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的合作走到尽头?两大家族上演“中国红牛”争夺战

 

关注21商评君(weixin21cbr),每天懂点新商业!...





红牛的商标权纠纷事件持续发酵,在8月18日,泰国红牛发布声明起诉中国红牛商标侵权后,今日,中国红牛首度回应,称将按程序应诉泰国红牛。

继王老吉与加多宝的“红罐”之争落幕后,快消行业的另一起“金罐”之争越演越烈。

今年7月,泰国天丝将中国红牛饮料罐生产商奥瑞金告上法庭,要求其停止生产或销售带有“红牛”、"REDBULL"及图形的产品,并做出赔偿,奥瑞金因此被迫停牌。

这只是这场跨国纠纷中的“冰山一角”。

近两年,关于泰国天丝医药起诉中国红牛及供应商、经销商等多次见诸媒体,近段时间持续升级,也将中国红牛与泰国天丝医药之间的矛盾,摆上台面。

截至目前,关于中国红牛的品牌诉讼已达20例之多,除了上述提及的奥瑞金,还包括:许氏家族起诉红牛饮料的三个生产工厂以及部分销售公司,严彬方面起诉许氏家族掌门人、中国红牛公司董事许馨雄,以及提出商标仲裁等。

目前所有的案件还在审理阶段。

 
22年的合作


要了解这段纠纷,还需回顾下泰国红牛与中国红牛的这段关系。

中国市场上常看到的是瓶身为金色的“中国红牛”。事实上,红牛在全世界有3个“品牌”,分别是东南亚的泰国红牛,中国大陆的中国红牛和其它地区的奥地利红牛。

这三者的背后势力分别是:

泰国天丝医药集团:红牛功能饮料的创始公司、全球“红牛”商标权的拥有者;分管东南亚地区的销售;

华彬集团:中国红牛的经营商;

奥地利红牛:分管除东南亚和中国大陆之外地区的销售。

1975年,泰国华人许书标发明了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其公司泰国天丝医药集团(T.C.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CO, LTD,泰国红牛)是红牛功能饮料的创始公司、全球“红牛”商标权的拥有者。

1993年,许书标先生在海南省创立了红牛在中国的第一家工厂,并以中文“红牛”命名,将红牛饮料引入了中国。

1995年12月,华彬集团创始人严彬(中国人,后加入泰籍)于深圳成立了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拿到泰国天丝医药集团(泰国红牛)的授权后,中国红牛(金罐)开始拓展中国市场,如今已在国内畅销22年。



严彬

从股权上看,中国红牛并不是由严彬完全控制,而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一开始,在中国设立的关键市场主体——红牛维他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牛维他命),就被认为是中国红牛的主体公司,由许氏家族的红牛维他命饮料(泰国)有限公司控股(股比88%),严彬只是担任董事长一职。



红牛维他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来源:启信宝)

换句话说,许氏家族从股权上对中国红牛拥有绝对控制权,只是将管理权交给严彬。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5年、2009年、2012年,华彬集团先后成立了红牛维他命饮料(湖北)有限公司、广东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和红牛维他命饮料(江苏)有限公司,均由华彬投资(中国)有限公司100%全资持股,华彬投资正是华彬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在中国红牛1998年成立后不久,严彬就开始抢注商标,除了32类核心商标,严彬已注册了大多数其他类别的红牛商标和外观专利。

这使得双方的合作开始产生摩擦。

随着在华商标权到期,争议也愈发明显。泰国天丝及许氏家族方面明确指出,2016年10月,泰国天丝对合资公司的红牛商标许可协议到期,且未予续期。

泰国天丝及许氏家族认为,“严彬先生在合资公司体系之外设立了多家由其个人全资所有的公司,这些公司在没有取得任何商标许可、也未经其他合资方同意的情况下生产和销售红牛产品,将红牛在中国的业务据为己有。”

21日凌晨,中国红牛和华彬集团发布联合声明,首次回应 “红牛商标使用权”相关纠纷,表示将按程序应诉泰国红牛。



对于“红牛商标使用权”授权许可问题,声明中称,中国红牛主要由严彬和许书标合作创立,泰国红牛无视华彬集团合法经营所创造的劳动成果,严重背离历史与事实,是不客观的。
 
成就三大富豪
纵观“红牛纠纷”之所以惹人关注,或是因为其在饮料业的巨大成功,以及难以撼动的霸主地位。

迄今,红牛饮料在全球超过79个国家和地区销售,从欧洲到中国,红牛一直“独步江湖、莫与争锋”。

也正是因为红牛的风靡,成就了三大富豪:泰国许氏家族在《2017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中以93亿美元排名第145位;严彬以110亿美元排名第107位,并列的是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及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

另一个红牛经销商,奥地利红牛的老板迪克·梅特舒兹也成为奥地利第一富翁(2017年1月,他的资产估值达到了105亿美元),与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并列第98位。

在过去20多年里,华彬集团已在全国建设了30多家分公司,300多万个销售网点,这令红牛成为中国最大、实力最强的功能性饮料的第一品牌,囊括了功能性饮料80%的市场份额。

2016年红牛的销售额为221.8亿元,该数值在2015年是230.7亿元,2014年约200亿元。

在“累了困了喝红牛”到“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的广告宣传下,红牛成为不少消费者的提神首选饮料。



随着商标租期的临近,依靠红牛的成功运营经验,华彬集团试图从红牛单一品牌拓展至多品牌发展。

2014年至2016年,其先后在市场上推出了拥有含气功能饮料战马、高端瓶装水VOSS、椰子水唯他可可、果汁饮料果倍爽等产品,但这些产品的市场规模均不大,其业绩贡献度远小于红牛。

可以说,从市场份额和消费者选择角度上,功能饮料等于金罐红牛的江湖地位已经形成。

“强盛”的红牛对严彬和华彬集团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给严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同时也让它也不得不面临商标旁落他人的隐患。

根据Euromonitor的预测,中国能量饮料市场将保持9.8%的年增速,到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0亿美元。

如果红牛能保持2016年的市场份额,届时其年销售额将达55亿美元左右,面对这样一个大生意,许氏家族和严彬势必全力以赴。

至于,这场贯穿多方利益、多层矛盾,跨国跨地域的大战,何时用何种姿态收官,目前也是个谜。

对许氏家族而言,在与严彬继续合作、自己重起炉灶、寻找新的合作伙伴这三种方案中,继续合作是许氏家族的首选,两败俱伤是最差的结果。

严彬方面,显然也不会轻易放弃中国红牛,毕竟在其现有的饮料产品中,红牛是为数不多还在赚钱的产品之一。在商业利益面前,没有人抵挡得住这笔巨大的生意。

在公告中,中国红牛称相关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仍在正常有序地进行中,华彬集团一直以积极促成合作的态度和泰国天丝方面沟通,希望最终有一个双方认可的结果。

资料来源:财经杂志(ID:i-caijing)、每日经济新闻、钛媒体、第一财经日报等

本期编辑:李惠琳

联系编辑:21cbr@21jingji.com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订阅最新杂志


    关注 21世纪商业评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