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丨一加用实际行动向你证明:海外市场没那么难做

 

老实说我第一次听到一加和刘作虎那句不讲究的时候不是在微博的KOL那里而是在一家名叫AndroidAu...



老实说我第一次听到一加和刘作虎那句不讲究的时候不是在微博的 KOL 那里而是在一家名叫 Android Authority 的外媒口中。实际上在国内不太出彩的一加在国外一直风评不错,从 Android Authority 到 The Verge 就和 OPPO 的蓝光机一样,美国的科技界给了一加无数的盛誉。

不仅仅是科技界,连美国最右派的一个新闻媒体《纽约时报》都曾经发文盛赞过一加 —— 让科技界期待多年的高配低价手机。
《纽约时报》并不是唯一一家盛赞一加的主流媒体,《时代周刊》的评价甚至让人觉得有些水军的嫌疑:《一加手机评测:梦想的手机》Phone of Dreams。对于一个用着安卓的极客来说,你实在无法想象还有比这更好的手机。唯一的问题就是你买不到他。(It’s hard to imagine a better phone for Android geeks.Too bad you can’t get one.)
一机难求
和国内的冷门小众不同,一加在海外采用的是万恶的邀请制,只有一加手机的现有用户才能邀请新用户购买。虽然歪果仁也跟我们一样痛恨邀请制,但是试想一下不到 400 美元可以买到无锁版的一加,如果你是美国人你是不是也会有点小心动呢?对了,在欧美的手机价格普遍还是偏高的,所以在这里还是应该感谢一下小米和乐视,直接把中国手机的价格拉低了一个量级。
媒体的盛赞


不过从一加 X 开始,海外用户的购买就不再需要邀请码了,试想一下美国人喜大普奔的表情。你大概可以想一下如果有一天雷猴王说小米 5 全部都不需要 M 码了,大家想买多少买多少的时候,虽然可能不会有这一天。
主动公关
刘作虎原本就是 OPPO 蓝光机在欧美的主要负责人,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刘作虎打下了 OPPO 在欧美的半壁江山。刘作虎本就是一个长袖善舞很善于和欧美媒体打交道的人,想想 OPPO 蓝光机在北美的风评和品牌就知道了。所以对于北美的媒体来讲,刘作虎的一加是一个值得去期待的产品。
不仅如此,刘作虎和一加还非常擅于进行社交网络营销和用户社区运营。在一加的发布会时,#oneplus #neversettle 曾登上了 Twitter 热门话题榜的第一名和第六名。相比起国内其他厂商在国外营销水土不服甚至是被官司缠身所困扰的情况不同,一加在海外的表现可谓是如鱼得水,真真是「墙内开花墙外红」。
CM 和工业设计
另一个能让一加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获得这么多关注的原因则是一加很聪明的搭上了 CM 的快船,也许国内大家对于 CM 不太了解。但是在北美的科技圈里,CM 的知名度丝毫不亚于现在的 MIUI,曾经的 MIUI 也是基于 CM 进行修改的。不难想象,一个有了 CM 的内心,再加上强劲的配置和美观的工业设计,一加简直就是正对北美 Android 玩家的口味。
打铁还需自身硬,正是因为出色的工业设计、一流的参数设计和极高的性价比所以一加才能争取到 CM 的站台,才能得到一种美国科技媒体的盛赞。抛开 Android Police 这种 KOL 式的垂直媒体不同,像是 The Verge 甚至是纽约时报这种权威的主流媒体都愿意为一加背书,这本身就证明了其产品的过硬。
不同的背景和氛围
其实最重要的,一加在北美的成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双方的土壤不同。在国内,手机市场的战斗颇为激烈,大家早已撕红了眼。小米的手机将成本和利润压到最低,乐视干脆就是赔本在卖手机,高端市场华为、三星和苹果死死的把住,这个时候刘作虎和一加把眼光投向了海外无疑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相比较国内,海外的市场就有序了很多,运营商作为渠道是手机厂商出货的大头。而一加引入了互联网营销的方式,推出了无锁版的手机,再加上 OPPO 蓝光机的经验,一加能在北美获得成功并不是偶然。
写在最后
作为一个中国的科技媒体人,算是半个新闻人,有的时候很多话我们都不方便说。新闻事实不应该有倾向,但是媒体人可以,我所看到的是中国的 KOL 媒体人们在多个品牌之间摇摆不定,甚至前后矛盾的也有之。而如果我们去夸赞某个国产手机品牌其实是冒着巨大的风险的,很容易就会被人质疑为「水军」或者收钱。

能够看到国产的一加在北美获得如此之高的赞誉,其实我们也许应该沉下心来反思一下我们的市场乱象。小米耍猴,乐视贴钱玩生态,联想发布的 ZUK Pro 2 至今没有见到真机,大家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恶心友商以及如何收买媒体上,反而没有人能沉下心来做产品。请不要说锤子,那不过是一个营销驱动的公司罢了,欢迎锤粉论战。


    关注 安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