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竹先生聊《心经》之(19)

 

董子竹先生聊《心经》之(19)《心经》从第三个段落开始可以说是大乘佛法的石破惊天。到此绝不可对这一段优美的...

董子竹先生聊《心经》之(19

《心经》从第三个段落开始可以说是大乘佛法的石破惊天。

到此绝不可对这一段优美的文字,如顺口溜一样,经文读完了,经义也不知道哪里去了!好似听了一段耍嘴皮子的口技演出。我不知道别人怎样,因为我是演员出身,并且学过相声,三四十年前初次一接触《心经》,只觉得文从字顺,太像相声的绕口令了。如是一口气就背会了,闲来无事,就在学佛人中间显摆,真是有哗众取宠之心,无理解精义之意。

只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某日,我一个人在房子里听佛号,欣赏李娜优美的歌唱,猛然觉得心头一震,《心经》的如下句子潮水般涌上心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此时此刻,我听着李娜歌唱,为啥子,这段经文突然涌上心头呢?是由于当时我正在解《论语》,事实上是自我重解《论语》。我觉得我出版的《论语正裁》,大有黑格尔辩证法的味道,必须改弦更张,回到“致良知”的道路上!此时此刻是休息听佛歌,刚才则正在文案上深思关于人类的生成!

在我看来,“知”对于每个生命是平平等等的。每时每刻,任何一个生命都在知,只是人类这样的生命在知前对知处于无明状态,这样就会扭曲错判眼前之知的外相。一旦这个头打开,就是人类生命的十二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最后缘出有、生、老死。

现在《心经》把十二缘起的理论一条条全部否定了!最后只能是《金刚经》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那么十二缘起理论与眼前的《心经》、《金刚经》是啥关系?須知,中国的儒、道与佛学的分道扬镳,正是从这里开始的。中国士大夫的儒家学说后来辟佛,其原因就在这里。他们提了出世入世的理论,认为佛教完全否定了世间现象界,完全迷醉于出世间,结果是无君无父,无父无母,所以是邪。因此王阳明王船山这些心学大家,全部辟佛。

我个人认为,从致良知来说,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致良知是功夫。再一个说法,是致良知必须空诸所有,否则不会智慧自来。这里的关键是:良知哪里来的?是自心的智慧吗?还是对本体的凿壁偷光?甚至可以说凿壁偷光都不是。

还是尧说得好“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还是庄子说得好,官知止而神欲行?

到了《心经》《金刚经》更彻底!“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实际上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难解!难解!

李娜的佛歌还在耳边荡漾!!

《心经》这一段文字明显只是说的人类,原来人类啥也不是,啥也没有?








    关注 董子竹净土心学文化学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