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系列:茯苓,天气这么潮湿,是时候让你出场了

 

常见,并不代表平庸。好药,并不一定要贵。...



上周某个早上,我起床后看到老崔,两个大大的眼袋,目光呆滞,披头散发地坐在桌前。。。。。







我赶紧地走上前去,摸了摸妈妈的脉,轻轻地抚摸了她的额头,焦急而担心地问:





如果你们认为老崔生病了,那你们是对的。但是这种病如果到医院去检查,一定啥毛病也没有,所有指标都会正常。但是人却会感觉非常难受,没力气,头晕闷胀,不想给孩子做饭。

所以作为家人,我们都出去吃饭就好了。



我转身去小药箱拿了一盒参苓白术丸给老崔,然后嘱咐她按照剂量的2倍吃。等到头晕、胸闷的感觉消失了,再按正常剂量吃两天。

为什么啊?因为天气太潮湿了。

南京6月就进入梅雨季节了,天气湿度非常大。最近身边,湿疹的、脚气的、扁平疣的、阴道炎症的。。。。。各种和湿气有关的病,全部集体爆发。我们不过是大自然中的微尘,大自然想让我们湿,我们绝对干不了。

那参苓白术丸是哪个单位的?来看下它的组方:人参、茯苓、白术(麸炒)、山药、白扁豆(炒)、莲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功效为除湿、健脾、益气。

而这里面最重要的一味药就是茯苓。

茯苓气味淡,性平,淡渗利湿,健脾养胃。它可以化胃中的痰饮为水液,让胃重新吸收后,转给脾生化为津液。同时可以让胃里不能吸收的水液,顺着六腑里的三焦,下渗到膀胱,变为尿液。

茯苓品性纯良,泻中有补,虽然是淡渗利湿的药物,但其实可以补养脾土,滋养肺金,有利于帮助脾胃和肺的功能恢复。

同时,茯苓还善于收敛浮越的心气,安魂定魄,兼能泻心下的水饮,因此茯苓还是治疗心悸的心经要药。

很多人都知道茯苓可以利小便,但是不知道茯苓擅长止汗。之所以可以止汗,是因为茯苓的伏藏之性能够敛抑外越的水气,转为水液从三焦下注膀胱,而不是发为汗水。



讲两个医生的案子。

第一个是竹芷熙先生的医案:有一个姓吴的妇人生病了,她刚生完孩子不久,出现的症状是浑身发热,口很渴,但是却不想喝水。汗出的特别多,止都止不住,而且还出现了心慌、心跳快,无法入睡的现象。

竹先生去了以后一看,病人面色很红,脉有滑象,认为是津液大虚,立刻用甘草、麦冬、竹叶、柏子仁、浮小麦、大枣煎汤饮下。用来敛汗、滋阴、补中。可是没毛用。

于是竹先生想,这不是名产妇么,一定是气血虚弱,血不养心,才会造成心悸动,不能寐。所以就用了经方酸枣仁汤加减。可是没毛用+1。

这时候竹先生想起来龙骨、牡蛎和山芋肉合用,有敛汗的奇效,于是赶紧又把这三味药加入归脾汤中,给产妇服用。可是没毛用+2。

这下竹先生就很尴尬了,怎么说也是名医一枚啊,治疗产妇大汗、心悸应该是应手而愈的事情。正当竹先生进退两难,百思不得其解,想着要不要退还出诊费的时候,有个人在旁边插了一句话:先生为什么不用补药缓和一下呢?

竹先生听完,心中嗤之以鼻,觉得这人真是无稽之谈,难道我之前用的不是补药是泻药吗?不是一直在补好吗,有卵用乎?

所以竹先生口中应付着,嗯嗯,好。其实啥也没有做,当时正好已经入夜了,竹先生就借口先去睡觉,一切等明天早上再说。



竹先生一夜没睡好,心情很是低落。结果第二天早上刚起床,病人家属就跑过来跟他说,医生啊,我家媳妇儿病好啦!竹先生非常吃惊,问:吃什么药好的?家属说:补药!

这个家属所说的补药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茯苓。因为当地盛产茯苓,当地人也称茯苓为补药。茯苓是治疗心悸的要药,同时有安神、敛汗的功效。张仲景先生用五苓散治疗汗出而渴者,用茯苓甘草汤治疗汗出而不渴者,皆是因为茯苓可以补土而镇水。

“心悸者汗出过多,心液内涸,肾水上救入心则悸,余药不能治水,故用茯苓以镇之。”(《医学衷中参西录》)





第二个案子是崔兰亭先生的。民国19年,有个团长夫人生病了。她的症状是头晕目眩,心中怔忡,呕吐涎沫。有的时候会感觉有股气往心口上冲,然后就昏迷不醒了。

军医用了很多办法治疗她,都没有效果。后来团长又派人找了好多医生来看,均无效。眼看着夫人就要不行了,危险至极。

这时候崔先生来了,他诊脉后发现,脉浮但是无力,而且看病人的样子已经无药可救。这时候他突然想起重用茯苓的治法,觉得很符合病人的情况。然后立刻找人买来茯苓,当即单煎茯苓一两,让病人饮下。

结果只过了5分钟,病人的情况就有所减轻。家属和医生都大喜,立刻又煎了一遍药渣,服完之后病人竟然益神清气爽”,“连服数剂,病即痊愈后来崔先生再遇到差不多的病情时,都只单用一味茯苓煎汤,治疗效果不要太好。





茯苓本身性平,是药食同源的东西,所以体内有湿,汗多心悸的人可以单用茯苓煮水喝。尤其是最近空气中湿度很大,很多老人、体虚的人出现了胸闷、头晕、小便不利等症状,这时候就可以用点儿茯苓。

也可以直接选用有茯苓的中成药,比如说参苓白术丸,或者是自己熬汤药六君子汤。

六君子汤: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 陈皮3克,半夏4.5克(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功效为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症见食少便溏,胸脘痞闷,呕逆等。

另外务必一定要注意的是,只有身体有痰饮,或者有水湿的人才适合单独服用茯苓。气陷、阴虚内热的人不宜多用。












    关注 懒兔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