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养殖业的青年,魅力值都是爆表的!

 

有学识,有颜值,有斗志还有情义...

大学生研发出超级饲料


将路边常见的树叶加工成粉末掺入饲料中,可帮助动物快速增重,效果比大豆、玉米等常规饲料都要好,堪称绿色黄金?这可不是玩笑。眼下,金华职业技术学院5名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将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大叶枸作为绿色的蛋白质饲料开发,替代部分昂贵的饲料加以合理利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喜的是,这种拥有显著功效的“超级饲料”因其高耐肥性,还能缓解养殖业排泄污染物问题。

最近该项目从全省42所高校155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浙江省第五届高职高专“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特等奖。

刚进大学被“拉壮丁”参与研发

5名获奖大学生非常青涩,成员之一的王慧鹏学的是畜牧兽医专业。他说,大一的时候还只是学一些基础的知识,对研发技术了解得并不多,只是被项目吸引进来。

据了解,近些年,我国肉牛羊的蛋白质饲料资源很紧缺,饲料的高成本让养殖户备感压力。从2011年开始,金职院农学院就开始了相关的研究。

2013年9月,王慧鹏刚进校园,摆在眼前的是学院列出的一串创新科研项目,学生们可以凭兴趣自由选择。王慧鹏被马美蓉老师拉了壮丁,“说这个项目缺人”。

“我们团队的组建,一直秉承‘以老带新,改革创新’的理念,每年都需要新鲜的血液。”指导老师马美蓉说。

王慧鹏很快被吸引。他说,通过实验自己能获得成就感,研究高效的饲料不仅和自己所学专业契合,也很有价值。目前,牛羊的常规饲料是由精料、粗料和青辅料组成。价格在2元一公斤左右,其中精料占40%,而精料中的豆粕占15%~20%,其价格在4000元一吨,是决定饲料成本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叶枸作为绿色的蛋白质饲料在养殖猪的过程中已有广泛应用,效果明显。因为牛羊会反刍,不能直接应用在其身上,相关的应用报道也很少,王慧鹏他们要做的研究就是找到一个合适的比例,研究出相关的配方。

成功研发绿色黄金精料

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实验室。在马美蓉的指导下,王慧鹏和小伙伴们每天利用休息时间收集大叶枸,将其加工成草粉,并按各种比例添加到饲料中。

大叶枸作为常见的落叶乔木,在金华地区很常见,具有高产、高蛋白、耐肥性高、适应性强等特点,是很好的绿色饲料的原料。学校的实验室里有成熟的设备,要加工成大叶枸草粉也是比较容易的事。最难的就是这个比例问题,每100千克的精料中添加进多少大叶枸草粉,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

看似很简单的一件事,做起来却颇费工夫。为了验证功效,王慧鹏和小伙伴们将新配方的饲料送到合作的养殖场作对比实验,其中一组只喂食传统饲料,另外几组则喂食掺了不同比例大叶枸草粉的新饲料。然后,每天抽取数据,对比增重情况。一段时间后,牛羊增重就拉出了差距。不过,实验并没有就此打住。“一次实验,数据有偶然性,需要重复做几次来验证。”王慧鹏说,那一年基本上一有空就往养殖场跑,重复实验做了四五次,才敢大胆下结论。

用大叶枸来代替饲料中的豆粕、玉米,羊每增重1000克饲料成本可降低2.69~3.85元,总的饲料成本降低5%以上。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用大叶枸饲料喂养的羊,羊肉中蛋白质、硒、锌等含量增加,并含有各种氨基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呈现鲜味氨基酸含量增加,风味更好,肉质也更鲜美。

相比普通羊肉,大叶枸饲料喂养的羊更能卖得起价钱,每头羊能增收120多元,经济效益提高10%以上。为此,项目组给新饲料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绿色黄金”精料。

学生开公司来推广

王慧鹏和小伙伴们并没有仅限于研究。前段时间,他们将配方申请了专利,还注册了“新饲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打算进行公司化运作,将这一产品进行推广。为此,还特意召集了几个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小伙伴加入团队。

“年轻人有冲劲,接下来就放手让他们干了。”马美蓉说,学校的实验场地太小,也没有大型的加工设备,没办法进行批量化生产。要将这一新饲料进行推广,需要进行公司化操作。

学生开公司,如何找资金、租场地、防止其他公司模仿……眼下一个接一个问题接踵而至。其中,最头疼的问题是如何取得养殖户认可。“很多人对大叶枸没有认识,想不通用树叶做材料的饲料还能更长肉。”王慧鹏说,目前他们还只在小范围内推广。一个好消息是,之前合作做实验的几个养殖场都非常认可“绿色黄金”精料,指明了接下来就用这配方。“试过的都说好,这意味着是有效果的。”王慧鹏和小伙伴们都非常有信心。

作者:邵佩玲

来源:金华新闻网
美女大学生毕业后养猪年入百万成为最美猪倌


浙江的农村,因优越的自然环境备受赞誉,而在这绿水青山间,同样不缺少励志的创业故事。比如,“美女大学毕业生养猪年入百万”的创业故事就发生在杭州桐庐县分水镇,故事的主人公名叫黄淑女,从生态养殖到互联网私人订制,1986年出生的她已经将她的“柳淑农庄”升级了两次。在扎根农村创业这件事上,她说自己是个“愿意吃苦的养猪农民”,最美“猪倌”的称号,亦是源于“实干”二字。

大学毕业想出去闯闯,两年亏损几十万后回家

眼下,柳淑农庄大多数成品猪已出栏,前几天恰逢春节,少不了亲朋之间的走动,创业成功的黄淑女自然成为众人焦点。“9栋养殖棚,500多亩生态养殖场,一年收入一定很可观吧?”“别看是女孩子,比男孩子还能干呢!”……

对于这样的夸奖,养了近10年猪的黄淑女已经习以为常。但每每有怀揣“创业梦”的大学毕业生前来取经,身材娇小,面容清秀的黄淑女都会用“苛刻”的言语告诉对方:“我从来不把创业者当老板,他们比打工者更苦。我建议你们还是先尝试用打工的方式积累一些经验。”

她之所以这么说,或许是从这群热血青年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其实,我大学刚毕业那会,也想着自己做老板,赚大钱。”当然,黄淑女指的创业才不是整天和猪待在一起。因为打她记事起,父母就是村里有名的养猪户,但猪圈又脏又臭的环境,加之养猪又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体力活,“养猪”两个字压根就没有出现在她的职业规划中。

2005年,20岁的她大学毕业,“当时很多同龄的姑娘卖服装赚了钱,我觉得我也可以。”同年,她的服装店在父母的反对下开了业,“一年大概亏了10万,然后就关门了。”

次年,黄淑女的工艺品店在义乌开业,结局以不到一年亏损十几万收场……谈到当初的窘境,黄淑女显得一脸愧疚,“要知道,20岁以前,我在家从来没有洗过一只碗,哪承受得起这样的打击,但现在想起来,最受伤的应该是父母。”

“创业成功的故事确实很打动人,但从那时起,我才明白创业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经商失败后,黄淑女在无奈之下回到分水镇,留在父母的农场里搭手做起了文职。

一次一次的学习培训,聪明脑袋有了用武之地

“我当初不想养猪的原因还有很多,其实这一行亏起来更厉害。”黄淑女告诉记者,在养猪业,流传着“赚一年,亏一年,平三年”的说法,且不说生猪肉的价格随市场波动,给养猪户带来最大损失的是猪疫,“之前我们这儿的猪苗都是从金华、衢州、江苏各地引进,往往在此过程中会带来各种疾病。”黄淑女说,一旦某个猪圈发生疫病,那么,整个猪场里的猪会相继死亡,养猪户一次性就会亏损几十万。

毫不夸张地说,这样的风险可没让黄家人少过提心吊胆的日子,以至于黄淑女的父母曾有过放弃从事几十年养猪事业的念头。“幸好当时我一有时间就会外出学习,终于在生态养殖上找到了门路。”黄淑女回忆说,她回家后,团县委、农办都会不定期地组织镇上的养殖户外出培训,“当时有个省农科院的教授告诉我,半年出栏的饲料猪一定会被生态养殖的土猪替代。”

一次又一次的学习、培训,“转型升级、生态养猪”的念头开始在黄淑女的心中萌生。为了用自己的行动说服父母并证明自己的决心,2006年的一整个冬天,黄淑女每天凌晨4点起床,花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走上十几里的山路来到镇上的长途汽车站,兼职做售票员的工作。见女儿如此坚定,黄淑女的父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分水镇新龙村为女儿租下了一块山地。

团委拍的一部宣传片,让她收获人生第一桶金

2009年,黄淑女的柳淑农庄终于建成,总面积500多亩的养殖场既种植农作物、果园又饲养生猪,“农科院教授告诉我,‘金华两头乌’品种好,养殖周期长,肉质鲜美,繁殖率高,效益高,很适合养殖。”黄淑女说,虽说金华两头乌原产地是金华,但事实上,分水的气候环境与金华相似,两头乌在这里繁殖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我养的猪不再吃饲料,它们是名副其实的草猪。”另外,猪粪尿就近还田、还山,形成了种植业与养殖业一体化生产模式。

尽管如此,经历了几次创业失败的她,对这件事仍旧十分谨慎,当年只引进了几十头猪种自繁自养。

“失败太多,原因种种,但想要成功就必须精通这个行业。”对于领会到失败原因的黄淑女来说,从饲养、打疫苗到卫生管理,她都自己把关。“有一次,我妈妈的朋友来农场玩,看到正在清理猪圈的我十分震惊。”黄淑女坦言,如果不是经历过挫折,她也吃不了这些苦,也没勇气挑起这份责任。在她的记忆中,农庄成立初期,她每天白天跟着母亲去猪圈里清理猪粪,给猪打疫苗,晚上写材料,颈椎至今还落下病根。

当时,美女“猪倌”的消息在小镇里迅速扩散开来,“我也是在那一年结识了现任桐庐团县委书记舒丹的,她为我拍的一部纪录片为我赚来了人生第一桶金。”黄淑女回忆,2009年,黄淑女养猪经历的纪录片被当时在桐庐团县委工作的舒丹传到了网上后,不久,宁波一位买家带着20万元现金,买走了黄淑女猪圈里所有的金华两头乌。

确切地说,这一桶金是对黄淑女创业的肯定,也是她前行的动力。此后,黄淑女把养殖场打造成种养结合的优质金华两头乌养殖、生产、销售一体化运作养殖基地。2012年10月,经杭州市技术质量监督局、桐庐县技术质量监督局以及桐庐县农业局审核批准,养殖场成为了“金华两头乌”种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

2013年,由团省委、省农办、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广电集团、省农信联社、省创基会等单位联合开展的首届浙江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项目大赛上,黄淑女的“优质两头乌猪繁育基地建设及生态养殖技术开发项目”荣获银奖。

结合电子商务理念,正式进军电商市场

“2016年的猪已经全部卖完了。”新年伊始,这样的消息让刚刚踏足互联网的黄淑女喜上眉梢。原来,早在2014年,黄淑女就开始结合电子商务的理念销售“两头乌”猪肉,开创了与以往靠中间商销售不同的新渠道。2015年6月15日,黄淑女成立了杭州沃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柳淑农庄为品牌,进军互联网市场。

“我们的模式是私人订制,首先在淘宝上推出金华‘两头乌’年末预订活动。购买者通过淘宝提前预订,交部分押金,年末进行配送。”黄淑女介绍,除此以外,她的网上超市中还有土鸡蛋、稻米、黑木耳等分水当地的土特产,而这些农产品的供应商都来自分水本地。比如在分水镇的大路村,稻鳖共养的创业青年王陈峰就搭上了黄淑女的互联网专车。

“两年后,我的农场里每年至少要出栏1500头两头乌。”对于未来的规划,黄淑女显得十分有信心,因为在她眼中,近10年的养猪历程,每一步都如此清晰,那般踏实。正如她所说,每次上台交流创业心得,她开场那句“我是个农民,养猪的农民”总能引起哄堂大笑,而在结束时,她那份坚定而又踏实的创业之心总会换来经久不息的掌声。

来源 | 新浪浙江
无臂青年用脚指给鸡喂饲料,年收15万


2016年3月30日,重庆涪陵区增福村延寿村,27岁无臂青年吴晓凡和妻子吴金平办的养鸡场致富后,还带动帮扶村里10多家贫困户养鸡。

2010年,吴晓凡在网上认识了妻子吴金平。当时吴金平是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土木工程系的一名上大二的学生。吴金平毕业之后嫁给了吴晓凡,她从银川来到重庆涪陵增福乡延寿村,和吴晓凡共同办养鸡场。而延寿是是出了名的贫困村。
结婚之后,吴晓凡最大的目标就是把鸡养好。2013年,晓凡扩大了鸡舍,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承包了两个,他把鸡通过经销商销售到重庆,一年的销售额能有15万。吴晓凡和妻子现在已生有了两个孩子。
无臂青年吴晓凡和女大学生妻子吴金平在养鸡场。
无臂青年吴晓凡用脚指夹着盆给鸡喂饲料

来源:新牧网
放弃保研、留学 90后情侣携手创业农村养鸡
这两天,一对男放弃保研、女放弃留学的90后情侣火了,他们毕业后携手回农村养鸡,让大家再一次相信爱情,也相信“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为了“在一起”留住爱情,他们放弃了原本“体面”的人生安排,回到农村创业,开始梦想与爱情的坚守。

2010年参加高考的彭雨和戴莹,一个考上了西南大学,一个选择复读考上了南方翻译学院。先大学毕业的男友彭雨学农,成绩优异,考研或是保研都有很大把握,甚至在校期间都有人邀请他去某农场当场长,月薪上万,还解决住房。但他放弃了这一切,回到老家农村承包了一个50亩的小农场,开始了养鸡创业。

后毕业的戴莹原本学法语,考过了专四,只要再参加一次考试并提出申请,就能出国留学,家里也已经准备好了留学资金。为了两个人“在一起”的承诺,她同样放弃了这样的人生安排,去男友老家,和他一起照料农场。

戴莹的父亲对于准女婿彭雨比较满意,多年的了解让他一直很信任这位踏实的小伙,尽管家里条件有限,他还是决定拿出所有积蓄,原本给女儿留学用的20万元投入到农场中支持年轻人的事业,平日的工作也是每天骑着三轮车帮未来女婿送货。彭雨的父亲表示,自己以前一直想让儿子考研深造,但作为父母,他要创业,肯定要支持。家里没有存款,彭雨的创业金都是自己大学期间的存款和女友家里出的钱。

创业初期困难重重,从小生活在城市的戴莹必须睡在农场条件很差的房子里,鸡屎味儿、掉渣的土楼、蚊虫叮咬与同学进了外企、出国的对比让她有一定的心理落差,但她选择了相信和坚持。为了找销路彭雨挑着土鸡蛋,戴莹抱着土鸡,在广场上叫卖,还联系微商在朋友圈售卖或是在超市寄卖。今年3月,农场销售额已达50多万元,利润约10多万元,随着农场的扩建和果蔬采摘、柴火鸡等农家体验项目的开展,相信他们的成功会更高。

来源:重庆日报

▶ 点击阅读链接

  • 猪价继续冲击本轮高点,冯永辉提醒您关注这3件事

  • 2015年中国饲料产量尘埃落定,前路依然曲折

  • 这个五年生猪怎么养看看农业部的答案

  • 新华日报调查:猪价还能“飞“多久?

  • 猪场拆迁有多凶猛?这张地图就能告诉您


 
选来选去   正大康地

(长按二维码,关注正大康地官方微信)


    关注 正大康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