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死一人!高田死亡气囊还没有完,可能中招的车主小心了

 

心疼车主,还有本田。。。...





高田破产了,但是高田气囊仍在散发着死亡气息。本田近期再确认了一起由高田气囊引起的死亡案件,使得由高田气囊致死的人数增至17人。



从全球最大的气囊生产商之一到日本制造业最大规模的破产,高田气囊究竟是怎样作的死?



爷爷辈开了个好头





高田成立之初主要生产纺织品并采用编织技术生产救生索。



后来开始研发如何将降落伞技术运用于安全带制造,在1960年,高田研发出了日本首个两点式安全带,并且同年就开始对外销售。



而高田的安全带在1962年发布了日本首例碰撞实验结果,反响热烈。也是这安全带生产业务,奠定了高田后续成功的基础。



爸爸辈只顾发展





1974年,创始人高田武三的儿子高田重一郎升任社长,也就是在高田重一郎的任内,高田开启了迅猛的发展模式。

1980年,持有高田1.2%股份的本田,邀请高田一起开发安全气囊,并且拍着胸脯表示:

高田啊,你们可以放心搞安全气囊这东西啊,我们本田将会要用你们的产品。
之后,本田理所当然成为了高田的最大客户,并且被坑得无话可说,完美示范了什么叫“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



1987年,高田安全气囊开始了销售以及生产。也就是从80年代开始到2000年这段时间内高田大举扩张,成为了仅次于瑞典奥托立夫的全球第二大安全气囊生产厂商。



本来前途一片光明,但是高田好死不死,采用了存在安全隐患的硝酸铵作为气囊推进剂。硝酸铵在潮湿高温的条件下,会加速老化成粉末,由于粉末的燃烧速度更快,最后设定的受控爆炸,就有可能变为一场真正的爆炸。



而高田也是唯一使用硝酸铵的安全气囊生产商,其余厂商均是使用价格相对更高的,但是安全的硝酸胍。



不过安全气囊并不是高田第一次作死。早在1995年,美国就因高田的安全带缺陷问题,宣布召回1986年至1991年期间使用高田安全带的车辆,召回涉及842万辆车。



后经调查得出,安全带缺陷的原因是插扣采用ABS塑料制成,其经过一段时间的紫外线照射后,塑料会变脆,碎片脱落,导致释放按钮机构卡住。



而美国方面认为,高田在召回前5年就知道了安全带的缺陷问题,但是他们并没有上报或者是自愿召回。所以说,高田一贯的习惯是,有问题了,瞒!



回到安全气囊上,在2000年的时候,高田已经在内部测试中,发现了安全气囊存在问题。当然,和上面说的一样,高田选择了隐瞒并继续生产。



不过该来的总会来,2004年,美国一辆2001年款的本田雅阁轿车驾驶员侧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出现破裂,致使内部的金属片炸出,驾驶员受伤。



不过这次安全气囊事件并没有影响高田的经营,高田还经历了上市、股价大涨的巅峰,当时应该没有人会预想到高田最后会这么狼狈地申请破产。



儿子辈专业背锅





2007年,高田重一郎之子,年仅41岁的高田重久升任高田集团的总裁。现在认不得他没关系,他是一个出场率极高的背锅侠,父辈埋下的炸弹都在他这一代爆发。



2009年的5月16日,一名18岁的美国少女开车接弟弟放学途中,与另外一辆车相撞死亡。而经过死因调查后发现,少女是被安全气囊展开后弹出的金属片划破颈动脉,大量失血而亡。



此后,高田气囊安全问题大规模爆发。而令本田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当初屁颠屁颠求合作的高田,在出事的时候,却认为汽车召回是“汽车生产商自己的举动”,并且采取不配合的态度。



到2014年,丰田、本田、日产和马自达的召回总数达到1050万辆,宝马、大众也继续追加召回车型。美国国会也开始敦促司法机构对高田进行刑事犯罪调查。



不过,即便是美国司法机构开始调查、相关的汽车也召回了过千万辆,高田始终对安全气囊的问题采取不认罪不道歉的态度。



直到2015年5月,高田首次公开承认其安全气囊存在缺陷,需召回的汽车总数高达3380万辆。这个数据一举刷新了美国的召回汽车记录,成为了全美最大规模的召回事件。



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田早在2000年之时就发现产品存在严重的问题,但高田为了利益,最终将样品以及数据记录销毁,伪造了一份安全的数据。



而昔日好基友本田也终于忍无可忍了,宣布未来本田和讴歌品牌下所有的新车都不会再使用高田气囊。随后丰田、日产、马自达、福特也相继宣布未来的产品将不会使用高田气囊。



高田的口号:成就交通事故零死亡的社会,也彻底成为耻辱。



根据推算,高田气囊的召回费用预计共需1.31万亿日元,折合约为786亿人民币,而高田2016年营业收入约430亿人民币。加上为了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和解,而需要支付的10亿美元刑事罚金,高田公司除了破产,好像都没有第二条路了。



在申请破产保护的同时,高田也确认了美国汽车零部件厂商百利得(KSS)将会斥资1800亿日元(约合16亿美元)收购高田的安全气囊、安全带以及儿童座椅业务。特别的是,美国百利得是中国均胜电子的子公司,一时间中国企业收购日企的话题再度热起。



不过百利得并不是直接收购原有的高田集团,而是成立新公司继续高田的业务,而原有的高田公司继续承担赔偿以及召回等问题,也就是说新公司向高田支付完收购款后,与高田气囊事件不存在法律关系。



高田公司被要求在2019年前完成召回处理,在问题气囊处理完之前,高田二字依旧是危险的代表。

结语:高田在整件事情中的处理方式与态度,除了关乎到驾驶者的性命安全之外,也给了汽车产业链各个环节一个警示,出了问题选择瞒,总有一天会死得很惨。

猜你喜欢的热门文章,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4S店:马勒戈壁,现在做超市的也要来抢我们蛋糕

▌今天,众泰又成功将自己送上了头条

▌不识货!这些低调的高性能品牌看似弱鸡,分分钟把你秒出血!

▌羊sir撩车 | 总编夫人说要大的,我只好亲身上阵了

▌今天你不吹一下大吉利汽车,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关注 太平洋汽车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