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继平:麒麟的历史与遗存:金山

 

最引人注目的书法作品是位于山洞西侧正中的“麟台第一峰”巨幅石刻,字大如斗,位置显赫,竖幅书写,笔力雄健,...









《菏泽广播电视报》专栏作家推荐:姚继平    

姚继平,男,1970年出生于巨野县,毕业于烟台大学中文系,本科学历,现为巨野县文体局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主任,文博副研究馆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艺术摄影家协会会员,巨野县第九届政协委员。曾主编《菏泽文化巨野卷》等;编著出版《麒麟的传说》《麒麟艺术集粹》等书。





《麟之鉴》·巨野有关麒麟的历史遗存

二、  金 山

金山位于巨野县城东南22公里处,面积约1.5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33.2米。据清杨守敬《水经注疏》载:“焦氏山东,即金乡山也。……穿山得白蛇、白兔,不葬,更葬山南,凿而得金,故曰金山。”金山南枕禹梁山(红土山),东有高平山,北邻白马山,西为平原,不仅是巨野境内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山脉,也是一座颇富盛名的历史文化名山,相传与泰山、峄山并称为“姊妹三山”,处在齐鲁“山水、圣人、麒麟”黄金旅游线上。



金山在隋朝开皇年间就建有道观,是当时鲁西南最大的道教活动场所,原有殿、亭、阁、观等古建筑物20余处。清康熙四十年(1701)又大兴土木,“悉仿岱制”,重修金山。即仿照泰山建筑布局营建,计有小红门、中天门、小天街、南天门、王母阁、碧霞元君宫、三圣殿、文昌阁、神农祠、观稼亭、牛王庙以及土地庙、映阁、魁星楼、戏楼等建筑。近年来又将金牛洞、麒麟洞、玉兔洞、祈子洞等部分自然景观对外开放,与圣母泉、神水泉等多处泉水遥相呼映,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来此观光,是巨野主要文化旅游资源之一。



在金山众多自然景观之中,最为神秘的当数“麒麟洞”。麒麟洞位于金山西麓的“麒麟文化园”内。园门至山洞之路崎岖蜿蜒,曲径通幽。洞外茂林修竹,飞瀑流泉;洞口柳丝低垂,遮云蔽日。炎炎盛夏进得此园,顿觉精神为之一爽。麒麟洞洞口正对西北麟山方向,直径约1.5米,洞内乱岩穿孔,奇形怪状,曲折迂回,深不可测。脚下流水潺潺,经年不涸。



传说当年麒麟在麟山降生之后,受人惊扰,游至金山,藏匿于此洞。后常游于山北大野泽中,被人发现,遂将此洞呼为麒麟洞。麒麟文化园内还塑有“麒麟送子”“麒麟送宝”等大型麒麟石像,为该园增添了厚重的麒麟文化内涵。



在金山南麓有一座人工开凿的大洞,俗称金山大洞,经考证为西汉昌邑王刘贺营而未用的废冢。洞室整体结构布局严谨,开凿工整,鬼斧神工,令人惊叹,吸引文人名士欣然命笔,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和精湛的书法艺术。



明道两壁上现存宋代以降刻石44帧,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与获麟有关的诗句如明万历年巨野县令吕鹏云《登金山洞四首》中“振衣想见获麟后,览胜转思遂鹿前。”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书法作品是位于山洞西侧正中的“麟台第一峰”巨幅石刻,字大如斗,位置显赫,竖幅书写,笔力雄健,为明代万历十七年(1589)时任巨野县令的进士殷汝孝之手笔。麟台本意是唐代官署秘书省,因巨野境内有“西狩获麟”遗址之“麒麟台”,武德四年(621)曾改巨野为麟州,所以在这里用麟台借指巨野,“麟台第一峰”意指金山为鲁西南最高、最大、最富文化内涵的山脉;从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古人对麒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

文/姚继平   摄影/冉令杰



























今日《菏泽广播电视报》2016年第14期艺术版刊登


    关注 冉令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