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班吵架还打草稿?!

 

阅读or游戏?...



游戏盛行,爱不释机

网游的第一批大军也差不多当爷爷了……

书卷馨香,爱不释手

啃书的呆子还剩多少?

游戏还是阅读?这一架吵了三代人。看看咱们00后的口水仗是怎么打起来的吧!

【话题1】
哪个更能带来快乐?
游戏派


游戏的画面和声音,对于我们的视觉和听觉是直接刺激,更能带给人强烈的氛围感。(张觉匀)

没有师长们貌似民主实际带着强制的逼迫,没有同学们看似友善实际不断较量的小心机,在游戏中——这个所谓虚拟的空间里,我们自由翱翔,与伙伴结盟,与敌人对抗,以不断上升的积分点,华丽绚烂的皮肤和精致酷炫的装备,找到我们前进的动力与目标。(王珂)
阅读派
读一本好书,犹如漂浮于波澜不惊的大海。你静静地躺在海面,风吹起一丝涟漪,缱绻地拍打着你的身体。天空如大海般深邃,无边无际的黑暗中隐隐透出一丝蓝光。有时灵感突发,就好像太阳忽然从东方腾起,光亮四溢。

玩游戏呢?说白了就是你在灯红酒绿的舞厅中喝醉了,拿起一瓶酒瓶边跳边唱:“啊啊啊!”(蔡灏)

游戏是一杯烈酒,下肚之后只有火烧的辛辣。回味呢?没有。

读书是一杯清茶,在最开盖时散发着淡淡的茶香,浅尝回甘绵长。(李佳佳)

阅读最美在于想象,不像游戏有着设计好的画面,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变。(赵旭东)

看书最大的享受就是可以自行脑补。一本好书,它的情节总是那么出乎意料,总是给人震撼与惊喜。(周绮妍)
【话题2】
哪个更能带来成就感?
游戏派


游戏有许多可以自己操纵的元素,你能在虚拟的世界中打造一个完全不同的自己。当你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或是拥有一个强力的武器,你会顿时感觉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在平淡无奇的现实生活中,花费很短的时间周期去演绎一个传奇,何乐而不为呢?(方越)
阅读派
成就感?NONONO!这只是逃避罢了。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成功,获得成就感,便退而求其次,开始玩游戏。生活里越挫败,所谓游戏带给你的成就感就越强烈;越沉溺于游戏,生活就更加失败。如此恶性循环,最后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从而只能在游戏中虚度光阴。(蔡灏)

游戏里“最出众”的虚假感觉与现实里的“平庸者”形成巨大落差,会使人变得焦躁不安,或者沉溺在虚幻里。游戏中做了一些在现实世界不敢做的事情之后,会在无形之中削弱游戏者在现实中的规则感。与其花费大量心思去想如何在游戏中取得巨大成就,还不如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努力,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徐昕楠)
【话题3】
哪个更有意义?
游戏派


游戏可以有教育意义,比如著名的像素风格的沙盒游戏——Minecraft。目前,瑞士教育局正在研发《我的世界:教育版》,作为当地学生的教材及作业。所以我认为,游戏不是没有教育意义,重要的是中国人不把它当作一种教育的机会。(蒋艺夏)
阅读派
名著人物丰富立体。拿《飘》举例,斯嘉丽身上既有敢于反抗、积极执着的美好品格,又不乏爱慕虚荣、任性随意的个性瑕疵。“人无完人”,她是虚构的,又是真实的,个性丰富而灵动,让我们又爱又恨。不像网络言情和游戏里的女主,千篇一律玛丽苏,就像一个模子里整出来的网红脸,让人难以识记。(王珂)

读书本身没有意义。读书,只是一个不断吸收知识,丰富信息量的过程,甚至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这些收集的知识也会很快被遗忘,不如即刻搜索百度知乎来得实用。但是阅读就不一样了,这是一个带入思考和体验的过程。读传记,体验另一种人生;品小说,了解社会状貌;诵诗歌,感受诗意的美好。(王珂)

阅读可以使心静下来,舒缓心情。有一颗平静的心才能看到,理解这个世界更深层次的部分,阅读量越大对这个世界了解的能力越强、限度越大。(徐昕楠)

当我读《瓦尔登湖》我就明白了回归本心,亲近自然的重要性,这是玩游戏不能带给我的;当我读《城南旧事》《朝花夕拾》我就明白了回忆在我们的生活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部分,这是游戏不能带给我的;当我读《张爱玲的倾城往事》我就体会了她为了爱情甘愿独自萎谢,这是游戏不能带给我的。在阅读的过程中即使不能亲身经历,但我似乎体验了另外一种人生,这是游戏不能带给我的。(朱凌菲)

我总能从书里更深地认识我自己,我总能从书里看见身边人的影子,那种感觉是很新奇很有趣的。看书的时候,当我看到某些深刻的句子或对白,让我产生思维碰撞时,我总会停下来,合上书,认真地捋一捋思绪,尽情地让我脑海里的每个细胞打架,直到头脑风暴平息。但在游戏中,也许某个瞬间也会让你触动,但你无法停止,你必须跟着游戏的进程,所以我认为游戏无法深刻认识问题。(周绮妍)

一百个读者会看到一百个哈姆雷特,阅读与读者个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就好比一个痛恨读书崇尚唯物主义的人读到孔乙己时,他会为孔乙己的迂腐嗤之以鼻,而当一个注重心灵或曾经遭受过同样排挤的人,则会对孔乙己的不幸感到同情。这两种看法都是由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所得到,无关正误,它们都只是读者内心的反映。所以说,阅读是非常私人化的娱乐方式。(方越)

阅读使人谦逊而悲悯,游戏使人膨胀又功利。“已识乾坤大,尤怜草木青。”越如庄子胸怀乾坤有“以天为盖地为庐”的大气魄,就越能感受到脚下无数细小却蓬勃的生命,越能明了众生平等人与草芥一般无二的真谛。这便是阅读的意义。(王珂)

有这样一间书房,菲律宾纯手工地毯,小叶紫檀的书架,架上陈列着经常被翻阅的各种经典名著,正中央有全套海南黄花梨所制成的书桌椅,桌上摆着一套出自景德镇的瓷器茶具,其中一只茶杯上袅袅水雾带着缕缕茶叶的清香弥漫开来。另有一个根雕上有一只香炉,午后温暖的阳光透过高大的落地窗在房内洒下一地碎金,而你正坐在中央的椅子上。

此时此刻,试想一下,你是紧紧盯着屏幕,神色疯狂大喊大叫更有内涵呢,还是安然捧一本书,细细阅读更有气质呢?(徐昕楠)
中庸派
阅读和游戏各有各的优点,每种娱乐方式都适合一类人群,毕竟,存在即合理。游戏与阅读的纷争,不过是社会进步和留恋历史之间的矛盾的一个体现罢了。

从古至今,人类的社会一直在进步,但在进步的途中,人们却又想极力挽留住过去。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你家的书架是满的,而你却要购进一批新书,这时你就不得不扔掉一些旧书,而那些书承载了你过去的回忆,你是扔掉还是不扔掉呢?这样的抉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我们总是要抛弃已有的,才能得到更好的。就像在飞速发展的现代,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同时依然有人极力提倡保护文物。你既可以认为社会发展是人类欲望的体现,也能说它是积极向上的精神;你既也可以认为留恋历史是不思进取的态度,也可以认为它是注重人文关怀。于是人类就在一面不愿舍弃过去,一面渴望发展的徘徊犹豫间发展至今。

很明显,游戏就是现代科技的代表,而阅读即为怀念过去的体现。就我觉得,游戏无论在视听效果还是在使用方式上都略胜阅读一筹,在新生的科技支持下,他能很好地服务玩家,但相比阅读,他少了不少人文关怀和历史的沉淀。

不管怎么说,这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不同产物。一个来自现代,一个源于历史。他们不分优劣,我只能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方越)
画外音
我本人并不能支持或反对任何一方的观点,实话说我也是一个对游戏痴迷的人,但我同样也会去看书。书和游戏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就让他人慢慢阐述吧。我今天想说的,是在这个辩论过程中,我看到的,听到的东西,这比这个论题本身更有意义。

人与动物最基本的区别,便是人是有自尊的,每个人都有自尊,每个人也都处处维护着自己的尊严,那么既然我们努力地维护着自己的尊严,那么我们是否给予了他人同样的尊重了呢?

在这方面,我不得不承认,支持读书的人赢了。听观点时静静思考,叙述时侃侃而谈,引经据典,字字珠玑,用平静的口吻,展示自己的自信。而反观另一部分人,并没有做到我一开始提到的“思考”,他们就如同现在网络中的大部分网民,没有耐心,也很片面,对方没有发言完毕便着急地举手,在座位上大喊大叫。他们往往只抓住了对方所有语言中的一句话,就有着一股“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照着这句话狠狠地攻击,而忽略了更有价值的东西。

我觉得这是可悲的,你越是急,越表明你的不自信。所以说,给予尊重这个东西,真的不是玩玩游戏就能学会的。也对,现在的游戏中大部分是竞技类的游戏,玩家玩游戏都是为了证明自己。赢一把疯狂嘲讽,自己队友不给力便辱骂队友,这样的游戏环境下,尊重何在呢?

其实,在漫漫人生路上,我们要学会的第一课便是接受。不是说接受一切,而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人想法以足够的尊重。在辩论的过程中,接受更加重要,不会接受也就是说你听不进对方的观点,换句话说你在整个辩论过程中是自我封闭的。好比在读一篇断断续续的文章,你的思想并没有和对方的思想擦出火花,而是围绕着自己一直原地打转。

我一直很喜欢看别人辩论,因为辩论的很多话题都是我们在生活中曾经想过却又来不及仔细思考的,亦或是引起了我们的共鸣、让我们回味无穷的。

《奇葩说》想告诉我们的是,你我皆凡人,奇葩就奇葩,在这个标新立异的时代,观念的统一性其实没那么清晰了,对错也变得更加的模糊,树立一种新的价值观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不过,希望各位不论在辩论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能先学会接受,学会尊重,再发出自己的声音吧。(马佳辰)


    关注 影语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