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 有病没病,看看就知道

 

有人把现实社会中一些不想长大,拒绝进入成年人世界,越长大越觉得痛苦,总是哀叹童年消失的人,称为“彼得潘综合征”患者。...

有深度,有纬度,有温度
流行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做“彼得潘综合征”,这个名字来源于童话人物彼得潘。如果看过彼得潘(小飞侠)的电影,你应该对那个形象很熟悉,一个永远拒绝长大,总是在各处飞的可爱男孩。

根据这个形象,有人就把现实社会中一些不想长大、拒绝进入成年人世界,越长大越觉得痛苦,总是哀叹童年消失的人,称为“彼得潘综合征”患者。

在生理年龄上他们已经成年,但他们并不具备应对成人世界的能力,无法承担成年人应有的责任。在情感上,他们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时刻等待着别人的关心,认为他人对自己的爱和关怀都是理所当然的,却不愿意以同样的爱和关怀去回报别人,不会主动去关心、照顾和爱护别人。
这种人在外面的时候,会始终表现的像个成年人一样,而且越是陌生的环境,他越像是一个成年人。然而一旦你和他逐渐熟悉,他渐渐放松了戒备,他的“成熟”会一点点“解冻”,非成熟的一面就会展现出来,你会感觉到他变成了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这个“孩子”不愿意承担责任,总要求别人主动去照顾他,而且面对人和事的时候往往表现的很情绪化。遇到并不算大的事情,哭得像个一百五十斤的孩子。
心理学家丹·凯利对“彼得潘综合征”患者的特点做过一个总结:

第一,缺乏责任感;

第二,经常会陷入焦虑。很小的事情也能让他陷入焦虑。面对现实,他往往采取逃避的态度,而且常常慨叹“以前不是这样的”或者干脆假装问题不存在;

第三,孤独、不合群。这当然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独处,而是因为他们不会主动和别人交往,总是期待有一群人主动围绕他,来满足他的种种需求。

第四,性别冲突。这个在男性身上尤为明显, 在一个特定时期,某些男孩会表现出脆弱的一面,这个时候如果无法得到周围人的谅解,将会影响其后边的亲密关系;

第五,自恋。和别人交流时,他们的话题和思绪都是围绕自身展开的,就算表面上在请教别人,其实也无非是想借这个话题来展现一下自己的优越性,像雄性孔雀一样,会习惯性开屏;

第六,沙文主义,通俗点讲就是大男子主义。他们在两性关系中更多的呈现出一种剥削性的情感,通过虐待性的行为来表达和另一半的亲近。
而在小编看来,所谓“彼得潘综合征”患者,其实就是一种心理上的幼态延续,尽管已经到了成年阶段,但是因为没有面对过真实的世界,没有真真切切地感受过生活中硬而冷的一面,一个需要他负责而无法逃避的那一面,因此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格状态。

“彼得潘综合征”患者想创业?想想就好了,他们并不适合。骨子里的那种任性、没有责任感、自恋、以自我为中心等性格特点,都是作为一个创业者、企业领导者的大忌。

在自己还没有经历过什么叫真正成长的情况下,他很难带领一个企业去成长,更不可能带着一群人去从事一项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方能成功的事业。
图片来源于网络
The End


关注“创就津生”,获取更多有态度有纬度有温度有活力的创新创业资讯~~~


    关注 创就津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