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名人】摄影家王建男:一双凝望北极的中国眼睛

 

王建男,1950年出生于哈尔滨。“冰城”哈尔滨的独特文化,为他后来的北极情结奠定了基础。王建男是第一位登上联...



王建男,1950年出生于哈尔滨。“冰城”哈尔滨的独特文化,为他后来的北极情结奠定了基础。王建男是第一位登上联合国总部大厦讲坛的中国报人(1999年,演讲题目《中国报业改革与哈尔滨日报的集团化发展》);第一位在美国举办个人影展的中国新闻摄影家(1996年,纽约世贸大厦《王建男眼中的美国》摄影展)。中国摄影家协会资深会员。曾任哈尔滨市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



王建男是拥有北极纪实照片数量最多、涉猎地域最广的中国摄影家和观察家。2005年至今,他坚持以纪录摄影的方式进行“环北极摄影考察”,目前已16次进入北极8国(加拿大、美国/阿拉斯加、丹麦/格陵兰、挪威、瑞典、芬兰、俄罗斯、冰岛)的极北地区,考察访问了近百个人居点和生态区,拍摄照片约3万张,各类札记近百万字。



王建男说,北极的世界十分广袤,那里的世界不同于国人的想象。“据我所知,目前北极人文圈内,有200到300个村落或聚集区,我目前走了100个,还剩下一半多。虽然已经63岁了,但我一定要继续走下去,看遍原住民。希望用图片和文字的方式,向国人展示一个真实的北极面貌。”


纪录片《在地球之巅》从全新视角展示了当代北极人文生态的经典瞬间。

本片是《真北极,消逝ing……》摄影展(深圳 华会所 2015年10月)的多媒体组合,取材于王建男环北极人文生态摄影观察前十年的视频记录。

摄像 编辑 制片:吕晓琦



他经历了中国时代的变迁,将那些曾经的光荣与梦想抹去,果敢而决绝地将后半生交付遥远的北极。用中国人的胆识与豪气丈量北极,用中国式的思辩重新解构北极,也用他自始至终的使命与坚守:走向极点,眺望人类,反观中国。



冰雪漫天,烈风迅疾,北极熊、因纽特人伫立在白茫茫的天地间……在很多人想象中,北极还是一片蛮荒之地,但王建男却用他的镜头告诉人们,这样的想象距离真实的北极有多么遥远。



王建男说:“只要上帝还给我时间,我还要继续走下去。好像我有一种使命感,我有义务把我看到的真的北极传播出去。”王建男 摄影



王建男不想成为北极的盲从者。在对北极人文、物种、地貌、天象的纪录摄影中,他忠于直观与微观镜头下的生命,也将更多镜头对准了原住民。王建男 摄影



王建男常感慨,人生就像一场充满不确定的极地旅行。“经历九死一生才得到的东西,往往可能什么都不是。人生注定不断碰壁,常常看不清终点。但只要坚持向前走,目标终归会越来越近。5年、10年,或者更久,我都会继续走下去,向北,向北,再向北。”王建男 摄影



2014年12月4日,中国摄影家王建男先生2013年4月摄自世界最北部人类定居点格陵兰卡纳克村(Qaanaaq)附近的作品《冰山、猎人、雪橇犬》,获得了由北极理事会举办的《通过镜头》北极生物多样性摄影大赛“北极人文类”冠军,这是中国摄影家首次在国际北极摄影大赛中获大奖。他的另外两幅作品还分别获得了本次大赛的“商业与科技类“、”生物多样性类“入选作品。



2005年起,王建男夫妇开始从事环北极人文生态摄影观察,目前已18次进入北极地区8国的124个村落。作为世界上踏查北极人文聚落最多的摄影家和观察家,王建男评为《凤凰卫视》2013“中华文化人物”。



因纽特妇人。加拿大伊努维克(2010年3月)



刚刚出生的小海豹。摄于马格达兰岛,加拿大魁北克(2009年3月)



阿拉斯加石油管道上空的红色极光。2010年4月摄于费尔班



北方塘鹅。摄于杰斯维亚尔,挪威(2009年6月)



苔原生物。 摄于加拿大奴纳武特巴芬岛巴肯湾。(2008年8月)



巴罗,美国阿拉斯加州(2010年4月)



北极熊与海鸥。摄于加拿大哈德逊湾(2011年7月)



极光、爱斯基摩犬与雪橇。摄于耶洛奈夫,加拿大(2009年3月)



萨米人的成人礼。摄于挪威凯于图凯努(2012年3月)



鲸骨图腾。摄于巴罗,阿拉斯加(2010年3月)



因纽特渔夫克劳斯·拉斯姆斯。摄于伊卢利萨特,格陵兰(2013年4月)

王建男镜头中的“真北极”直面真实:甚至真实到平淡无奇,真实到普普通通,真实到直接挑战了观众与读者对北极摄影的猎奇心理与审美习惯。他的摄影作品充满真实的力量,不一样的北极,震撼颠覆了人们对北极的传统的有限认知。

广    告


    关注 摄影作品欣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