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一个纸媒女记者的创业史

 

吃吃喝喝海阔天空到天亮。...



知食分子

输入文字

致我们终将增长的体重

(foodzhishifenzi)



文:纪新慧
***


1999年夏天大学毕业,进入报社上班,有幸参与了一份报纸的筹备、创刊,几位前辈带着我们一帮菜鸟,夜以继日。就这样,连见习期没过,我就一头扎进了夜班。一上就是17年。

我和老温、小钦是铁三角,专做国际新闻。小钦经常上英文雅虎看新闻、图片,但就是记不住“菲律宾”这个单词怎么拼,在问过坐在对桌的我几次以后,索性把“Philippines”写在了他的286电脑的显示屏上。

那时,每月拿着300块的见习工资,一套房子里租住了七八个人,吃的是盒饭或者马家拉面,一天能在单位十五六个小时。年轻,好像不知疲倦。常常在半夜十一二点的时候下班,最惬意的是回到大宿舍楼下,先在路边摊喝上一杯扎啤,吃上几根烤肉,聊着对即将诞生的报纸的憧憬。

半年过去了,工资到了2000块,我们去吃了一顿肯德基。犹记得老温满怀期待地说,等什么时候我们一月挣八千了,想吃肯德基就吃肯德基!

那时候的报社坐落在老城区,一栋不起眼的小楼里潜伏着一群怀揣梦想激情无限的我们。对夜班同志的安慰除了15块钱一晚的夜班费、下班发班车,还有半夜的盒饭。每天晚上11点左右,两个大白泡沫箱子抬到五楼,里面是几十份装在白色小泡沫盒里的饭菜。常常是运输过程中汤汁已经撒漏得四处都是。

即使这样,也是一哄而上,各自拿回办公室,瞅着不忙的空儿赶紧扒上几口。

几年过去了,大家的胃口越来越刁,盒饭剩得越来越多,甚至有人宁可把自己那份拿到楼下给流浪汉或者喂小狗小猫。

一下夜班,男同事们开始频繁出现在四方路,大大小小门头破旧的烧烤店里。其中最受欢迎的是“胖姐烧烤”,老板真是一个胖姐姐。她的标志性特征是发型,前额刘海烫得高高耸起,名为“高音”。胖姐烫的是高音中的高音,染成酒红色,至今不变。

点上三五扎散啤,烤上几十串烤肉、烤鱿鱼,再来一盘炒土豆丝、拍黄瓜,就能吃吃喝喝海阔天空到天亮。然后迎着初升的太阳,坐上头班公交车,各自回家睡觉。

对于常人来说,新的一天开始了。对我们来说,只把日出当日暮。

女同事们要收敛得多,要么凑合着吃点盒饭,要么饿着肚子回家再想办法。而盒饭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几道荤菜——炸舌头鱼、酱兔子腿、红烧鸡脖——我到现在都避之不及。

就这样,我们办出了一份叫响全国的报纸,报社的利润也是噌噌地涨,简直像一个神话。

八年后的夏天,报社在繁华路段盖起了自己的办公大楼,我们就跟乡下人进城一样,搬进了有电梯有中央空调,没有小强没有老鼠的办公室。

新办公楼有宽敞明亮的食堂,除了供应一日三餐外,每天夜里11点还有夜班饭,多数是几样炒菜、粥、茶叶蛋,运气好的时候有包子。菜的口味如何,全看这天是哪位大厨值夜班。但食堂终归是食堂,做不出千变万化的滋味。偶尔吃到晚餐的剩菜,更让人沮丧。

值夜班的人更多了,相熟的同事渐成了朋友。进了城,吃夜宵可选择的地方也多了。

避风塘的环境幽静,吃的东西一般,适合三两个人聊天。三宝粥店价位亲民,有菜有酒还有粥。有年中秋夜,总编临时决定自掏腰包请所有夜班的同事宵夜,结账时才知道店里不接受刷卡,当我在旁边惴惴不安时,只见总编从口袋里摸出一个信封,数出四千多块,顿时对领导的崇拜又上一个台阶。四川菜馆价位合理有大包间,但凌晨两点大厨就下班了,除了吃饭喝酒,我们还在那玩过几次真心话大冒险。还有马家火锅,价位合理通宵营业,我见过女同事在单位削好了土豆带着去吃火锅。

那时候我在一个超大的部门,几十人一起上夜班,干活的时候气氛紧张压力山大,下班后常有人提议吃个饭吧,既弥补一下体力,也放松一下神经。

对多数男士来说,喝酒永远比吃菜重要,不论酒量。有个男同事外号叫“四不先生”——不吃、不喝、不说、不走。他酒量不大,才气了得。有天半夜喝完酒,大家轮流讲初恋,他的故事一出口,我们才知道,他是何等的闷骚。

我的酒量约等于零。感谢那些同事们依然不离不弃,吃饭喝酒还带我。部门的“男一号”(注:体重)能喝爱喝,喝酒的时候面前摆俩杯子,一杯是他的,另一杯是替我喝的。别的同事每敬我一次,他喝一杯,我只需抿一口意思一下。高了兴,他还吹瓶。他是我偶像,没见他醉过。

而最受大家宠爱的是一家烧烤店,以前叫“嘟噜”,后来改叫“嘟嘟”。这儿环境不好,脏兮兮的,人也杂乱,来吃饭的既有的哥,也有附近酒吧里出来的小哥,还有浓妆艳抹抽烟喝酒的姑娘。但胜在菜的味道好啊,光烧烤就几十样,烤鱿鱼还分鱿鱼头、鱿鱼牙、鱿鱼板。有个男同事最喜欢吃那里的鱿鱼板,逢去必点。后来他调到外地了,我们再去吃饭都争相打电话告诉他,我们来吃鱿鱼板了!

吃烧烤除了配啤酒,还要配大蒜。有人说,因为烧烤不健康,而大蒜能杀菌。估计是心理安慰吧。烧烤店里除了有烤大蒜或者蒜包肉,平时还有生大蒜免费供应。有年,大蒜价格奇高,号称“蒜你狠”。店里的免费大蒜也紧张起来,要么给个三五瓣,要么迟迟不给,我们恨恨地说,以后自己带着大蒜来。

就这样又过了五六年。我进入了夜班白班轮流倒的状态。每到夜班的那周,几个关系好的总会约在某个晚上出去聚聚,吐吐槽,讲讲段子,在报业的寒冬中抱团取暖。吃什么倒已经不重要了。

17年过去了,我终于彻底告别了夜班,收获了一身慢性病和多出25斤的体重。

如今,遵从老中医的要求,戒了夜宵,子时之前睡觉。而跟我一起吃过深夜食堂的他们,很多已离开了这家报社,这个行业,甚至这个城市,已经零落在天涯。

遥祝他们事事好,时时好。
秋季征文
没有喝过酒的青春是不完整的,没有喝酒后疯癫过是不可语人生的。

还记得生平第一杯酒的味道吗?还记得第一次喝醉是为了谁吗?还记得喝醉后那些枕着单车就睡或者嚎啕大哭或者闻歌起舞的片段吗?

或者,你还有假装喝醉的时候,只为了鼓起勇气靠近咫尺天涯的TA……

喝酒是一种精神,喝酒是一种态度,喝酒是一种境界。用清醒的文字来回忆醉酒的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让红着脸红着眼的时光再次浮现。

知食分子秋季征文:以“喝醉二三事”为主题,字数不少于2000,把你喝酒后的喜怒哀乐放出来,与中国最大的美食文化自媒体平台的数万名读者一同分享。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zhishifenzitougao@126.com 截止时间:2017年10月30日。你还等什么,快到碗里来吧。
假装文化人的吃货联盟
第 513 期
合作 | 投稿:zhishifenzitougao@126.com

来稿请在邮件名称中标注:作者+稿件题目




微信ID:foodzhisifenzi


    关注 知食分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