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病常谈—辣椒白粉病的田间发病特点及流行规律

 

辣椒白粉病,在保护地椒类蔬菜生产上属于常见且难以防治的重要病害之一,可为害辣椒、甜椒等多个品...



辣椒白粉病,在保护地椒类蔬菜生产上属于常见且难以防治的重要病害之一,可为害辣椒、甜椒等多个品类。该病害之所以难以防治,一方面与保护地蔬菜内部小气候易于白粉病的发生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椒类白粉病与其他作物如黄瓜白粉病的病原、发病条件、流行规律不同,采用与瓜类白粉病相同的防治方法反而无法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此外,在国内农业生产上椒类白粉病在生产上常被误诊作椒类霜霉病,前期采取了错误的防治方法,而错过了最佳的防治时期,导致后期病害大的发生流行,导致作物落叶,对生产上造成较大的损失。笔者就椒类白粉病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并根据基地椒类白粉的发生情况,整理了关于椒类白粉病症状诊断、病原特性及相对应的防治方法、栽培措施等信息,以帮助农民尽早发现病害,把病害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尽量减少损失。
1. 辣椒白粉病及其田间发病症状
辣椒白粉病是Leveillula属引起的作物白粉病中的特例,虽然Leveillula属真菌可以侵染辣椒、番茄、茄子、黄瓜等,但是侵染辣椒(椒类)产生的田间症状表现却与其他作物不同。下面会有文字结合图片详细介绍辣椒白粉病的田间症状。
1.1病害发展初期叶部病斑
白粉病发病初期在植株下部叶面正面形成浅绿色至黄色病斑(见图1a),病斑背面可见密集的点状凸起,是病原菌在植物叶组织中生长扩展引起的(见图1b)此时,病原菌已经侵入叶片组织并产生内生菌丝,应及时选用内吸治疗性杀菌剂进行病害的防治,但该初期症状在田间不容易被发现,所以往往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
1a



1b



图1 辣椒白粉病在叶片上的初期症状(a,为叶片正面浅绿色病斑,b,为叶片背面密集的点状凸起)
1.2病害发展中期叶部病斑
病害往往在下部老叶先发生(见图2a),植株中部叶片染病后,在合适的温湿度条件下,叶片正面现淡绿色病斑,呈分散状分布,病斑背面会产生白色粉层,白色粉层在背面呈分散状分布,为病菌的外生菌丝组织、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见图2b和c)。后期随着病害的发展,叶片正面病斑中心有黑褐色坏死斑点(见图2d)。不同颜色病斑产生的分生孢子的侵染力强弱不同,其中淡绿色病斑产生的孢子再侵染力最强,也是我们要防控的重点,黄色病斑产生的分生孢子的侵染力次之,黑褐色病斑产生的分生孢子侵染力最差
2a



2b



2c



2d


图2  a随着病害的发展白粉病叶在整株辣椒上都有分布,b 植株中部叶片正面淡绿色病斑,c  湿度大时b图叶片背面的白色粉层,d 病害发展中后期病斑中部变黑褐色
1.3病害发展后期叶部病斑
病害发展后期,整个叶片变昏黄色,叶柄处产生离层,湿度合适时,变黄叶片背面产生大量粉层,叶面正面也能产生少量粉层(见图3)。当湿度变小,空气干燥时,变黄叶片在叶柄离层处脱落,辣椒白粉病的最终为害就是造成叶片未及成熟就大量落叶,导致果实暴露在阳光下,容易造成日灼和晒伤。


图3 病害发展后期全叶片变黄,湿度大时叶片背面产生密集粉层,此时叶片离层已经形成,湿度小时或轻轻触碰叶子便会脱落
其他作物白粉病的白色粉层首先在叶片正面出现,呈分散状分布,背面几乎没有粉层(见图4),严重时会扩展到除叶片之外的茎秆上或叶柄上,在高温低湿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发展流行。




图4 黄瓜白粉病和茄子白粉病,白色粉层在叶片正面大量分布,并随着病情的扩展发展至嫩茎上
2. 病原特性
2.1辣椒白粉病致病菌
辣椒白粉病的病原是鞑靼内丝白粉菌(Leveillula taurica )属于子囊菌亚门,其无性阶段为辣椒拟粉孢霉( Oidiopsis taurica)属于半知菌亚门。一般情况下,我们在田间看到的白色粉层为病原菌的无性阶段,即Oidiopsis taurica。该菌最大的特点是病原菌菌丝主要内生在植物组织中,待病害发展后期,患病处叶片背面有外生菌丝和通过叶背面的气孔和孔口伸出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倒棍棒状或焰心状,透明(见图5),通过风、气流传播至健康叶片上,研究表明辣椒白粉病分生孢子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萌发产生芽管,通过气孔或孔口侵入叶组织引起再侵染,在结露较重叶片或有水滴存在条件下利于病菌孢子的萌发。






 图5 辣椒白粉病的分生孢子
3. 辣椒白粉病发病条件
Leveillula属真菌的寄主范围非常广,可以寄生于74个科390个属1000多个种的植物,绝大多数寄主是在高温和低湿的情况下容易感染白粉病,但也有例外,如辣椒白粉病。辣椒白粉病的发病条件与番茄、黄瓜等白粉病的发病条件差异较大。
有学者专门研究了较大范围的温度和湿度组合对番茄和辣椒白粉病病情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样温度条件下,辣椒白粉病在潮湿的环境(夜间湿度95%至中午降至85%)下更容易扩展、流行,相反番茄白粉病更喜欢略干燥的环境(夜间湿度95%至中午降至50%)。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辣椒白粉病的分生孢子在100%的湿度下萌发率最高,95%的湿度条件下分生孢子萌发率约降低50%,90%的湿度条件下孢子萌发率非常低,更好地解释了辣椒白粉病在潮湿的环境下扩展得更快。更有趣的是在湿度对辣椒白粉病落叶的影响实验中,发现番茄在低湿和高湿下都没有落叶的情况,辣椒在相对干旱条件下虽然病害侵染率较相对潮湿环境中降低,但在干旱条件下的落叶率却是潮湿条件下的三倍。因此可以看出是病原菌的侵染是叶片形成离层的偶然因素,决定其落叶的主要是湿度。
Josef Palti分析了株龄、叶龄、枝龄以及N肥供应量等因素对辣椒白粉病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衰老叶片上发病重,健康叶片发病轻,下部叶片郁闭、通风不良的情况下白粉发生会严重,N肥缺乏的叶片比N肥供应量合适的叶片白粉病发病略重一些,但是白粉病发病最重的是N肥过量供应的植株,即徒长株。
4. 辣椒白粉病与辣椒霜霉病的区别
在农业生产中,因辣椒白粉病白色粉层多长在叶片下部,与霜霉病发病特征相似,加之辣椒白粉病病原的特殊性,按照常规的白粉病防控方法较为困难,反而在治疗辣椒白粉时添加对叶霉和霜霉有效的药剂防治效果较好,故许多农民将辣椒白粉病误诊断为辣椒霜霉病。
笔者经过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国内外关于辣椒霜霉病的报道非常有限,尤其是近些年国内关于辣椒霜霉病的报道追根溯源都是借鉴陶家凤、李天春于1981年发表于植物病理学报的关于辣椒霜霉病的发现和命名的文章,国外也只查到M. M. Guerrero Díaz 2003年发表于Plant Disease的在西班牙南部辣椒苗床上发现霜霉病的报道。
二者关于辣椒霜霉病的报道不尽相同,共同之处在于均表示辣椒霜霉病最初在辣椒苗床上发现的,且都在辣椒和烟草混合栽培区的育苗场,给苗场带来了较严重的损失,同时二者把轻微感病的苗子定植到田间后,植株正常生长,且并未再发现类似苗床上的病株,连续的田间调查也未发现辣椒霜霉病的存在,表明辣椒霜霉病仅限于在辣椒苗床上发病,而在田间却不发病。
不同之处在于二者在对辣椒霜霉病的症状描述和病原鉴定不一致,陶家凤1981年认定他发现的辣椒霜霉病菌为新种,并进行了鉴定和命名,但该命名并未获得国际上的认可。 国外对辣椒霜霉病的鉴定为烟草霜霉病菌在辣椒上寄生引起的辣椒霜霉病,这个符合国外的主流认识。但是,因为辣椒霜霉病除了育苗厂还未发现其在田间产生为害的报道,所以并未引起主流学术界的重视。目前看来,农业生产上给辣椒造成重大损失的主要是白粉病,农民在用药的时候在安全的前提下与防治辣椒叶霉病及霜霉病的药剂两两混配进行使用比单用白粉病药剂效果较好。


    关注 瑞克斯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