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arks & Co 未知的你 会回信吗?

 

你的情书,寄往何处?...



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电影结束之后,我仍坐着,执着的等待彩蛋,因为内心隐隐有些失落和不甘。

电影结尾皆大欢喜,男女主人公如愿而遇,留下“从此灰姑娘和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藉以观众想象和回味。此片结尾处也向《查令十字街84号》的作者予以致敬(我想,也是向1987年的电影《84 Charing Cross Road》致敬吧)。至此,观众可以圆满离席是理所应当,而我是在期待什么?



期待的是这个地址 84 Charing Cross Road。

失落的是这个书店  Marks & Co。

《西雅图不二之情书》有!彩!蛋!哟~~   剧透也就从彩蛋开始,从彩蛋结束。希望观影的亲们都能慢慢,别那么急着离开,把彩蛋看完。

我书桌左手边最底层的大抽屉里面,装了满满的书信。第一封信是小学四年级收到的,那时候我刚转学,最后一封是大四。大学四年书信很多,基本所有的马经课都用来写信了,因为每次两个半小时的照本宣科实在无聊,老师一不喜欢学生说话、二不喜欢学生睡觉,在那种白噪音环境下却又看不进其他书籍,只好用于写信,洋洋洒洒几页纸就出去了,那时候的字也比如今要好看。

大四之后,鲜有书信往来,究其原因是社会进步,通信设备日新月异,通讯资费开始降低,有事电话、没事短信、电子邮件是用来交作业和工作使用的。

然而,每次看到精美的信纸都会买点回家,堆积了那么多年也再没用上,有时候深夜铺开纸面,提笔却无字而落,有很多话想写,但不知收信人在何处。

再也回不去细烹慢煮的境遇了,打开朋友圈,朋友以及朋友的小孩、老公(或老婆)今天吃喝住行都秒知,而“只想和你说说话”时,能有几个。可能我们大部分人主动或被动的被驯化成对亲密关系的存在持有自我保护的不信任吧,更何谈家庭式的精神伴侣,也许利益互惠式的夫妻结成方式才是成功人士的典范。

回过来说说不二情书的彩蛋,这部电影引起我期待的场景是书店主人每日专注于拆开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件,然后他再将信件按照书写者的心愿重新寄往某个角落在殷切期盼的人儿。

然而他死了。

独立书店的存亡和书店主人息息相关。广州购书中心原来有一家红枫叶书店,所销售的书籍处处流露书店主人的理想和态度,念高中时候33带我来后,就深爱上,后来兜兜转转大半个中国,又回到购书中心附近工作,经常午餐后独自去红枫叶逛逛是惬意的消遣。然而,当购书中心重新装修一年后再开业,这家小小的独立书店再也不见踪影。有一段时间,我都不太相信从此它就消失了,十几年的情结,怎么可以就这样消失了呢?

直到有一天,我在1200书店楼梯墙壁上看到一张印有红枫叶的明信片,直到有一天,毫无心理准备的在地铁里的电视上看到对1200书店主人的采访,才知道那张明信片的含义。红枫叶书店的主人,在2014年不幸病逝了。

所以,它真的消失了,不管我有多爱它,不打一声招呼的永远消失了。

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的彩蛋,是一群热情的人们在继续负责给来自异乡的人们拆信、寄信。

Marks & Co,84 Charing Cross Road。

我想知道,最后彩蛋的这个取景,是真实的,还是导演献给观众的圣诞礼物式的童话结局。但不管怎样,我还是想向查令十字街84号寄封信,不知道那位未知的你,是否能够收到?


    关注 吉普赛之猫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