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刚”能够“入柔”吗?

 

点击上方“悦太极”关注微信...

点击上方“悦太极”关注微信
悦太极投稿接受邮箱:yuetaiji@163.com有人说:太极拳锻炼是“由刚入柔”。意思是太极拳学练的开始不需要、也不应该放松、不需要、也不应该不用力,相反,仍然需要用力、紧张、快速地猛练,这样锻炼日子久了,渐渐地“柔”也就自然地会形成了。这种说法在九十年代是属于极少数,之后渐渐地开始呈现扩大的趋势。许多太极拳传人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然而,现在的太极拳界也有许多人相信这种说法,而持这种说法的人中有的还是太极拳名家。因此,对于这种说法究竟对不对是必须认真对待与探讨的。
“刚”与“柔”都是多义词。对于太极拳而言,褒义的“刚”往往表示有一定强度的内劲与快速,也表示攻击;贬义的“刚”则往往表示“拙力”与主动的快速;而“柔”主要是表示放松与“沾粘连随”的技能。没有学习过太极拳之人的用力、紧张、猛练只能是属于表示拙力与主动快速的“刚”。在古代哲学里,“刚”与“柔”是属于一对“阴阳”。任何事物虽然都表现为“阴阳”,但具体的性质必然非“阴”即“阳”、 非“阳”即“阴”,不可能既是“阴”又是“阳”,或既是“阳”又是“阴”的。对于人的肢体而言,那就是要么是“柔”, 要么是表示使用拙力的“刚”。比如手臂,要么就是放松,要么就是紧张。太极拳的基础与根本是放松,而且是动态的放松。有静态气功修炼基础的人虽然在静态时能够放松,但动态时仍然是不能放松的。因此,学习太极拳的人由“刚”转变为“柔”的过程必然是去“刚”增“柔”的过程。按照“阴阳”分析,由“刚”转变为“柔”就是由“阳”转变为“阴”,这一过程必然是“阳消阴长”的过程,如果“阳”始终不“消”,这“阴”自然也始终不可能“长”,“阳”也就始终不可能转变为“阴”。也就是说:如果不去“刚”增“柔”,“刚”是不可能转变为“柔”的。因此,太极拳学练一开始就必须学习放松与消除紧张,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太极拳学习还没有开始。所以,太极拳学习初期仍然用力、紧张、猛练就是太极拳还没有开始学习的反映。



太极拳的放松不仅是动态中的放松,而且是使用人体力量之中的放松。静态气功修炼所需要的人体力气仅仅是维持固定的姿势,局部的用力可以做到十分微小从而做到放松,然而这样的放松与太极拳的放松是两回事,因为从模糊概念说,这种放松是没有使用力量的“无力”放松。太极拳的放松是在完成人体动作姿势的变化之中的“有力”放松。人体动作姿势的变化是必需要有外部或内部力量作用的,如果是个人练拳其肢体姿势发生了变化,没有外部力量的作用,那么,人体必然是使用了内部力量了。说既肢体在运动,人体又没有在用力,那纯粹是强词夺理、自欺欺人。从物理学的角度说,人体用了力就是发生了“做功”。如果一条手臂5斤重,没有超过5斤的力量这条手臂是不可能提起来的。如果这条手臂的提起是使用了手臂局部的力量,与这条手臂运动有关的肩、臂局部肌肉就必然会紧张。而人提起5斤重量的手臂局部所使用的力量往往不是略微超过5斤这样微小,而是10斤、20斤、50斤,甚至更多。局部使用的力量越多,局部自然也就越紧张。而对于太极拳而言,提起5斤重量的手臂,即使局部仅仅使用了略微超过5斤这样微小的力量,看上去是慢悠悠、轻飘飘的,因而许多人认为是“不用力”与“放松”、“松柔”了,现代太极拳界的有的名家就是这样,从太极拳的角度说,这样的“不用力”与“放松”仍然是属于使用了拙力的“用力”与“没有放松”。那么,太极拳怎样既手臂运动又避免手臂局部使用拙力与放松,也就是手臂局部“不用力”呢?那就是使用了传递性的人体力量。就是说,真正的太极拳,5斤手臂提起的“做功”完全或者主要是由传递性的人体力量来完成的。这传递性的人体力量,太极拳古人称之为“气”,达到了一定的强度又叫做“劲”。在掌握了一定的太极拳技能后,这种“气”就会由脚开始向上传递。这种“气”实质上是人体对于地面的反作用力所引起的力量,又由于人体各环节的相互反作用而以波浪(或者是抖动的绸练)的形式发生传递的,因此,太极拳古拳谱称其为“由脚而腿,由腿而身,如练一气”。这就是说太极拳的“放松”、或者说是“不用力”依赖的是这有传递性的“气”。这“气”越强,肢体也就越能够放松或越不用“力”;“气”越少,肢体也就越不放松或越用“力”。这种“力”对于太极拳而言就是“拙力”,从“刚柔”而言,就是“纯刚之力”。太极拳古人将这种情况归纳为“有气者无纯刚之力,无气者为纯刚之力”。经过互文修辞,前一句的“纯刚之力”省略去掉前一半的“纯刚”、后一句的“纯刚之力”省略去掉后一半的“力”,再去掉一些虚词,这两句话就变成为“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了。这两句话中的“无力”也就是“不用力”其实就是“放松”,就是“柔”;而“纯刚之力”显然就是表示使用拙力与没有放松的“刚”。所以,上述这两句话也可以说成为是“有气者柔,无气者刚”。或者发过来说:“柔者有气,刚者无气”。初学太极拳的人还不会产生“气”、运用“气”,是属于这种使用拙力与没有放松的“刚者”。“刚”不去,也就是不放松,现代运动力学证明要想运用传递性的力量那是极其困难与不可能的。“刚者”既不去“刚”,不学习放松,又不学习使用传递性的力量“气”,那么,这“刚”自然是永远不可能变成为“柔”的。而如果初学太极拳的人能够“去刚”,不仅需要学习放松,还必须学习使用“气”,而使用“气”的过程又必然是一个“去刚”的过程。
由上述可见,学练太极拳,由“刚”变“柔”,必须“去刚”。如果不“去刚”,所谓“由刚入柔”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所谓的“由刚入柔”是根本不合情理、不符合逻辑、很错误的,对于太极拳学习,纯粹是属于误导。按照这样的观念学习太极拳,要想真正进入太极拳之门是不可能的。

悦太极转载文章

牛奶丝太极服   透气、清爽!丝的光泽!也许是最好的比赛和练习的太极服!






    关注 悦太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