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是不是数学

 

奥数是不是数学给你一个3×4表格,让你数一共有几个方块,怎么数?  “作为一个数学不咋地的妈妈...



奥数是不是数学
给你一个3×4 表格,让你数一共有几个方块,怎么数?

“作为一个数学不咋地的妈妈,我从来都只知道傻数,认真仔细地数……但再认真,还是很容易数错的,陪娃上了奥数课,我才知道原来数方块是可以很简单。”一个妈妈在篱笆论坛上感叹。

只要拿长宽上的线段数相乘就可以得出方块数量,也就是长的线段是3+2+1=6,宽上是4+3+2+1=10,

所以长方形个数是6×10=60。“一个个去数,数死你也捞不到好成绩。”

在上海家长中人气较旺的篱笆网小升初论坛上,奥数是众多家长口中的必学项目。“奥数是小升初重要考核的项目,如果没学过奥数,真的就不用考虑小升初了,就太太平平地上对口初中吧。”他们互相鼓励,并且互相刺激,把孩子共同逼上了奥数道路。

  奥数热,退烧难

近年来,每逢年末,是奥数几大杯的考试时间,不少小学生的整个12 月,几乎每个周末都泡在奥数杯赛考试中——中环杯、亚太杯、小机灵杯、走美杯、春蕾杯、华杯赛等,数目众多,让人眼花缭乱。“能报的都报了,马上小升初了,大家都说有证书比没有证书好。”这是大部分家长的心声,唯恐自己家的宝贝被大部队拉下。

不少家长相信,小升初统一考试被取消后,奥赛是各大中学特别是著名民办初中录取学生的重要依据。基于这一想法,奥数竞赛与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教育部门明确要求“各类考级和奥数竞赛不作为升学依据”,奥赛等证书的升学作用,近几年正在减弱,但对于家长来说,面对民办初中“百里挑一”的录取模式,还能拿什么别的去“敲门”?只能去学奥数、考奥赛。

小学奥数热背后的根源,是教育资源不公平分配下的择校热。由于小升初不举行升学考试,那么中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自然就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很多人认为,在此情境下,奥数水平倒还真不失为一种较好且较为公平的衡量标准。

大学的自主招生,提出申请者要有参加奥赛的获奖成绩。相对而言,参加竞赛获奖还是目前比较有公信力的指标,其他活动获奖、发表论文、获得发明专利,都可能被潜规则操作。2015 年高校自主招生

移到高考之后,由于时间紧,高校严控入围名额,提出的竞赛获奖要求更高。

我国治理中小学奥数热屡次无功而返,有教育研究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叫停奥数显然治标不治本。奥数作为择校工具,奥赛作为大学自主招生的入围条件,问题不在奥数和奥赛,而在于基础教育择校的存在,以及大学的招生没有建立科学的多元评价体系。如果择校热一直存在,那么,取消了奥数还会有其他工具出现。

然而,一堂堂填鸭式的奥数课,仅仅剥夺了孩子们的课余时间,更严重的后果是,扼杀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此生都不再愿意探索数学之美。

  难倒数学家的题目

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国家两弹一星专家黄吉虎很喜欢小孩,还会经常翻翻孩子的作业。照理说,这些作业习题对于黄吉虎来说是小菜一碟。然而,这位1958 年的浙江省高考榜眼、数理化全科满分的高材生却表示,有些题目,别说孩子做起来困难,就连他自己都做不了,“奥数根本就不应该在小学的时候学啊。这样的结果,只是把孩子的思维逼进了死胡同”。

之前还有个更极端的例子,一道小学奥数题将俄罗斯大数学家安德烈·奥昆科夫难倒了。他主要研究表示论及其在代数几何、概率论和数学物理等领域的应用。2006 年,奥昆科夫因在“概率论、表示论和代数几何的相互作用”方面取得杰出成果而获得菲尔茨奖。

记者给奥昆科夫出了一道题:1、2、3、2、3、4、3、4、5、4、5、6……前500 个数的和是多少?奥昆科夫低着头把题目仔细看了几遍,却迟迟没有动笔。等了几分钟,奥昆科夫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呵呵,我能不能不做这道题,感觉我现在的思路比较混乱……”

难道这些“数学大神”都是浪得虚名?显然不是。应该说,奥数作为一种炫技,并不能代表数学。奥数本质上是解题,也就是说把已经解决的数学问题,拿过来出成一个数学题目,去给竞赛者解。而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本质上是要用探索性的思维,去发现未知的事物。

很多人把打好数学基础与“奥数”结合在一起,认为能在“奥数”中取得好的成绩,就一定是数学最棒的。然而“奥数”选拔上来的学生,成为大数学家的寥寥无几。

美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则认为,“奥数”培养不出大数学家。和很多数学家一样,他看到了中国孩子学习“奥数”背后存在的问题。“中国学习‘奥数’就像是在培养奥林匹克运动员,这样的培养方法局限性很大,只能让孩子学习数学方面的知识,知识面很窄,而且他们用来与朋友交往的时间也很少,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他觉得要按数学学科本身的规律与人才成长的规律来教数学、学数学。

来源:新民周刊


    关注 聚力太工环安系蔚蓝之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