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夏,注意养生

 

点击上面蓝色字体“三门峡微事”加入关注  全国铁路新列车运行图将于5月15日零时起实施。昨日,记者从三门峡火...



点击上面蓝色字体“三门峡微事”加入关注

今日立夏,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正式开始。

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立夏后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



节气起源和特征

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一年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

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
影入池塘”的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立夏时节,万物繁茂。



立夏以后,江南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连绵的阴雨不仅导致作物的湿害。还会引起多种病害的流行。立夏前后,华北、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立夏习俗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

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



立夏这一天,古也称春尽日,一般骚人墨客,惜春心事难免多情,春愁付诸诗词,邀朋聚饮,留下很多传世佳作。江浙一带,人们因大好的春光明媚过去了,备酒食为欢,像送人远春,名为饯春。吴藕汀《立夏》诗也说:“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

民间立夏还有各种习俗——

尝新 立夏还有尝新等节日活动。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

斗蛋 那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先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人们认为这天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



“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

立夏养生

从养生的角度看,立夏后,人体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在养心。当夏日气温升高后,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极易烦躁不安,心火过旺,好发脾气。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情绪和躯体可通过神经与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所以,此时不仅仅是情绪波动起伏,肌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
低下,起居、饮食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从而影响健康。特别是老年人,由发火生气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

所以,在“立夏”之季要做好精神养生,做到神情安静、笑口常开、自我调节、制怒平和,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伤心、伤身、伤神。绘画、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都可以调节精神,保持心情舒畅。

夏季的营养消耗较大,而天气炎热又影响人的食欲,除注意饮食清洁和清淡为主外,还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物质。

1.补充充足维生素,如多吃些如西红柿、青椒、冬瓜、西瓜、杨梅、甜瓜、桃、梨等新鲜果蔬菜。

2.补充水和无机盐,特别是要注意钾的补充,豆类或豆制品、香菇、水果、蔬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绿豆等都有较好的消暑作用。



3.适量地补充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都是最佳的优质蛋白。

4.吃稀食消暑养胃,由于夏季炎热而出汗多,体内丢失的水分多,脾胃消化功能较差,所以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关注 三门峡微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