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之Apple Pay入局

 

2016年2月18日,苹果公司与银联携手,推动APPLEPAY在中国上线。...



2016年2月18日,

苹果公司与银联携手,推动APPLE PAY在中国上线。给中国的移动支付格局带来了一丝新的变化。

APPLE PAY背后强有力的NFC技术支持,以及指纹验证、动态密码等安全加固措施,带来了新鲜的用户体验,加之银联大力的支持,势必会对支付宝及财付通造成一定的冲击。

但这冲击究竟有多大,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



APP定位不同,内部功能差异较大

虽说支付宝、微信支付(财付通)与Apple Pay都可进行移动支付,但这几款APP从基本定位来看,存在较大差异。

支付宝2004年成立之初,原本是为了解决淘宝的网上交易安全而设立的第三方支付担保机构。后来,随着不断地发展扩大,支付宝已演变成一款包含生活各个方面的管家型手机应用,从外卖、电影、打车到交电话费、充值学生卡,买卖理财产品,凭借支付宝基本可以满足各方需求。

另一方面,微信支付、QQ钱包作为财付通的载体,同时也是微信与QQ的附属功能,其主要定位是为各种消费服务提供线上线下支付,同时也可以进行转账、发红包等交易、社交活动。

相比较而言,Apple Pay的定位则较为简单,只是为了改变人们的支付方式,简易付款消费流程,通过近场感应,指纹验证在几秒内即可运用手机完成支付。除此之外,Apple Pay并无其他功能,比如转账、以及并不需要设立个人账户等等。

尽管,银联希望借助Apple Pay开辟移动支付市场,与支付宝、财付通争夺市场份额,但仅从功能来看,Apple Pay确实无法与后两者相抗衡。


支付准入门槛差异较大,“果粉”流量有限



目前,智能手机的应用十分普及,同时适用于安卓、ios系统的支付宝与财付通,其应用准入门槛几乎为零。加上淘宝,以及微信、QQ强大的用户群,这两款APP每日的用户流量数据相当庞大,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份额分别达到了71.51%,15.99%。

与此同时,Apple Pay的处境则较为尴尬。

Apple Pay,于2014年10月20日在美国正式上线。其手机支付功能基于NFC技术。所谓NFC技术,即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提供轻松、安全、迅速通信的无线连接技术,其传输范围比RFID,可用于付款和购票、电子票证、智能媒体以及交换、传输数据等。

但遗憾的是,这种应用目前只适用于iPhone 6或者更新的手机,以及iPad Air 2与mini 3之后的平板,还有苹果手表。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算是较高的硬件要求。

根据苹果据数据研究公司Gartner发表报告显示,根据其统计,苹果公司的iPhone去年第四季销量跌4.4%,是有纪录以来的首次下滑。报告表示,iPhone上季交付量为7152.5万部,市场占有率为17.7%,前一年度同期为20.4%。再加上iPad,iwatch等,就算达到25%,那么也有四分之三的用户无法使用Apple Pay,这将会极大地影响Apple Pay的推广与其竞争力。

此外,相对“扫码”,这种成本较低,适用性较强的方式,安装支持NFC的POS机成本较高。目前支持NFC的POS机只占市场的三分之一。并且,据市场预计,银联全面更新线下POS机以支持NFC支付,将要投入30-50亿元。这不仅将是一笔巨大的支出,同时也会挑战传统的刷卡支付习惯,与此同时,商家也会承担一定的成本。

此外,进行NFC装置的培训也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较高的准入门槛,加上强大的竞争压力,对于Apple Pay和银联来说,的确是挑战。


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安全性与私密性



苹果公司为顾客着想的理念,以及拥有出色用户体验的产品,还有创新、大胆的技术设计等等,帮助苹果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也使其拥有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果粉”用户群。苹果公司坦言,Apple Pay的设计初衷其实只是为了完善手机内部功能系统,并借以进一步增强用户黏性。因而,也不会收取任何手续费用。

仅仅针对Apple Pay的“支付”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支付宝、财付通确实是无法与之相比较的。

首先是便捷性。

支付宝的支付流程一般包括:点亮手机—解锁—进入应用—点付款—输入密码(或指纹)—确认付费。Apple Pay会简化许多,只需简单三步即可完成。首先,将手机靠近NFC终端,不用解锁,手机会自动选取预设的主卡;然后,将手指放在TouchID区域上,手机会自动进行指纹验证,同时向支付机构传输口令化的卡号;接下来用户便 能看到该笔支付被接受或者拒绝,完成支付。并且Apple Pay在没有无线网络的情况下也可完成付款。

其次,是安全性。

苹果手机的Touch ID装置经过了几代iPhone的验证,总体来讲,较为安全。Apple Pay本质上是电子化的信用卡,并不显示卡号,也不能转账,需要指纹验证才可支付。因此,即使丢了手机,也不会通过Apple Pay丢钱。至于信息安全,苹果公司曾为了维护客户隐私,抵制FBI的强制令,并公开表示不会泄露用户个人信息。因而,用户的信息安全可以得到充足保障。

并且,有关用户与银行之间的交易信息,还是需要通过银联进行汇总,而不会经过Apple Pay这一环。这可以理解为Apple Pay仅仅只是充当一个支付工具。


竞争优势与生存压力下的综合考量



支付宝与财付通对于阿里巴巴、腾讯来说算是一个较大的项目,并做重点的投资与支持。近来,二者积极开拓线下市场,包括餐饮、超市、便利店、出租车、公共交通、电影娱乐等,试图打造一个基于不同场景的闭环,营造一个较为完整的电子商务生态圈。

同时,激烈的补贴价格战,以及造节、红包等活动的引入,更使得Apple Pay略显被动。

对于阿里、腾讯这样的电商而言,移动支付目前而言依旧是他们的主场。而对于像苹果这样一家着眼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公司来说,与移动支付巨头分羹并无必要。毕竟,生存竞争圈不同,而各自的优势更是大不相同。

而银联的情况则与上述三家公司都不尽相同。在移动支付市场上,银联的存在感一直很低。且受到的来自支付宝、财付通等网络支付APP的冲击越来越大。此次,借助Apple Pay的力量重回移动支付市场,如果合作得当,对于银联而言,这将是一次“有力”的回归。

之前,银联开创的“闪付”,因为其较为繁琐的交易支付流程,而至今未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如今,银联主动出击,试图保留其在移动支付市场的一席之地,但对于习惯并看重补贴和优惠的中国用户来说,如果苹果和银联没有备好大笔金额用于补贴市场,即便合作顺利,可能也只是市场配角。因此Apple Pay究竟能对现有移动支付行业产生多大影响,要看苹果、银联以及银行的后续投入及市场培育。


当前市场反馈良好,竞争预期较强



根据互联网数据机构Internet Retailer 发布的信息,Apple Pay在中国区上线前两日里,有300万张银行卡激活了这项新服务。但大量的绑卡行为,并非表明苹果用户们有多么青睐“闪付”,而是受到苹果产品的魅力吸引,类似这种明星效应难以移植到其他非明星产品上去。截至3月底,国内共有19家银行宣布支持Apple Pay,其中15家银行的持卡人已可以开始使用该服务,具体的免签免密额度因不同银行的条款而有不同。

此外,众多APP也在第一时间更新软件支持Apple Pay,大众点评、美团网、猫眼电影、神州专车等O2O商家当天即提供Apple Pay付款选项。不过,要想借此判断Apple Pay具备颠覆支付宝和财付通在移动支付领域地位的基因,还为时尚早。

去年三星收购移动支付技术公司LoopPay,并正式推出了“三星支付”,与Apple Pay相比,该技术并不需要改造现有的POS机,也不用与特定的银行合作,因此适配范围非常广,目前三星支付则已与银联签署合作协议,筹划中国市场。

国内的华为则也推出了NFC手机支付服务“Huawei Pay”。新款华为手机和可穿戴设备里都配备有“Huawei Pay”,但目前仅与中国银行合作。有消息称,联想、小米和中兴通讯也都正在开发自己的手机支付系统。

当前Apple Pay市场反馈良好,但也有可能只是短期效应,其综合实力的考量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与此用时,移动支付市场上的竞争也会愈演愈烈。

对此,亚太电子商务舆情研究中心分析师张梦霞表示,国内移动支付格局已经形成,目前线上市场已近饱和,当线上增长相对缓和后,餐馆、超市、商场等线下生活场景的争夺步入白热化。找到特色支付场景,提供与支付相关的延伸服务是培养用户使用习惯的最好方式,便于提升用户黏性和忠诚度。

Apple Pay的发展前景目前依旧无法有效预测,重要的还是进一步提升用户黏性,培养用户习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Apple Pay是目前银联用以抗衡支付宝、财付通最有效的武器。不过,日后,银联若开发出了足够成熟的支付产品,摆脱掉Apple Pay也是存在一定可能性的。总之,移动支付市场的分羹之战暂时不会停歇。


    关注 KINGRUN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