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15个双联典型事例,陇南3个榜上有名,快来关注吧~

 

全省双联典型事例15个,“康县股份分红开创致富新路”等三个陇南双联典型榜上有名,快来关注吧





4月1日,《甘肃日报》刊登了《深化双联行动,助推精准脱贫——全省十五个双联单位、个人典型事例》,其中“康县股份分红开创致富新路”、“省检察院小康互助共同致富”和“省发改委发挥优势履职尽责”三个陇南双联典型榜上有名。现予编发,供学习借鉴。



全省十五个双联典型事例一览

1、省检察院小康互助共同致富(联系两当县)

2、省纪委育产业引项目搭平台

3、省编办办实事解难题促增收城

 4、省发改委发挥优势履职尽责(联系宕昌县、礼县的双联组长单位)

5、省商务厅统筹协调对接项目

6、天水“十大模式”深化双联

 7、康县股份分红开创致富新路

8、甘州“多点突破”闯新路

9、兰州石化公司地企同心脱贫攻坚

10、兰州唱响双联“好声音”

11、庆阳打造“永久牌”驻村队

12、麦积帮扶队蹲得住干得实

13、刘玉湘 “三大法宝”解民忧

14、王华“帮”到群众心坎上

15、杨涧村帮扶队真情帮民富
两当县  小康互助共同致富


省检察院检察长路志强调研指导两当县香菇产业

双联行动中,省检察院在两当县杨店乡灵官村、站儿巷镇崖角村等村努力探索,实现大户带动、能人带动、支部带动,并为贫困户建档立卡,探索出了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的“两当模式”,找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路子。

“两当模式”的基本要义可以概括为“小康互助、产业嫁接、精准脱贫、共同致富”。截至目前,两当县共发展该模式的小康互助组381个,带动贫困群众2304户8658人,占到全县贫困人口总数的79.43%。

该模式主要有七种类型。一是致富能人帮带型,即把致富能人懂技术、会管理、善销售与贫困群众有劳力、有土地、有优惠政策等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带动贫困户实现脱贫。目前已组建141个,覆盖贫困户683户2576人。二是龙头企业引领型,即引导贫困户以扶贫项目、农业补贴等入股当地龙头企业,形成供需稳定的产业发展方式,实现脱贫。目前已组建28个,覆盖贫困户165户635人。三是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型,即发挥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带动贫困户学习技术,实现脱贫。目前已组建17个,覆盖贫困户153户580人。四是优势互补共富型,即贫困户之间相互利用各自优势进行组合,“抱团”发展,实现脱贫。目前已组建42个,覆盖贫困户304户941人。五是电商扶贫拉动型,即运用“互联网+”,帮助贫困户在网上促销农副产品,实现脱贫。目前已组建29个,覆盖贫困户285户1084人。六是产业发展服务型,即整合双联帮扶力量,建立专业技术指导服务队,通过指导贫困农户发展产业,实现脱贫。目前已组建71个,覆盖贫困户391户1473人。七是党群结对帮扶型,即由党员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发挥兜底作用,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或劳务输出,实现脱贫。目前已组建53个,覆盖贫困户323户1369人。
宕昌县、礼县  办实事解难题


省发改委副巡视员刘肇华调研指导宕昌县双联工作

省发改委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分别制定了7个县13个村双联工作规划。通过向国家争取、省直其他职能部门协调资金11561.4万元,用于双联村基础设施建设;引进社会资金92695.86万元,在双联村发展风电等新能源产业。为联系村协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00多个;支持发展龙头企业、扶持致富能手、组建合作社、设立基金贷款等,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制定了23条贯彻“1+17”精准扶贫方案的政策措施。集中精力狠抓易地扶贫搬迁和贫困村动力电覆盖工程,到2015年底,实际搬迁3.5万户17.1万人;安排专项资金6.85亿元,着力解决512个贫困村的动力电覆盖问题。

省发改委充分发挥组长单位作用,主动加强与宕昌、礼县各级党委政府、各双联单位、社会帮扶力量的协调沟通,落实联席会议、定期会商、信息反馈等工作制度,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组长单位工作会商、沟通机制。四年来,帮助成员单位建设贫困村卫生室40个、文化室54个,通村公路193公里。对宕昌、礼县25个省直及中央在甘双联单位给予项目支持。分别编制了宕昌、礼县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总体规划,推动省、市、县与双联成员单位纵横联动,确保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目标同向、工作同力、行动同步。

省发改委确保双联任务落到实处,安排6名委领导在宕昌、礼县开展双联工作,其中明确2名党组成员分别负责一个县的统筹指导、组织推动,督促各成员抓好工作落实。每年组织开展半年督查、年度考核工作,真正做到了年初有部署、阶段有检查、半年有督查、年终有考评,并及时通报反馈考核结果。
康县  股份分红开创致富新路


康县城关镇凤凰谷村群众喜领股份分红

清明节小长假即将到来,走进康县城关镇凤凰谷村,依山傍水的村庄掩映在树木之中,农家乐和农家客栈生意红火。

“没想到,咱也能当上股东。去年年底,分红加奖励,我家的收入达到2万多元。”在农家乐当服务员的左花兰,说起自家的变化很是激动。

2015年12月25日,凤凰谷村召开双联脱贫奔小康分红及扩股大会,入股乡村旅游度假公司的18名股东和19名贫困户以及100多户村民分获分红和奖励共计92万余元,19户贫困户分别从集体股中分得3000元。

“这份大礼包,得益于省委开展双联行动的正确决策,得益于联村单位的全力帮扶,通过股份分红,凤凰谷村创出了双联助推精准扶贫的新路子。”村党支部书记史佐宏说。

凤凰谷村原名史家沟村,曾是典型的贫困村。双联行动开始后,双联单位陇南市委组织部与当地村民一起,修路架桥,改造危旧房,发展致富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立足凤凰谷山水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动双联行动与发展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探索贫困山区农民入股分红、参与旅游景区建设、搞活旅游业的新路子。

2014年11月,村里采取集体控股、群众参股、贫困户持股等方式,由陇南市委组织部资助15万元,村民筹资35万元成立了康县第一家乡村旅游度假公司。至去年年底,公司盈利46.48万元,其中34.9万元利润按股份1∶1进行分配并向村民分红。2015年9月组建的凤凰谷村建筑工程队,总盈利22万元,所有利润一次性全部分给工程队。

康县县委书记李廷俊说,发展优势产业,让贫困群众当股东的精准扶贫模式,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改变了以往分散经营、效益低下的局面,还实现了人力物力统一调配,让村民们抱团发展。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具有很强操作性和可持续性,极大地鼓舞了贫困群众干事创业、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来源于甘肃日报  记者 朱婕 沈丽莉 周者军)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