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共享遇困境,征信业要怎么跨过这道坎儿?

 

“不同数据库之间的互认状况并不乐观。”...



经济活动的背后都离不开征信体系的支撑。没有足够的信用信息,市场交易成本较高,甚至被迫中止。可以说,征信是人们的另一张“身份证”。

如今,各家征信机构正在不断采集尽可能多的数据信息,但遗憾的是,各个数据体系之间却是一个又一个的“孤岛”,彼此之间普遍没有实现互认、对接,以至于征信效果大打折扣。寻找合适的共享之道是行业必须跨越的坎儿。

征信需求多维交叉验证
如果你跟银行打过交道,诸如贷款、办信用卡,便会留下一串数据足迹,这些均被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并直接影响你今后的信贷行为。即便与银行毫无交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零散地被公安、工商、税务、电商、水电煤等众多机构记录着。

当前,征信数据主要来自于金融机构、政府部门、水电煤等公共服务部门,以及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消费金融、社交、电商数据等。

只是,征信数据要产生价值,必须经过广泛采集、清洗、加工和包装,直至输出相应产品。这就要求征信数据尽可能真实而全面,多维度交叉验证,以综合评估个人或企业的信用水平。
数据沟通不容乐观
“不同数据库之间的互认状况并不乐观。”蜜蜂数据COO徐凸表示,从目前征信数据的使用情况来看,人们对政府、公共服务部门的数据认可度最高;其次是小贷、P2P、电商等基础数据;但对第三方征信公司提供的征信分数、评分卡认可度较差。

这是一个不良循环,正是因为认可度不高,彼此之间无法实现互认,信贷中多头违约、多头骗贷行为十分猖獗,给经济交易带来巨大损失。对于个体而言,则时常遭遇“同人不同信”的尴尬。由于不同征信部门的数据格式、金额标准、数据接口并不一致,导致同一个体出现截然不同的信用报告、信用分,参考价值大幅降低。

尽管不同征信部门的数据互认与对接在技术上并不存在障碍,但顾虑却是很多,毕竟谁都不愿意暴露家底。

“孤岛现象相当普遍。”北京一家征信机构工作人员坦言,一方面各家征信机构都在努力覆盖更多的用户,扩大自身体量,但也担心对接带来数据合规性问题。目前监管层对个人的隐私保护非常重视,一旦发现数据来源的合规性存在问题,“公司业务做不大是小,资质能否保住是大”。另一方面,担心自己的数据拿出去之后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反而数据分享后造成客户流失。
行业探寻共享机制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业界并未出现比较理想的数据分享机制,一般按照单次付费查询或交换数据的方式获取不同的征信数据。

徐凸表示,征信互认主要卡在分享机制和回报问题上,平台分享数据前会优先考虑分享机制是否公平、能获得怎样的回报。目前国内很多征信机构采用的方式是“你给我上传数据,我提供免费数据查询服务(或减少收费)”,但在上传和分享数据的过程中,公平性很难保证。

在徐凸看来,可通过三种方式实现征信共享,一是由政府或行业协会主导,采用强制性分享措施,确立统一的行业对接标准,形成权威的征信大数据库;二是由一家或几家独立的第三方征信公司负责收集、汇总数据,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信用体系,统一对外输出征信产品;再者,企业可尝试建立分布式征信体系,通过数据接口查询,而非一次性把对方数据全部获取,并按查询效果单次付费。

与业内知名数据公司、征信机构进行合作,从而为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征信的查询服务,再与业内P2P平台进行连接,为业内信息孤岛提供分布式共享解决方案,这也是国内首家分布式征信查询系统蜜蜂数据的思路。该模式将去中心化理念引入征信,自2015年推出即为业内广泛接受,截止日前,蜜蜂数据已超30家征信机构、大数据公司及近500家展开合作,为新金融的发展助力。

信息来源:天津日报
分布式,
共享征信!


▼▼▼▼▼


有关蜜蜂数据

一键查询多家信用信息降低风控难度 提高违约成本

戳 这 儿↓ 试试


    关注 蜜蜂数据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