章上的差异。



鲁《论》二十篇,条目篇次上跟我们今天见到的《论语》大抵相同;齐《论》与鲁《论》基本一致,但多出《问王》、《知道》二篇,共二十二篇;古《论》则用蝌蚪文写成,分《尧曰下章》,《子张问》更为一篇,共二十一篇,篇次上以《乡党》为第二,《雍也》为第三,至于其中的内容则更是多有不同,其中不合逻辑,无法理解之处也很多。

当时在长安,鲁《论》、齐《论》都有人学,老师呢!也是你教你的,我传我的,互不低头。而且各派都很有些比较著名的学者,据史书记载,习鲁《论》比较有名的有龚奋,夏厚生,夏后建,萧望之,韦贤,宣城,扶卿等;习齐《论》比较有名的有王卿,庸生,王吉,朱畸,贡禹等。古论因过于芜杂,仅有孔安国作注,而无人授习。

这种极其混乱的传授显然不利于文化的传播,所以在西汉末年,终于有人统一了三本。安昌候张禹是汉成帝的师傅,三朝元老,当时极为尊贵。他先是跟随鲁《论》大师王阳学习,后来又师从齐《论》大师庸生,之后融会贯通,删繁去简,以鲁《论》的篇目为依据,定二本为一,号为张候《论》,也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本子。



因为张禹的特殊地位,他的这个本子一出来就广受欢迎。天下儒生都吵着嚷着要去学张侯《论》。接下来,等待着齐《论》,古《论》的也只有寿终正寝了。

但张侯《论》毕竟不是一个完美的本子,张禹当年对三论进行删减,手术刀究竟割开了多大一个口子,没人知道。所以,从他以后,对《论语》的修订和注疏就一直没有中断。

(作者:空空儿)






若您对佛、道、儒、兵、法、史、易、医、礼、书等文化知识感兴趣,特邀您订阅杂谈,与我一起读书研习,杂谈人生百味!


显诸仁,藏诸用。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号:cangzhuyong(藏诸用)


    关注 学子联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