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到重生,因为化反?

 

一般说来,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充分竞争后的结果往往是大局已定,比如在专车领域,滴滴出行已经一骑绝...



一般说来,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充分竞争后的结果往往是大局已定,比如在专车领域,滴滴出行已经一骑绝尘,Uber则挟共享经济紧随其后,其他的专车基本已经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了。不过奇迹也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易到从2015年11月重新开始发力,到2016年4月已经追上了Uber,远远把神州专车甩到了后面。艾瑞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到4月3日当周,易到用车的周活跃用户数约135万,和Uber基本持平。

10月逆袭,乐视化反

如果说易到逆袭期间发生了什么大事,那就是乐视对易到的投资了。乐视投资易到7亿美金,占股70%,使易到成为乐视生态中的一环。乐视的这个布局显然是和乐视汽车相关联的,而乐视的进入,不但带来了充裕了的资金,也让易到的商业格局有所提升。这是易到10月逆袭的起点。

易到是中国最早做互联网专车的企业,是中国最第一个做专车共享经济的,只是热钱进入以及滴滴打车转型专攻专车后,实在是无法和百亿的资本对抗,所以逐渐淡出一线阵容。不过易到并没有因此沉沦,而是继续修炼内功,提升用户体验和口碑,静静的等待机会,终于厚积薄发,等到了乐视的大规模进入,并且上升到了战略级的业务,未来也给专车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毕竟,靠补贴的商业模式是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的,而未来专车之路在哪里,大家也有不同的想法,不过对于易到来说,生态化反之路,显然还是目前最有想象空间的。

厚积薄发,一战致胜

易到之前因为没有参与价格战,一直是价格高,服务好,质量好的典型,并没有跟随竞争对手打价格战或者扩张业务类型,而滴滴则更激进一些,这也导致了管理疏松,甚至出现了快车命案。这种被资本推动高速扩张的模式显然是存在很多管理风险的。而Uber的共享经济度过了新鲜期和补贴期之后,也开始逐渐沉寂。易到这个时候开始进行“充多少送多少”的优惠政策,上不封顶,再加上整体降价政策,使得易到的专车价格比原来下降了60%,而之前长期建立的高端形象和好的用户体验终于发生了作用,用户开始向易到迁移,而其他对手已经强弩之末,疲于应对了。

易到从去年11月开始充返活动之后充值额已经超过23亿元,日订单量达到60万+。用户留存也远比同行要高。艾瑞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起,易到用户周使用频次就已超过Uber。4月3日当周,易到用户的周使用频次为1133万,超过Uber的927万,是神州专车120万的近10倍。以整个一季度的平均数据对比的话,易到为914万,超过优步的826万,神州专车仅为132万。基本上已经奠定了自己专车行业老二的地位,实现了市场规模的逆袭。



平台理念,重塑格局

易到一直都是平台理念而非工具理念,对平台生态的建设尤其深刻。比如是唯一有IM社交功能的叫车软件,让用户可以收藏熟识喜爱的司机,产生更深的服务关系。同时司机还有自主选择接单方式、自主调整车辆级别、自主决定每单折扣、自主升级提现周期、自主经营佣金比例的五大权利,给司机自由,是一个自由职业者,而非打工者。同时建立了“易盾平台”通过大数据进行刷单防范,维护整个平台的秩序。

这些举措,其实和乐视的理念比较相信,并不是着急构建一个商业模型,而是更倾向于构建一个生态体系,让司机和乘客形成良好的互动和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乐视也在自己的系统上对易到进行了支持,唤醒式语音叫车服务,无需开启APP,只需对着乐视手机说“我要叫车,从三里屯到后海”即可完成订单等功能。而在未来,乐视汽车上市之后,相信有更多的发展的空间,其实在美国,各大租车公司的大股东往往都是汽车公司,从这个经验来看,日后的火花肯定也小不了,很有可能在专车领域,又掀起一场革命。易到创始人汤鹏认为易到通过长期积累,一招制胜,重塑了市场格局,建立了三巨头的局面,(滴滴、Uber、易到)的主要原因就是易到共享出行模式和乐视生态生态化反的力量。

从易到逆袭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商业不能着急,扩张规模也不能忽略内功建设,只要内功做的好,机会随时可能到来,而如果基础没打好就一味扩张,就算是资本上不会出现问题,在管理上的问题会更加严重。


    关注 万能的大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