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迹书香 《苏菲的世界》

 

当我们仰望天空时,我们其实是在试图找寻回到自我的路。

豆瓣评分:8.7

一本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哲学启蒙书,很多年前曾经看过,可惜当时没有看完,这次好好看完它。

“苏菲” 这个名字有 “智慧” 的含义。而哲学,我想应该就是能让人变得更有智慧的学说。它最初却最经典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千百年来,被无数哲学家思考着,辩论着。曾几何时,我也曾这样问过自己,我是谁,在这广袤的宇宙之中,我以何自处。

在苏菲的世界里,宇宙就像是一只从魔术师的帽子里拉出来的小白兔,而我们每一个人,就像是寄居在兔子皮毛里的小小微生虫。有些人只是蜷缩在皮毛的最深处,怡然自得地待上一辈子,不想出来,而另一些人,却一直努力地顺着细毛往上攀爬,他们很想终有一天,能爬到最顶端,一窥那位神奇魔术师的真颜。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印欧文化、闪族文化,再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就像歌德说的那样,"不能汲取三千年历史经验的人没有未来可言。" 很欣慰总有后者的存在, 一个世纪,两个世纪,在历史长河中,他们游历,他们思索,他们质问,他们沉淀,一种又一种思想在碰撞,在糅合,在成长,对生命本源的好奇,让哲学家们像个孩子般去思考,去学习。他们就像接力赛中的运动员一样,将智慧的接力棒代代相传。他们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成果,在灵魂中盛开出自我的意识之花,于是,世界起源的纱幕一层层被掀开,十四岁的少女苏菲看见镜子里的自己疯狂地眨眼,她看见笛卡尔对她说:“我思故我在。”……

书读到一半,世界的方向又猛然一转,艾伯特和苏菲竟然成了父亲和席德互动中的人物,他们生存在少校的脑海中,活在少校的笔下,何为真实,何为虚幻,这多多少少让人无法接受。苏菲的世界,于是遵循着《苏菲的世界》而延伸,一切的日升日落,都突然变得不那么普通。先前的每一堂哲学课程,都仿佛在书页之间荡涤出回声,从苏菲那里,传入席德的耳中。但此刻,回看书本的封面,那个背对我们的男人,是席德的父亲,还是作者乔斯坦 贾德,少校成了苏菲世界里无名的上帝,那作者,是否又已经成了少校的上帝呢?

虽然书中的那些哲学家、哲学思想、年代我不可能完全记清楚,但是我想,那本来就并非读这本书的目的。它给我的意义,远远大于生硬地记录那些知识点,而是,它让我好像触摸到了一点哲学的美丽,就像个偶然撞进金色殿堂的孩子,也许无法将殿堂中的所有瑰宝尽收眼底,但是至少,这次经历让她看见了更美好的世界,看见了她从未见过的明媚与真实地创造生命的意义。

我很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能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去看自己,去看身边的人和事,去看养育我们的这片天地,这个宇宙,去思考,自己究竟该如何生活才会更好、更踏实、更自在。就像书中最后所言, "我们是几十亿年前熊熊燃烧的那场大火所爆出来的一点火花。" "当我们仰望天空时,我们其实是在试图找寻回到自我的路。"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