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的命名由来

 

东阿,春秋称“柯邑”,后改称“阿”,秦置“东阿县”,始有此称。那为什么称“东阿”呢?








阿胶,英文名Colla Corii Asini,为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L,及其它驴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又称“傅致胶”(出自《神农本草经》),“盆覆胶”(出自陶弘景《名医别录》),“驴皮胶”(出自孙思邈《千金方·食治》)、“驴胶”(出自《中国药典》),用蛤粉炒成珠者称阿胶珠。

阿胶是一种道地名贵中药,产于山东东阿,故名阿胶。



东阿,春秋称“柯邑”,后改称“阿”,秦置“东阿县”,始有此称。那为什么称“东阿”呢?因古代的山东境内北有黄河,南有济水蜿蜒东流,河流弯曲的地方久而久之形成高地,故曰“阿”。《说文》:“阿,大陵(大土山)也”。在赵者曰“西阿”,在齐者曰“东阿”。《水经注》载:“应仲瑗曰:有西,故称东。魏封曹植为国王。”

祖国医学对中药材崇尚“道地”(或称“地道”), 所谓“道地药材”是指中医在选择一种药材入药时,为了保证其疗效经常把药材的出产地与药材名字并称,在特定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久而久之形成了许多惯称皆是如此。比如云木香即是指云南所产的木香,浙贝母即是浙江所产的贝母,广藿香即是广东所产藿香,又如党参、秦皮等等。



南朝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曰:“出东阿,故曰阿胶也”。阿胶是从最初用兽皮煎煮并熬制的胶,发展演变而来,成书于先秦甚至更早的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经有了“以清煮胶” 的记载,证明阿胶的历史已经有2500多年。

我国最早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成书于秦汉或更早),记载:“生东平郡,煮牛皮作之,出东阿”。

清代吴仪洛《本草从新》载有“真胶产于古齐国之阿地”。



清末曹炳章《增订伪药条辨》曰:“阿胶出山东东阿县,以纯驴皮、阿井水煎之,故名阿胶。其色光洁,其味甘咸,其气清香,此真阿胶也”。

阿胶是东阿一地所产的道地药材,其名称来自其产地名称,这完全是祖国传统医药的所致,由于阿胶产地的独特性,在漫长历史中,优质的阿胶总是与东阿一地紧紧相随,“阿胶”逐渐成为这一种药材的专有名称了。

部分内容源自网络,如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