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 喵主编寄语箴言 言传身教仁心可敬

 

慢性颅内动脉闭塞再通是一个高风险手术,需要三思而后行!方可守得良心安慰!...

点击「神经介入在线」可快速关注
昨日喵主编寄语之“颅内动脉慢性闭塞病变(IA-CTO):通还是不通?”发布之后,引起了业内同行广泛讨论和深思。

喵医生作为神经介入学科医学大师,细数自己从医经历中的思想转变,不吝经验分享。大家纷纷感慨大医的情怀和医德,表示受益匪浅。

神经介入在线微信后台收到多位读者留言:

缪主任写真言,是反思也是告诫。

医生首先是哲学工作者,一代宗师,能从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出发,在无序、混沌中一声呐喊,给浅学晚辈一声断喝,警告、督促健康有序发展,后辈当自省、感激、沉思!

谨遵教诲!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缪大师真知灼见,受益匪浅。

聆听前辈经验,常怀敬畏之心。

医学的最高境界,不是技术,是思考、敬畏、决断,和时刻存于心底的善良。

看到缪主任亲笔写下的宝贵经验,沉甸甸,要向老师学习技术、学习知识、学习态度。

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医者仁心的可敬可畏!恳切的忠告,言传身教的无私情意,精神传承的宝贵,感动之情无以言表!

医学就是要时刻存有敬畏之心,对生命的敬畏,不能敷衍。

“医生必须怀有仁慈之心”,只有真正的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加上精益求精的技术,才能真正的让患者受益。

再次领略偶像不单单是用来崇拜的,而是任何时候都能以自己独到、超前的眼光让懵懂的我们明确航标,大医精诚!

受益匪浅,有时候选择真的不好选,但发展到复合手术的今天,相信会有更多慢闭再通的案例。

神经介入分会的学会专业微信群中,也展开了精彩的讨论:

不仅是CTO,所有手术的开展都应心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在做选择之前都应该在心里问一下自己“假如患者是你的亲人你会做何种选择?”

见证了急性大血管的闭塞,从尝试、非法、被认可、普及,到现在的全国被热崇。现在反而有点担心了,16年前热情高涨,16年后却经常在内心问自己“我们要的到底是数量,还是质量”。

鼓励同行开展新的业务,但不能建立在牺牲“几个”患者的身上(当然谁也不能做到100%安全,但我们可以尽量做到最低)。天坛、长海都有很规范的取栓学习班。一次不行,可以二次,二次不行,可以三次。两个学习班,我们都派人去了,学到了很多。包括技术和理念。

手术好不好,要病人说了算。临床效果好才是真好。现在很多人报喜不报忧。我们广东神径介入沙龙,专门讨论失败的病例,反而收获最大。

每种技术都有学习曲线,而且每家医院条件不尽相同,诺大的中国范围,在掌握一定的适应症基础上,出现一定的并发症应该还是正常的,但个人认为切不可不自量力,同时非常同意对生命的敬畏!这我想是我们医生必须具有的,同时,我相信我们绝大部分人都做到了。

看了大家的讨论,精彩。我们需要这种讨论,每一台手术都是既有技术问题,也有术者的认识问题。术者对一台手术的整体认识,比技术更重要。无论是M1狭窄还是开通,微导丝配合微导管都是最关键的一步。我所有慢闭开通的病人,都有高分辨MR。

CTO一下成热点!我们(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准备搞CTO的泛中国沙龙,学会让我起草一共识,争取在神经介入分会年会上议一下!明年在全国分区域办"窝里斗"!

颅内动脉慢性闭塞治疗,热闹的表象之下暗流涌动,究竟通还是不通,喵医生言传身教,仁心可敬。
《箴言》
假如患者是你的亲属你会做何种选择?

是不是要咨询更多的专家?

是不是要掂量自己的技术?

是不是要综合评估一下患者是否需要这样高风险的手术?

慢性颅内动脉闭塞再通是一个高风险手术,需要三思而后行!方可守得良心安慰!
喵主编寄语 
颅内动脉慢性闭塞病变(IA-CTO):通还是不通?




相关阅读

天坛周记 | 右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Enterprise支架治疗一例

文献快报 | 缺血性卒中亚型分型:亚洲的观点

神经介入“黄埔军校” | 恰同学少年  继往开来

天坛周记 | 左椎动脉V4段次全闭塞支架治疗一例

颈内动脉末端高负荷栓塞性病变单支架取栓补充技术 ——双支架取栓

天坛周记 | 左椎动脉V4段-基底动脉交界区狭窄支架术后亚急性血栓一例

天坛周记 | 右椎动脉V4段慢性闭塞血管内介入治疗再通一例

欢迎广大医生积极投稿,分享经典病例。

投稿邮箱:sjjrzx@hh-medic.com


    关注 神经介入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