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说要赢得员工信任,身体却很诚实呢!

 

在一个充满不信任的时代,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提升或降低着你的“信任值”。...






编者按

工作中的信任不仅看得到,也能听得到。大家对你的行为和人品道德的评判会融入你的团队文化,并由此决定是否选择信任你。

文 / Nan S Russell

所有领导者都希望自己能赢得员工的信任,但真正能做到的却寥寥无几。你是不是个值得信任的好领导?自己的感觉没用,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提升或降低着你的“信任值”,员工的眼睛可是雪亮的呢!

“可以做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应该做什么”

对于希望在工作中建立信任关系的领导者,不做错事与做正确的事是两码事。那些能够有效赢得信任的领导者都非常清楚,合乎法律与合乎道德不同,合规与公平不同,可以视而不见的事和不得不注意的事也不同。

一些领导者严格遵循规定的“能”与“不能”行事,试图将伦理道德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这种做法没有看到信任与责任之间的深层联系。对于你的手下来说,你依规可以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应该做什么,即你需要做一些“正确”的事。

以下是两位领导者的事例:

  • 一位总经理专程从纽约的办公室飞到芝加哥,亲自传达当地分部要关闭的消息。她的这一举动展现了她的品格与对他人的重视,而且不只是受波及的员工能够感受到,公司其他部门的员工同样感同身受。
  • 一位总监因为两年都没使下属得到加薪机会,要求将自己的奖金取消,分给他的团队成员。


这两位领导者当然可以不这么做,但他们选择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对于这样的领导者,你很难不信任他们。以较高的道德标准和行为操守(言行合一)要求自己的领导者,他们会更多地考虑自己行为带来的影响,并注意让行为与自身品格、价值观保持一致。

但上面的例子并不常见,我们更多听说的是一些人仅仅通过短信发送裁员消息,或者给别人减薪却不动自己的那份。在现实中,两种行事方式当然都存在,且会对工作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就信任而言,它们会分别带来积极和消极两种效果。
道德准则的高低会影响信任水平的高低。所以,你可以做某些事,并不意味着你应该做。在行事之前,每一位领导者都应该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
  1. 如果你即将要做的事情会被公开,比如被发表在社交媒体上,你会为此感到骄傲吗?如果所有人都会知道这件事,你还会去做吗?
  2. 你所做的事会让你的同事或股东看到或听到一些让他们对你的信任度降低的消息吗?
  3. 如果你的儿女或者其他重要的人,得知了你即将做出的决定或你即将做的事情,他们会支持吗?
  4. 如果你的上司或其他领导做出了跟你一样的决定,你也觉得没问题吗?
  5. 如果公司里的每个人都像你一样行事,对公司来说是好事吗?
  6. 如果你自己也要依照你做出的决定行事,你还会坚持这么做吗?
有一件事确定无疑:大家对你的行为和人品道德的评判会融入你的团队文化,大家会由此决定是否选择信任你。

研究证明,我们提升自身的行为标准,也会带来其他人行为标准的提升。反之亦然。而且,你不做什么跟你做了什么一样,都会被人看在眼里,牢牢记住。

怎么做很重要,“怎么说”也很重要

工作中的信任不仅看得到,也能听得到。一个人的话语选择,能够传达一个人的意图和理念,能够看得出一个人是希望控制还是合作,是想训话还是对话,是令人信任还是不信任。

好多年前,我还是一个刚刚入职的年轻人,我的老板让我列席一个他无法亲自出席的部门经理会议。那次会议是一次点醒。会议之前,我一直天真地相信着公司的宣传标语:“员工是我们最宝贵的资产。”会议之后,我不太相信这句话了。

部门经理们的话语明白无疑地透露出“不信任”。他们谈论员工时,就好像在谈论一些可更换的零件,他们讨论要施行一些更加严苛的规定以“控制”或“惩罚”一些不按流程做事的人,他们说起接下来的项目需要哪些人来执行的时候用的词是“那些家伙”……所有这些都在暴露他们的真实想法:员工是不值得被信任的。
当然,信任或不信任并不是那么容易识别,通过语言和行动共同判断他人是否值得我们信任或者我们是否值得被他人信任是更好的做法,但有时候,单从语言也足以看出一些端倪。

下面是一些领导者可以拿来自问的问题,它们可以提醒你注意自己的言语究竟在传达何种信息:自己究竟是可信任的还是不可信任的?
  1. 我最常说的是“我”还是“你们”?我在谈论一件事的影响时,是站在自己还是对方的立场?我说的是“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改变这一现状”还是“要实现我说的这个目标,我需要你们怎么做”?一直在强调“我”“我”“我”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不信任信号。只有双方是一种互惠共赢的关系,才会存在真正的信任。
  2. 我说的是“我们在一起共事”还是“你为我工作”,是我要“去跟他聊聊”还是我要“找他谈话”?我是在告诉对方我的所思所想,然后倾听对方的想法,还是在告诉对方我作为上司是怎么想的,以及我觉得你应该怎么反应?话语的选择能够传达出你是抱着合作的意愿,还是想要树立自己的权威并控制对方。
  3. 我有没有将事情背后的原因告诉对方?为什么进度要加快?为什么要改变原定的方向?为什么我们要裁员10%?如果我让你周末加班去完成一个项目,这个项目为什么重要,我为什么让你加班,这些对方都足够清楚吗?如果对方常常不清楚背后的原因,对方很可能不会信任你。
在一个充满不信任的时代,我们最容易做的就是首先通过话语里的线索,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被信任,以及对方能从我们自己的话语里得到怎样的线索。

领导者们,要当心了。


    关注 中欧商业评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