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记(8)-华山论剑(多图)

 

冲着金庸华山论剑的名头,西行进程中必须登顶华山感受一把。心目中的华山乃五岳名山之一,很有幸也是唯一一个未曾造...



冲着金庸华山论剑的名头,西行进程中必须登顶华山感受一把。

心目中的华山乃五岳名山之一,很有幸也是唯一一个未曾造访过的地方。而围绕华山英姿的各色介绍不绝于耳,更是勾起内心的无限渴望。

华山的初印象显得很突兀,正驰骋在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平地间突然就出现了高耸入云的山峰,并且扼守关中平原进入中原的咽喉要地,位置及其重要,为兵家必争之地。

和众多的景区一样,华山也把山门修建到了距离山脚下的几公里之外。华山的门票还是让人有点心疼,180大洋,直逼九寨沟220元的全国最高价。这还不算,进山和返回景区大门,必须乘坐其内部专用的巴士,往返40元。更甚者,华山的索道更是独出心裁,西线往返300到西峰,东线往返150到北峰,这样合计下来,在价钱上华山绝对是鹤立鸡群的主儿。爱来不来呗!也难怪,中国的景区基本上都是靠门票来盈利,而其辅助性的配套设施如今让老百姓费尽周折,长期处于斗智斗勇之间,即使消费也是在无奈之中被动而为!恶性循环中,使得景区继续提高门票而博取更多利益。如此,每一座名山就真了成了金山银山。

闲话不多,时间紧张,为了一览华山风采,还是选择了直达经典风景-北峰的缆车,倒是很快,8分钟直达顶峰,再攀登20分钟即可登顶。

看来,门票的高低与景区的靓丽程度还是成正比的,转瞬间我明白了门票的价值,华山绝非浪得虚名,其险峻、奇特、俊俏不是用言语能够形容,而赶上雨雾天气的我们,应该是比较幸运的,体验了除阳光明媚之外的所有天气状况,雾蒙蒙、风嗖嗖、雨兮兮、云飘飘,美不胜收。尤为壮观的是,登顶北峰,乍看人处顶峰,颇有侠士情怀,突然间云开雾散,远处西峰凸显,感觉如泰山压顶般袭来,突然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之感。或者华山论剑中的侠骨气质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修炼出来的。

“自古华山一条道”,初以为还真就是一条道,走过才发现是一条道也不假,只不过在著名路线之处,早已开发了另外的与之并行的道路,一方面是为了保障高峰期间游客的安全,另外一方面也是对资源的再次发掘利用。我所理解的“华山一条道”,独特之地在于这条道路的产生过程。绝大部分景区的山路都是在众多的人类活动中踩踏出来的,而华山的道路却是在悬崖巨石上凿挖出来的,连一点泥土都找不着。华山的构造绝大部分都是坚硬的花岗岩结构,其道路是在旅游开发中开凿出来的,而进山的道路有些路段是在爆破技术的助力下再修整成型的。由此可以想象,假设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各大门派真的到华山论剑,首要的功力必须先登顶再说,能轻松登顶者本身就代表着功夫了得,才能拿到基本的论剑通行证。

华山的人文景观固然没有自然景观别致风采,但也可圈可点,如果真的如旅游导词中宣传的那样,“中华”和“华夏”中的“华”均源自华山之说,那华山真应该被列入中华民族的圣山和朝拜圣地,毕竟是全体国人的根嘛!所以当看到前任外交部长钱其琛书写的“中华之根”字样时,禁不住想起了一个小表弟所说的话:“三流的导游背故事,二流的导游讲故事,而一流的导游编故事,超级导游的故事就要进历史书了!”由此,“中华之根”也就成了景区宣传的噱头,但有提法总比没有提法好,就姑且认为是吧,毕竟其所在的关中平原,孕育了中华历史鼎盛时代的唐王朝,也必然有其独特的可供自吹自擂的地方,毕竟中华的根到底在哪里,已经有众多的地方在争论和争夺着。就继续争论吧,争论是好事,不争论才是大麻烦!

华山,虽然贵点,但不虚此行!看到了太多,想到了更多!




















    关注 binguo98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