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爷和他的德云社

 

无论是戏曲还是相声,在今天这个社会,很难以古老的形式继续生存下去。郭德纲表演的“柳活儿”(学唱为主)《学西河...





戴某人写写画画吐槽扯淡的一亩三分地,良渚著名知道分子,知道就敢下笔写!

点击题目上方蓝字关注 戴某DEMO

喜欢郭大爷是十年前的事儿了,那时候孤身来杭,每晚都是听着郭大爷和于谦的相声带着笑入睡的。那些个年头,经济拮据,生活困顿,但心中有希望,脸上有笑容,是令人难忘的回忆。我对郭于二人的记忆大都是那个时候留下的,《论梦》《西征梦》《我是科学家》《托妻献子》来回的听,百听不厌。昨儿陪着朋友在家看了《德云社20周年庆典》,感触良多。



因为朋友是郭大爷身边的人,所以平日除了可以蹭两本签名书之外,郭大爷每次来上海商演,都还能蹭两张前排的大座儿票;郭的“柳活儿”(学唱为主)在现场的震撼程度是在电视视频里感受不到的,懂行的朋友常说,单论郭大爷这幅好嗓子就是不世出的奇才。



可咱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无论是戏曲还是相声,在今天这个社会,很难以古老的形式继续生存下去了,相声之所以还在,是因为有郭大爷这样的角儿在,并不是因为这个艺术形式自身多么有生命力。

岳云鹏的走红,有德云社运作的辅助,也离不开小岳岳自身的努力;其实小岳岳的包袱节奏是极佳的,但让人记住的是“五环之歌”和"我的天呐"表情包,并不是他的相声功底;说学逗唱,小岳岳的长处是逗,学唱坦白说都一般,好在他把老天爷赏的这一项技能用到了极致,孙悦也是难得的好捧哏,两个人相得益彰,所以我猜,小岳岳将来也会是个角儿,只是红的方式已经跟郭大爷不一样了。

走红的方式变了,是因为社会变了。这个时代的人需要的是快消文化和图像文化,是能迅速逗乐人的碎段子和可以代替语言的表情包。传统老艺人那种“三五分钟一个包袱、铺平垫稳”的传统作品,早不被观众所认可,最后所有地域的语言艺术随着社会发展,可能都会演变成类脱口秀的形式,无论是相声,还是海派清口、栋笃笑。

早年,一个相声段子艺人们可以来回的说,受制于传播范围有限,听众也不会觉得有问题,可从电视媒体到互联网,相声的创作周期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了,当所有的段子和逗乐方式已经被听众预知,整个创作模式就需要从底层革新了。所以有了小岳岳这种人格化的“逗”,那张脸本身就能带来笑果。

郭大爷常说自己是个内向的人,平日里应酬很少,朋友给我看过郭大爷的书房,跟小图书馆一样,不是当摆设,而是真泡在里边看书,所以郭的微博出口成章,朗朗上口。他说过如果自己不说相声,是想当个文人。后来德云社的很多事儿可以看出郭大爷是有文人的风骨,却没有文弱的书生气,有家天下的江湖气,没有....

近些年郭大爷的新作已经很少了,可能这是功成名就后的常态吧,感谢那些年郭大爷带给我的欢乐。我相信未来不会再有这样郭大爷这样的相声名角儿出现了,小岳岳不行、苗阜不行,高小攀、王自健这样的票友更不行。

即便郭德纲再有,但于谦不可得啊!

戴某DEMO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于戴某DEMO】

喜读书,忙琐碎,工作日兢兢业业挨踢人,无毒无害;闲暇时衣冠楚楚装X犯,好为人师;非苦闷不抽烟,无块垒不喝酒;张狂时随处坑爹,低调时阿弥陀佛。西山挖过煤,东山见过鬼,城南捡过烟头,城北偷过煤球...生活杂家,逮啥写啥!


    关注 戴某DEMO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