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17中国体坛财富榜:粉丝经济下的2000万俱乐部

 

这是一份迟来的榜单,但这更是一份负责任的榜单。孙杨、张继科、宁泽涛……在粉丝效应之下,这三位运动员占据了榜单的前三位。而奥运概念,正在慢慢被冲谈。...



这是一份迟来的榜单,但这更是一份负责任的榜单。自从体坛周报于2011年推出体坛运动员财富榜以来,这份榜单的金字塔顶尖,已经悄然由2010年的500万俱乐部攀升到2016年的2000万俱乐部,孙杨、张继科、宁泽涛……在粉丝效应之下,这三位运动员占据了榜单的前三位。而奥运概念,正在慢慢被冲谈。

中国体坛财富榜出炉

文|体坛周报记者组





这是一份迟来的榜单,但这更是一份负责任的榜单。自从体坛周报于2011年推出体坛运动员财富榜以来,这份榜单的金字塔顶尖,已经悄然由2010年的500万俱乐部攀升到2016年的2000万俱乐部——也许有人会质疑运动员的收入增长是否过快了,但对比C罗8800万美元、勒布朗·詹姆斯7720万美元和博尔特3250万美元的收入,中国目前的体坛头牌孙杨在2016年的收入只是6900万人民币,差距明显。

我们在统计这份榜单时,遵循的原则依然是依托运动员的比赛奖金收入、赞助收入、社会活动出场费等加以统计;当然,这部分收入中不扣除运动员与经纪团队、主管中心的分成,也不考虑他参与房产、股票等投资行为的收益,但作为奥运奖励的房产、汽车等物品会折价统计,体现的就是运动员在2016年的个人总价值。



由于没有一个完全的、覆盖整个联赛的、可以完全采信的数据,为了榜单的准确性与权威性,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也为了整体公平而不引起歧义,我们决定暂不统计中国男足运动员的收入,敬请读者谅解。

跟伦敦奥运会双金相比,孙杨在里约拿到1金1银。来个马后炮,如果孙杨拿到的是里约400自的金牌,那他金牌带来的商业收益恐会比6900万元高出一大截,因为那将会是中国代表团里约首金,首金带来的商业效益可远远不是别的金牌所能比得上的。可惜,与金牌有0.13秒之差,或许让孙杨憋着一口气,继续向东京游。

自从体坛周报开始推出运动员财富榜,丁俊晖就始终在该榜单中占据一席之地;即便在2016年这样的奥运年份,打拼在斯诺克职业赛场的他依旧具备不小的“吸金”能力。丁俊晖2016年的总收入应该超过2000万人民币,相比姚明22亿元的身家,他还只能算是个小字辈;但在目前活跃于赛场的运动员中,他依旧可以轻松跻身“中产阶级”。



时代烙印冲淡奥运效应

文|体坛周报特约评论员  丹宁

2016年,奥运会之年,体坛周报推出的这份运动员财富榜毫无疑问无法摆脱奥运会的影响。孙杨和张继科能跻身榜单的前两位就是标准的奥运明星效应——当然,奥运会效应对于运动员收入的影响,世界各国概莫能外,就连博尔特和菲尔普斯,也是在奥运会之年最大化自己的商业价值。



在这份榜单上,排位最高的是孙杨和张继科,而且把第三位之后的运动员拉开了比较大的差距,这多少让人有点意外,但仔细琢磨之后,发现这一切又在情理之中。



孙杨毫无疑问已经是中国体育的一面大旗,从伦敦到里约,两届奥运会的不俗表现,加上游泳世锦赛的最佳运动员连庄,都已经奠定了他在世界游泳界的一线明星地位。

从个性的角度来看,依然有很多人表示没法喜欢孙杨,以至于在某些年度体育奖项的评比中,有些评委最终选择了马龙。但,孙杨个人的成长依然无法抹杀。事实上,随着孙杨的成长,场内外的槽点越来越多,对于商家的吸引力也日益增大。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孙杨只要在场内稳扎稳打,场外注重个人形象的打造,广告代言肯定会逐渐从运动产品、汽车类为主的现状迈向更高端的产品布局。





曾经有球迷津津乐道于费德勒的劳力士+奔驰高端组合和德约科维奇的优衣库之间的差距,但德约科维奇经过岁月的修炼,也拿到了奔驰、爱彼表和庞巴迪宇航公司商务飞机的形象代言,可见,成长性比当下的市值更重要。



张继科位列第二,是很多人始料不及的,但是互联网+时代的粉丝经济,就是这样让你瞠目结舌,而且在张继科身上,或许还没到极致。

张继科的迷妹群已经成为中国竞技体育历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这个群体年轻,有购买力,有成长性,敢想敢做……这样的粉丝团队一旦数量变得庞大,就会反过来惠及她们的偶像。

像巅峰时期的姚明那样,影响力覆盖所有人群,或者至少不会有哪些群体特别地反感姚明,这是所有体育明星寻找商业代言时追求的理想境界,但事实上很难做到,比如张继科,限于个人形象和项目特点,就不可能覆盖所有人群,但市场分化下来,规模也已经足够了。就在几年前,还很难想象,一个乒乓球运动员,收入能够达到6000万元的高位。



张继科领衔中国运动员的迷妹、迷弟效应。



当然,话说回来,如果以亿元为一个台阶,中国竞技体育毕竟还缺乏一个真正的巨星级人物,像姚明和李娜年收入直指两亿级别的盛况短时间之内还是难以重现。

是中国体育市场不够大吗?答案显然不是。现实中有不止一个案例告诉我们,在高度职业化的主流项目,顶级明星的影响力和商业潜力可以轻松地打破国内市场的规模制约:梅西的商业价值和阿根廷持续低迷的经济就没啥关系;再比如菲律宾的帕奎奥,在2015年,他和“世纪大战”的另一位主角梅威瑟分别以1.6亿美元和3亿美元的收入排名前两位。

以中国国内市场令人艳羡的巨大规模,最顶尖的运动员收入距离亿元还有不小的差距,只能说,明星的含金量还不够,国际影响力还有些欠缺。



十年前,姚明的年收入就达到3200万美元,这个数字随后还一路走高,他打造的商业帝国令任何其他中国运动员望尘莫及。



李娜在2011年拿到法网冠军后,就以1.1243亿元人民币的年收入排在2012年《体坛周报》中国运动员财富榜榜首,轻松甩开一大批追赶者。这个数字,随着她2014年梅开二度,继续走高,实打实成为中国体坛“富婆”。



宁泽涛能够以3500万跻身榜单前三名,多少也有些出人意料。但就在2016年初,很多商业分析家对他的期待可是直冲亿元大关的,如果没有场外诸多负面新闻的影响,如果在里约奥运会的泳池中“包子”能够拿到一个抢眼的成绩(而且未必一定要是冠军,前三名或许就已经足够),2016年的收入冲破亿元并不是神话,只可惜赛场和商场一样,是没有“如果”的。

当然,宁泽涛的职业生涯并非完全没有转机,最现实的就是卧薪尝胆,在天津全运会上以让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复出,这样的话对于宁泽涛的运动前景和商业前途都将是一次救赎;但如果这样的假设没有变成现实,宁泽涛前两年积累的红利就会慢慢消耗殆尽,明年的这份榜单上就算还有宁泽涛,也将是一个相对靠后的位次。“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人生道路当然有万万千,但靠成绩和影响力换取商业代言的道路或许真的快走到尽头了。



如果有成绩的支撑,宁泽涛的商业影响力会更高。

有趣的是,上述三位运动员都参加了媒体的真人秀节目,并且因此吸粉无数,也为自己的收入添砖加瓦,以至于有人提出了“体育火了真人秀还是真人秀火了体育?”说真人秀火了体育,大概95%的体育人会感到难以接受,毕竟体育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网络的关注度;但要是说真人秀让部分体育明星变得更火,那倒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和以上三位类型相同的运动员并不少,严格意义上,朱婷、马龙、谌龙、惠若琪、丁宁和龙清泉都应该属于依靠奥运会金牌大幅度拉升价值的“奥运概念股”。



朱婷依靠着里约奥运会的超凡表现,拿下了诸多商业代言和瓦基弗银行的天价合同(欧元),最近更是在各种赛场把MVP拿到手软,无疑是最好的例子。朱婷能在爆发之年收入达到3000万之多,既让人感到意外,也在情理之中——实际上,这才是运动员用实力说话的最好证明。

如果不是奥运会之年,冷门项目的明星运动员很难想象能够在这份榜单中占据一席之地。对于举重这样的项目,如果不是搭上里约奥运会的班车,你能想象到龙清泉能在2016年有接近千万的收入吗?



至于另一位在里约奥运会后大红大紫的傅园慧,她的商业价值和她在奥运会上的战绩关联并不是非常大,但却是依靠在奥运会这个大平台上展现出的个性而一举成名。

换个角度,如果访谈是在世锦赛赛场上,“洪荒之力”还能瞬间红遍全中国吗?但无缘金牌还是能从奖金和代言上看出区别,傅园慧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参加娱乐节目和商业活动,虽然收入也超过千万,但最终还是无缘这份主打的2000万俱乐部名单。



林丹的商业价值算是初步超越了“奥运概念”,他的收入多年来都维持在这样的高位之上,这得益于他签下的多个天价代言合同。虽然里约奥运会无缘卫冕,而且爆出了“出轨门”,但林丹的价值并不会断崖式下跌,2017年,林丹依然会出现在这份榜单之上,而且排位不会太低。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相当多职业明星的收入和奥运会成绩没有关联,但却能够稳定地出现在这份榜单之上。





高尔夫虽然在国内受到诸多制约,但是作为国际体育的主流职业项目,高尔夫赛事奖金和产品代言一直处于高位。身为大满贯冠军得主,冯珊珊的赛事奖金+商业代言达到3300万,其实并不让人意外。再看她身后的李昊桐、吴阿顺、梁文冲,一旦中国男子高尔夫球员能够在战绩和世界排名有突破,在这份榜单上排名肯定会有大幅度攀升。



邹市明圆梦成功,不但拿到了拳王金腰带,也在这份榜单上获得了相应的回报,只可惜邹市明转入职业的时间比较晚,技术转型客观上很是艰难,而且毕竟项目和所属拳击组织的影响力有限,否则当有更大的作为。



丁俊晖虽然没能拿到世锦赛冠军,但是以斯诺克项目的市场潜力,能够达到2000万已经是相当难得了。



引人关注的还有一个迹象:CBA球员的排名和国际体坛的趋势并不匹配,詹姆斯不是常年占据收入榜前列?而2016年的中国体坛,只有易建联在榜单的前列为篮球这个主流大球独扛大旗。如果不是新疆广汇俱乐部的大合同使得周琦出现在这份榜单(李根未达2000万但也有1150万),篮球的表现将非常尴尬。

这份榜单给我们留下的最后一个疑问是:未来几年,朱婷会占据中国运动员收入榜的金字塔尖吗?

以排球这个项目的影响力,有些难度,但以朱婷的上升势头,如果能够不停地在球场上收获奖杯和MVP的荣誉,有一个顶级的经纪人团队为朱婷打理公众形象、寻找商业代言,一切皆有可能。朱婷能否成为“姚刘李”时代之后中国又一个真正的世界级职业体育巨星?越来越多的人抱以乐观的态度,至于年收入过亿?为什么不可能?!

编辑|冼小堤


    关注 体坛周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