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生中对话艺术【荐读】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也就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具体到中国画,笔墨程式的临摹固然重要,但真正体会造化自然的生机、生气、韵味,仍离不开写生。...





4月23日,一个规模不大却颇有意味的展览——“关于中国画写生之实践与思考研·展”在上海虹桥路1440号2号楼举行(展览截止至5月23日),由此也引发了一次关于中国画写生与实践的讨论。

在中国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大师都是“写生”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宋代荆浩在其《笔法记》中提到自己在太行山中画松树,先是“遍而赏之”,“明日携笔复就写之,凡数万本,方如其真”。

石涛是“搜尽奇峰打草稿”,黄宾虹则将师古人和师造化结合起来。

齐白石更是坦言:我绝不画没见过的东西。



齐白石的虾,姿态灵动且呈半透明质感,着实惹人喜爱。然而白石老人取得这样前无古人的成就却是来之不易。对于画虾,齐白石曾说:“余画虾数十年始得其神”,他还说:“余之画虾已经数变初只略似,再变色分深淡,此三变也”。
齐白石“画虾三变”给予人们留下的启示是多样的。

但其中“写生”是其艺术创作的关键点。

齐白石真正把虾作为绘画对象,则是他50岁以后的事。这一阶段,他画虾主要是临摹古人,学八大、板桥等人,因时代关系那些古人画虾并不成熟,所以白石的虾只是略似的阶段,形态也比较单一。

为了画好虾,他在案头的水盂里养了长臂青虾,这样就可以经常观察虾的形态并写生,能更好的了解虾的结构和动态。
这时他的虾画得很像,依样画葫芦,但墨色缺少变化,眼睛也像真虾一样画成小黑点,只是 像归像,却没有虾的动感和半透明的质感,刻画不出虾的神韵,仅仅逼真罢了。

再以后,他在观察虾的过程中,将虾的进退,游的急缓,甚至斗殴,跳跃等等情态统统收于笔端。
通过观察,在画的过程中,强调虾腹部第三节的拱起,很好地表现了虾体的曲直、弹跳的姿势, 这样虾就画得更生动了;他又将虾钳的前端一节画粗,笔力得以体现。

最令人叫绝的是他在虾的头胸部在淡墨未干之际加上一笔浓墨,立刻增加了透明感,也使中国画的笔墨味道更浓了。

虾的眼睛也由原来的小黑点儿变成横点儿,这是为了更好的表现虾的神情而加以夸张的。但是运用的恰如其分,大家见了并不以为怪。

深谙艺术规律的白石老人还将躯体透明的白虾和长臂青虾结合起来,创造了“白石虾”,其实这种水墨虾在自然界并不存在,但是在符合虾的共性的前提下白石鬼斧神工地将他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的理念演绎的巧妙致极。

七十岁以后白石老人画虾已基本定型,但仍在不停的改进,使其趋于完美,八十岁以后他画的虾已是炉火纯青。
活灵活现的虾配上芦苇,水草,慈姑,奇石,翠鸟等等,更以刚劲古拙的书法题上自作的诗句,加上充满力感的印章,成就了千百幅给我们高雅艺术享受的珍贵作品。

从齐白石画虾的经历来看,“写生”对于画家的艺术发展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这种取材于生活的国画,从某种层面来说,大致可以统称为“文人画”。

而文人画在陶瓷上的运用,始于近代。到了现代,德高望重的中国陶瓷美术大师王锡良,则被誉为当今瓷上文人画第一高手。写生对于他而言,不光为他赢得了荣誉,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他整个艺术生涯。

初识写生:(根据王锡良口述整理)
王锡良


“抗战的时候,景德镇属于第三战区,有一天我在景德镇文化馆,看见来了一个人,个子高高的,三十出头,样子很斯文,仔仔细细在那里端详陶瓷,我欢喜文化人,上前和他一攀谈,才知道他是随军的画家,名叫麦非(1916年出生,广东台山人,曾任广州《新高晚报》记者,解放军新疆军区政治部文化部美术创作员,后移居美国)。

麦非先生告诉我,他要写生,要去看景德镇老百姓最真实的生活。我一听来了精神,我还没见过人家写生呢,就自告奋勇当个向导,带着他在景德镇四处转悠。麦非先生一天会去许多地方,只要他看见有意思的人,就马上掏出画笔来。

一天我带他去看人家画瓷器,一个工人正勾腰埋头画东西呢,他刷刷两笔,就速写出一个活灵活现的画瓷工来,形象又准,又有神韵,我觉得好新鲜、好神奇,心里佩服得不得了。
王锡良《春归花不落风静月长明


作品类型丨       瓷 画

创作年份丨   2010年

尺寸 丨39 cm x 39cm就这样没多长时间,麦非已经画了大量的素材,最后还在景德镇文化馆办了一个画展。那时景德镇的许多笔杆文人,在报纸上都大加赞扬麦非,说他能够深入生活,把一般人视而不见的市井生活画出来,非常不错,画画就应该是这个路子。

这话一登出来,固守传统的人坐不住了,也登报反击,说,麦非固然是好,但也不用捧得这么高,我们画得也好,却被讲得一文不值。意思好像是觉得不公平,很有些愤愤然。两边人笔墨官司打得好热闹,我心底里其实是偏向麦非的,觉得他的路子对,只不过那时我还年轻,自然没有资格发表什么意见了。

还有一个人比我还置身事外,那就是被讨论的主人公麦非。他从头至尾也没有参与这个争论,画展办完,他就离开了,以后也没听说他再回过景德镇,后来我听说,他已经移居美国了。
我想,麦非自己也想不到,对他来说一次普通的采风,竟然引起这样大的风波,而这次争论,又影响了多少景德镇画瓷器的人,就谁也说不清了”。

人到中年才接触写生

时年32岁的王锡良进入陶研所,并深受中央美术学院梅健鹰教授的影响,此后,他中年变法,从绘画基础入手,练素描画速写。

“那年,国家决定制作一批高水平的瓷器,到东欧去展览,梅老师他们从中央美术学院来景德镇和我们陶研所一起搞创作。”

王锡良作品
作品类型丨  纸本写生

创作年份丨    1990年

创作地点丨        香港梅健鹰对陶研所既有的传统图案并不满意,希望在陶瓷上体现民族风格,还带来了西北剪纸作为范例;景德镇的老陶瓷艺人同样也不买北京来的艺术家的账,觉得景德镇的陶瓷绘画细腻精致,不可与剪纸同日而语。

“我们几个年轻些的,被梅老师说服,跟着他学习西方的素描、写生。有的人先入为主,注重细部,我没有绘画基础,注重布局,得到了赞许。”

在王锡良看来,梅健鹰彻底提升了他的艺术思想水平,从此他开始注重瓷上画作的整体布局,不再像景德镇传统绘瓷艺人仅仅将目光放在细部的一笔一画。

后来由于作品被选送到北京,从未出过景德镇的王锡良第一次来到北京,住进了什刹海边上的美术家宿舍,“我遇到著名画家蔡若虹先生,跟他聊了10多天,这让我受益一生。”

王锡良《临苍松长吟》


作品类型丨        瓷 画

创作年份丨    2003年

尺寸 丨39 cm x 39cm

回到景德镇的王锡良开始了自己的写生生涯。

“很困难。原来,是照着稿子画,现在,是要到大自然中去,把大自然的美收到自己笔下。”走遍了景德镇后,王锡良开始去周边乃至更远的地方写生,再也没有停止过,写生的习惯一直保留到今天。

写生半月,作品终挂上人民大会堂

1959年,随着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大会堂装修完毕,年仅37岁的王锡良为自己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声誉。为他带来巨大荣誉的工作,就是为人民大会堂江西厅创作大型瓷板画《革命摇篮井冈山》。

“大家都起稿,题材都是革命题材,我画了一幅小的井冈山,省里的文化局长说‘这个中国画味道很足,就让他来画’。”王锡良当时所在的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会聚了当时全国最著名的陶瓷艺人和陶瓷美术教授,这个结果令人十分意外。
 
井冈山


这看似意外的结果来自王锡良的精心准备。江西厅在没有装修之前,曾经邀请江西和北京的艺术家们到现场征求设计意见,江西方面建议以瓷器为主,北京的画家却反对。“他们说不要把江西厅搞得像瓷器店。我听到这种说法,回来就创作了一幅中国画想试试看。”

一般人认为,陶瓷只是工艺品,不能算是艺术品。

人民大会堂江西厅的瓷板画难在要画出没有画稿可循的井冈山全景,共四尺高、一丈多宽。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用现实主义题材,完成这么大的瓷板。

王锡良向领导要求去井冈山实地体验生活,充实画作的内容。“井冈山那么大的山,几个哨口我都是靠脚量着去。”江西井冈山著名的红军5大哨口在当年红军根据地茨坪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之间的距离大多超过30公里,王锡良带着干粮在山上一住就是十多天,足迹到哪里,就写生到哪里。
 
半个月后,回到景德镇的王锡良开始根据写生的素材进行创作,这时,距离人民大会堂安装瓷板时间已经不足3个月。瓷板画由四块瓷板组成,刚烧制完一块时就有人议论纷纷,不少人出于好意劝说他不要再画下去,而其中最尖锐的批评就是“画了20多年瓷器,连料性都不懂,还想进人民大会堂!”

所谓“料性”,是景德镇陶瓷绘画行业中的重要基本功,即对颜料性能的掌握,不能太浓,也不能太淡。

景德镇青花“料分五色”,主要成分为金属钴的氧化物,根据含水量程度不同烧制后会呈现5个不同的色阶“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其中浓淡合宜的二浓料在传统的粉彩勾线中运用最广,王锡良却偏偏不用它,“我用的大部分都是极浓的料,画出来粗而且硬。”
 
王锡良《风暴来了》


作品类型丨纸本写生

创作年份丨   1965年

创作地点丨浮梁黄潭

王锡良的作品在景德镇艺术瓷厂烧制成功后,被送往省城南昌,果然引起了一些议论。王锡良被通知立即赶往南昌解释此事,“景德镇其他人画的都得到了肯定,就我的过不了关。我只能说来不及再重新画了,只有拿到北京试试看,行就行,不行也没办法了。”

“一到北京,画家们都说我画的好,瓷板就留了我这块,其他人画的都否定了。”他创作的《革命摇篮井冈山》以其大气磅礴得到了一致赞扬,最终挂在了人民大会堂江西厅,挂了许多年。

由于出色完成如此重大的政治任务,37岁的王锡良,一举成为景德镇新时代陶瓷艺术的代表,当年就被景德镇市政府评为“陶瓷美术家”。



王锡良写生语录

“画画无窍门,写生无窍门,纵观古今中外画家名师,有个性有新意的作品,都是面对生活,取自大自然。”

“写生不怕累,只怕不能坚持,大自然犹如慈母,你每次向她索取,她总会赐予。”

“写生宜冷静,坐得下来,不宜过了一村又一村,村村不见我画中人。”

“写生既用‘理’,画得惟妙惟肖,又用‘情’,画得得意忘形。”

“写生画生动自如,整理画完整又缺生气,我取前者。” ……

1989年,王锡良将他在写生过程中的种种心得与感受,整理为《写生语录》。

喜欢的时光就是与王锡良结伴出外写生

熟知王锡良写生习惯的人都知道,他写生通常是步行的,从不坐车或是骑车。因此,能坚持与王锡良一起出门写生的人并不多,常常是一些人的三分钟的热度之后,就不愿意再吃这个苦。

而景德镇一位陶瓷艺术家潘凯声却很热衷于和王锡良一起去写生,还说他最喜欢的时光就是与王锡良结伴出外写生。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都阻挡不了两位对写生的热情。
 
王锡良自画像


作品类型丨纸本写生

创作年份丨   1963年

创作地点丨浮梁瑶里

“在那时写生的条件很艰苦,没有交通工具,全靠走的。冬天,出门带的馒头是热乎乎的,等中午吃的时候冷得和石头一样“顽固不化”,冷馒头配冷开水是家常便饭;

夏天,为了画好一棵树,或是一块石,晒得乌黑透亮地回来,也全然不知”。有一年的中秋节,王锡良带着潘凯声,在某瓷厂里画桂花树,潘凯声说:“王锡良大师总是知道哪里有好树,怪石,景德镇值得写生的地方被他摸得一清二楚。”
 
王锡良《石榴》


作品类型丨纸本写生

创作年份丨   1992年

创作地点丨王锡良家

结语:勤于写生,不仅仅是为了搜集积累创作素材,而是作为独立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去诉诸自己的心血。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与写生之理相通,说的也就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具体到中国画,笔墨程式的临摹固然重要,但真正体会造化自然的生机、生气、韵味,仍离不开写生。
从词源的意义上说,“写生”一词是因为美术史上的五代“工画而无师,惟写生物”的腾昌祐到宋“写生赵昌”的历史发展,而获得了在品评上的意义。

此后,凡是国画临摹花果、草木、禽兽等实物的都叫写生;摹画人物肖像的则叫写真,而与之相应的有“写心”和“写意”。

历史上的画家重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不言写生,可是,生活对于画家的艺术发展却有着一定的影响,即使在复古风盛行的清初,像“四王”辈的画家也经常策杖于山林,扁舟于江湖,在他们所题“临”、“摹”、“仿”、“抚”某家的画面上,依然透露出在生活中所见的山川气象。

编辑:四夕

交个朋友吧
景德壹瓷综合编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注 景德壹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