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辽田尖山原始瓷窑址发掘 将泉州的烧瓷史向前提了1000多年

 

德化县辽田尖山原始瓷窑址发掘简报辽田尖山原始瓷窑址位于德化县三班镇三班村南部与永春介福乡交界的辽田尖山山坡处...

德化县辽田尖山原始瓷窑址发掘简报


辽田尖山原始瓷窑址位于德化县三班镇三班村南部与永春介福乡交界的辽田尖山山坡处,三班镇靠近晋江流域,交通方便,附近分布着大量瓷土矿,历史上是德化著名窑场之一。该遗址海拔674米,周围山峦叠嶂,沟壑纵横交错(图一)。
2007年初,德化陶瓷博物馆接到三班镇村民报告,得知附近山上发现大量古代陶瓷标本。该年10月,德化县陶瓷博物馆和泉州市考古队前往辽田尖山现场调查,采集了许多印纹硬陶、原始青瓷标本,并发现一些红烧土块。德化县陶瓷博物馆选取10件标本,委托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承焕生教授进行“PIXE”(质子激发X荧光能谱)检测,发现标本中铁、氧化钙成分与原始青瓷中的含量比较相符。2007年11月,福建省考古所郑辉、陈兆善两位研究员对辽田尖山作进一步调查,确认一处窑炉遗迹。鉴于原始瓷窑址在闽南地区尚属首次发现,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3年初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主动性考古发掘,经国家文物局审批,2014年初,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泉州市博物馆组成辽田尖山窑址考古队,在德化县文体局、永春县文体局、德化陶瓷博物馆、永春县博物馆的大力支持下,对其进行考古发掘。现将情况简报如下。

一、发掘概况

此次发掘时间从2014年10月下旬开始至11月中旬结束,发掘面积51平方米,共发现四座窑炉遗迹,按照发现顺序分别命名为Y1、Y2、Y3、Y4,受时间和经费的限制,仅对Y1进行了完全发掘,其它三座仅进行部分揭露。在考古发掘期间,考古队还对辽田尖山周边山坡进行了田野调查,在其西侧156米及其东南侧150米范围内的山坡上发现有较多原始瓷标本。

二、地层堆积

整个发掘区域地层可分为五层,分别为(图二):
第①层:耕土层。分布于整个发掘的遗址区域内,厚0.4~1.34米。灰色土,质松软,包含有腐烂的植物根茎、红烧土块及颗粒、较多的陶瓷残片等。

第②层:灰红土层。仅分布于Y1上部及Y4右侧,厚0~0.4米。土色为灰色中略显发红,土质粘性较大,土质坚硬且紧密,内包含物有大颗砂粒、红烧土块、陶瓷残片等。

第③层:碳粒层。仅向北分布至Y1尾部基岩位置,厚0~0.2米。土色主要为黑色,土质疏松,包含物以碳料为主,其中渗杂着少量土和红烧土颗粒。

第④层:红灰土层。分布于整个发掘的遗址区域内,厚0.04~1.25米。土色为红中略带灰色,土质粘性较大,土质较软且紧密,内包含物较少,仅少量红烧土颗粒及陶瓷标本。

第⑤层:黄土层。仅位于Y4右侧至Y2火膛旁边碳层堆积边缘,厚0~0.14米。土色为黄色,土质较纯且松软,内包含少量红色风化岩颗粒。根据窑炉及地层间的叠压打破关系,可知Y1早于Y2,Y2早于Y3,Y2早于Y4,Y3与Y4早晚关系暂无法确定。

三、窑炉遗迹

本次发掘所发现的四条窑炉均为斜坡式龙窑(图三)。
Y1位于发掘区的北侧,其南侧窑壁部分被Y2打破。从Y1的残存现状看,窑头朝向东南,方向125。斜长3.92、水平长3.58米,窑头与窑尾高差1.46米。Y1可分为火膛和窑室两部。其中,火膛较宽,由于被破坏较严重,仅存少量底部烧结面,无法分辨其形状;窑室较窄,保存相对较好,平面呈长方形(图四)。
(一)火膛

顶部已全部坍塌,窑底仅存两块红色烧结面,一块呈圆形,位于左窑壁下方,面积约0.04平方米;另一 块呈不规则形,靠右侧窑壁底部顺延而下,面积约0.36平方米。窑底烧结面厚约0.06米。仅窑室头部与火膛交接处尚存两段窑壁,其中左侧窑壁残长0.34、残高0.14、厚约0.05米;右侧窑壁残长0.3、残高0.17、厚 约0.05米。

(二)窑室

窑室平面呈近似长方形,从前部向尾部逐渐收窄,前部内宽1.24、中部内宽1.16、尾部内宽1.11米。窑床斜长3.24、水平长2.98米,窑床头部与窑尾高差1.28米。窑床底部的平均坡度为23°。窑室顶部已全部坍塌。窑室两侧及尾部的窑壁不同程度地保留着,其中右侧窑壁保留较高约0.07~0.42米,靠近中前部位置的窑壁保存最高;左侧窑壁大部分及窑床局部被Y2的火膛打破,残高约0.02~0.3米;尾部窑壁残高0.08~0.25米。窑壁由内侧的窑汗层及外侧的红烧土层组成,内层 坚硬,外层则较松软,靠近窑室前部位置的窑壁较厚,厚约0.06~0.09米。窑室尾部建在基岩之上,未见烟 囱或其它排烟设施。

Y2位于Y1的南侧,其火膛部分打破Y1的左壁 及窑床局部。Y2未进行完全发掘,仅在平面上清理出部分窑室两壁及部分火膛。从清理的情况来看,Y2的结构与Y1大至相同。窑室左壁长1.82、厚0.08~0.1米,右壁长2.27、厚0.07~0.09米,窑室内宽1.14~1.24米,火膛底部烧结面长0.8、宽0.4米。烧结面的外侧为一 层厚0.03~0.06米的碳粒层,分布范围较大,可能是窑炉工作面。

Y3位于Y2的南侧,与Y2相距0.44米。Y3未进行完全发掘,仅在平面上清理出窑室两壁的部分。从清理的情况来看,其结构与Y1、Y2类似。窑室左壁长1.2米,厚度约0.06米;右壁长1.06米,厚度约0.06米; 窑室内宽0.96~1米;Y3与Y2同被一条近现代水沟 横向打破,同时Y3中部被一层伸向西侧断坎中的烧结 面所打破,该烧结面向南侧继续延伸至土层下,由于没 有完全清理,该烧结面的性质不明。Y3与Y2几乎位 于同一水平面上。

Y4位于Y3的南侧,紧挨Y3aY4平面上未进行清理,仅是在断坎上将其立面轮廓进行了清理。从清理 的情况来看,其结构与前三个窑炉类似。窑室左壁高0.78、厚约0.08米,右壁高0.44、厚约0.07米,窑室 内宽1.32米。窑室右下侧被一现代墓穴打破,窑室内靠左侧位置堆积较多的红烧土块。

四、出土遗物

遗址中出土遗物主要为原始瓷器,少量的陶器,1件石戈,未发现窑具。

(一)原始瓷器

原始瓷器是本窑的主要产品,由于未对废品堆积进行发掘,窑内填土亦比较单纯,所以出土遗物比较少,尤其是陶瓷类遗物大都比较零碎,能够辨识器物形状的非常少。

出土的原始瓷器形主要为钵,还有少量器盖、罐、饼形器等。器胎多呈灰色或黄白色,胎土大多较细,质地坚硬,也有一部分因火候低致胎质松软。釉多呈青灰、青绿色,部分略偏褐或泛黄。釉层较薄,大部分内外均施釉,部分外施釉至足外壁,足内无釉。胎釉结合较紧密,除少量因为火候原因,釉脱落严重外,大部分釉保存较好,有细密的冰裂纹。

钵敛口,鼓腹,在尺寸上略有差别。
T1①:1,口沿至底部残片,尖唇,敛口,圆鼓腹, 圜底,黄胎,质地较软,釉已全部脱落,口沿外饰戳点纹, 腹下部压印绳纹,口径10、底径4、高5.5厘米(图五)。

罐敛口,圆腹。

T1④:1,口沿至腹下部残片,圆唇,敛口,圆腹, 胎色黄中泛白,釉已全部脱落,口沿外饰三道弦纹,口径4、残高3.5、残宽3.2厘米(图六)。

器盖弧顶,折沿,盖顶无钮,按照胎的厚度分为两型。

A型胎较薄。

T1①:2,盖顶部残片,盖顶拱形,内侧留有手捏痕迹,口沿外折,胎色灰中泛黄,器盖表面施黄绿釉, 釉面脱落严重,口沿及盖顶饰戳印点纹、弦纹,盖顶纹饰组成对称分布,残高2.3、直径9厘米(图七)。

B型胎较厚。
T1①:3,器盖残片,盖边缘上翘,嵌入口外撇, 顶部弧状隆起,胎色灰中泛黄,黄绿釉,内外均施釉, 盖顶表面饰戳印纹、边饰压印齿轮纹及戳印纹,直径10、残宽4.5厘米(图八)。

饼形器按形制可分为三型。

A型胎薄带刃。

T1②:1,中间厚,边缘薄,器身两面均有敲打的 痕迹,形成刀刃状,似割削工具,胎为黄色,通体不施釉,素面,直径7厘米(图九)。

B型胎厚边缘规整。

T1②:2,器物边缘有人为修理痕迹,可能作为盖 子或支垫使用,胎灰中泛黄,胎细密,质地坚硬,带有 纹饰的一面施黄褐釉,单面压印网格纹,直径10、残宽7.5厘米(图一〇)。

C型胎厚边缘不规整。
T1①:4,边缘有敲打痕迹,比较粗糙,可能为玩具类,内侧不平整,有手捏痕迹,灰胎,单面施黄釉, 压印网格纹,厚0.6、直径4厘米(图一一)。

器口沿数量较多,种类也比较丰富,主要撇口、 直口两种。

T1①:5,圆唇,撇口,口沿上一道凹槽,颈直,黄灰胎,胎质坚硬,青黄釉,内外均施釉,釉开片且施 釉不均,残片内口沿饰一圈戳点纹,外口沿饰戳点纹、 弦纹相间,口径29、残高7.5厘米(图一二)。

T1①:6,圆唇,撇口,口沿表面正中堆贴一圈鼓钉纹,颈部直,灰胎,外壁施青釉,脱落严重,外壁饰 弦纹,口径8、残高10厘米(图一三)。
T1①:7,圆唇,口沿略外撇,直颈,灰胎,局部 夹黑胎,青绿釉,内外均施釉,釉面较莹润,素面,口 径13、残高4.2、残宽8厘米(图一四)。

器足数量较多,大部分为圈足,圈足高低不等, 也有少量的鼎或炉的足部。

T1②:3,圈足,圈底外撇,内心平整,胎色黄中泛白,生烧,素面,足底径9、残高3厘米(图一五)。

T1①:8,高圈足,足部口沿外撇,灰胎,表面施青黄釉,釉面开裂且施釉不均,素面,足底径7、足顶径5、 残高3.5厘米(图一六)。
T1①:9,呈象鼻状,足底外卷圈,灰胎泛白,釉已脱落,器足身留有人工手捏痕迹,残长4、足顶径2.4 厘米(图一七)。

器肩数量较多,大小不等,有少量带系的,大多都有纹饰。

T1①:10,圆唇,撇口,内部平整,外部口沿下为系,其上端表面压印呈齿轮状纹饰,胎色灰黄,质地坚硬, 青黄釉,内外均施釉,釉色脱落严重,外壁上部戳点纹,残高2.5、耳长1.8厘米(图一八)。

T1①:15,肩外鼓,灰胎,质地细密坚硬,外壁 施青绿釉,釉面莹润,外壁饰绳纹、鼓钉纹、二道凸棱 纹等组合,残高4、残宽6厘米(图一九)。
器系数量较多,大小不等,全部呈现中间隆起,两端向下的桥形,表面一般用弦纹来装饰(图二〇)。

(二)陶器

出土的陶器标本数量较少,能辨出器形的仅有器柄。以素面为主,带纹饰的非常少。陶器质地分为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类。胎土颜色以黄褐为主,有的局部呈黑、红色。质地大多较松软,少量硬陶。

器柄T1①:16,整体呈长方体,前端略宽,尾 部略收窄,前端断面呈长方形,黄胎,表面粗糙,残长10.5、宽 2.5~3、高2.3厘米(图二一)。丁1 ①:17,前端粗宽,后端细尖翘起,前部断面呈椭圆形,黄 胎,残长7、宽3厘米(图二二)。
(三)石器

仅出土一件石器残片。

石戈残片T1①:19,质地细密坚硬,黑色,表面打磨光滑,中间隆起,两边薄,成刀刃状,头尾均残, 后部断裂处正中有一圆孔,残长11.8、宽5.4厘米(图二三) 。

五、结语

(一) 产品及装饰特征

该窑址出土的陶瓷标本,绝大部分为原始瓷,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大件原始瓷器,也有一小部分陶器。多数原始瓷标本都有装饰,陶器标本没有装饰的占绝大部分。原始瓷装饰手法主要有刻划、拍印、戳印、堆贴等,纹饰主要有弦纹、网格纹、绳纹、戳点纹、鼓钉纹、几何 纹、云雷纹、水波纹等,还有一系列的纹饰组合,如弦 纹、戳点纹、几何纹组合;网格纹、弦纹组合等等(图二四) 。陶器的装饰手法主要有刻划、拍印、戳印,纹饰主要有绳纹、弦纹、戳点纹三种

(二) 窑业技术

窑业技术主要包括产品成型、装烧技术及窑炉建造技术等。辽田尖山原始瓷出土器物胎体的制作手法主要 为轮制法、泥条盘筑法、手工捏制法。没有出土或采集到任何窑具,但遗址中出土两片粘在一起的标本,可以推断产品有叠烧的可能。四条窑炉中仅Y1进行了完全的清理,从清理后的Y1可以看出窑壁和窑底是连接一体的,但由于窑顶早已不复存在,所以无法判断Y1是分体建造还是直接在山体上挖洞穴而一体形成。Y2、Y3、Y4虽未完全清理出,但从断面、平面均可见其窑 顶都已不存在,故情况与Y1同。

(三) 年代分析

在碳十四测定报告出来之前,对于本遗址的年代的推定,只能根据以往我省与浙江等邻省土墩墓和遗址出土资料进行比较,对辽田尖山原始瓷窑址的年代进行分析。我省浦嫩苗耳弄商代窑群以生产“黑衣陶”为主, 而辽田尖山窑址以生产原始瓷为主,少量陶器标、本,但 不见“黑衣陶”,故辽田尖山原始瓷窑上限不会到商代。 浙江土墩墓材料比较丰富,原始瓷的分期研究亦更深入, 根据有关专家研究,浙江地区进入西周时期,原始瓷打破了前期以素面为主的局面,开始在一些豆、盂、罐、 尊上施以简单的刻划与堆贴纹饰,敞口豆的内底往往有几组细密的弦纹,有的弦纹中间还饰有篦状纹。敛口 豆、盂和尊的口肩部除普遍有粗疏弦纹外,有的还堆贴有二三组小泥饼。这种小泥饼堆贴,成为这一时期最为常见和流行的装饰。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新出现大量的“S”形纹堆贴,完全取代了前期那种成双配置的小泥饼堆贴,并成为此时盛行的主要纹饰[1]。辽田尖山窑 址出土原始瓷标本纹饰较多的刻划纹、堆贴纹、弦纹、粗疏弦纹、小泥饼纹等,但是未见“S”形纹,由此推断辽田尖山原始瓷窑址时间大至为西周的早中期,下限 未到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四)意义

辽田尖山原始瓷窑址的发掘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填补了泉州地区烧瓷历史空白。在此之前,泉州地区已知最早的古窑为晋江磁灶溪口山南朝时期窑址。辽田尖山原始瓷窑址的发现,将泉州的烧瓷史向前提了1000多年。其次,辽田尖山原始瓷窑群分布范围大,窑炉密集,揭示了商周时期泉州辉煌的烧瓷历史。最后,辽田尖山原始瓷窑址的发掘,不仅完整地清理出一座龙窑,发现并局部清理了三座龙窑,同时,这个窑群出土并在窑址附近采集了一批原始瓷标本,对研究我国商周 时期原始瓷窑炉的结构形态及原始瓷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领队:羊泽林

发掘:陈建中栗建安张红兴林清潮陈冬珑 董文强陈丽芳

整理:张红兴林清潮陈冬珑 执笔:张红兴陈冬珑

注释:[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越瓷韵 浙江出土商周原始瓷集粹》,第5〜6页,文物出版社,2010年。

  • 来源:《福建文博》2016年01期
  • 作者:福建博物院 泉州市博物馆


    关注 瓷都德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