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之后...

 






创新的智慧与行动,铸就了一个个“中国奇迹”;迈向定神的汗水与艰辛,凝结成一个个“中国故事”;脚踏实地的创新精神,是奔向幸福的“中国力量”。承载着人们五年之后的梦想,中国,开启了新的航程。央视六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五年规划》,今晚播出收官之作第六集《五年之后》。

大学校友“北漂”创业:三年拿到千万美元级融资中关村,一个梦想开始的地方。陈本峰和高婧是香港科技大学的校友,2013年,他们来到北京创业。
这里是中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聚集着成千上万的年轻创业者。


陈本峰的强项,就是专门为企业用户提供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他当年和高婧一起来到中关村,就是看中了这里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氛围。他希望能够筹集到更多的资金,开发设计出更新的软件。陈本峰觉得对于互联网创业这件事情来说,中关村这个生态环境是比较成熟的。高婧则形象地说,你去一间咖啡厅,你就坐在那边喝咖啡,就有人走过来说你要不要融资?你做的是一个什么项目?这个就是中关村。
三年来,他们拿到了风险投资机构千万美元级的融资,服务超过30万家企业网站。
中关村是陈本峰和高婧实现梦想的起点。高婧说她更多地是想参与这个社会的变革,想在这个中间有自己的一份力量。陈本峰说,这种感觉就是一场新的革命正在兴起,就是科技改变人类。


每天,有近70家科技型企业在这里诞生,每年高达上千亿元的资本在这里汇集,五年之后,这里的创新、发明和创业数量很可能将超过美国的硅谷。只要你有足够好的创意、只要你肯付出努力,梦想在这里就会照进现实。
“中国制造2025”执笔人屈贤明认为,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很强的创业、创新的意识,这点很重要。所以与其说看重的是它的成果,更看重的是一种氛围,看重的是国人的这种意识的转变,这个更重要。
十三五规划的蓝图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新的亮点。中国正迅速成为一个充满创新机会的中心,年轻的创业者,正迎来他们梦想成真的黄金时代。
探秘“华龙一号”这是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第三代核电——世界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这是“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工程。其实,从“一五”时期的万吨水压机,到“七五”时期的正负电子对撞机;从“九五”时期的神舟号载人宇宙飞船,到今天大型的核电机组。每一个五年规划,中国的工业制造,都有明晰的方向,让中国人一次又一次站上了技术制高点。


华龙一号的研发,涉及20多个科研机构,上千名设计人员,遍布全中国的多个城市,没有互联网,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设计管理总工程师李广慧,正在与河北、成都的设计人员进行在线讨论。华龙一号的建设总共涉及七十多个专业、五万多台设备,每个专业每台设备都要无缝对接。项目的顺利开展,不允许有任何一个接口出现偏差。这是一个相当庞大复杂的系统,这项工作想要高效协同推进,只能通过互联网来完成。

邢继说,所有的这些工作通过互联网的技术能够很好的、高效地把它完成,这样也避免了大量的这种接口协调当中一个时间上的延误,另外一个协调的效率能够大幅度提升。
李广慧说,如果要是没有互联网的话,大概需要4-5个月才能解决,也就是说互联网至少给我节省了60%-70%的时间。
3D打印融入铸造业彭凡,经营着一家大型铸造企业,学铸造、干铸造,30多年没有改变。他的夙愿就是给中国的铸造业带来一场革命。这是传统的铸造车间,今天,工人们要进行一个大部件的浇铸,它需要170吨钢水,这个部件将用于我国第三代核电项目,这个部件的铸造,采用的是“三包合浇”工艺,要求三包钢水的温差不能超过5度,钢水的温度达到1600度,整个过程要一气呵成,掌握这样的大型铸造工艺,是一个国家制造重型装备的基础。


传统铸造业被人称为是一个“傻大黑粗”的行业,工人们的工作环境极为恶劣,特别是浇铸模具的制造更加辛苦,需要四道工序,100个工人,一个多月才能完成一个产品。改变这种劳动密集型的制造模式,彭凡一直在寻找突破口。创新,是一家企业发展的动力。彭凡的创新之举,就是利用世界上最先进的3D打印技术,来改变传统的浇铸工艺。这将是传统铸造业的一场颠覆性的改变。


入夜,3D打印研发小组正在讨论打印软件的优化方案。三年前,这个小组就已经开始了研发。3D打印铸造砂型的产业化方案,国际上没有先例可循。这一天,研发团队要用3D打印机,完成一个气缸盖组件的砂型制造,这是柴油发动机的核心配套部件,其内部结构复杂,在铸造行业,属于难度系数最高的产品之一。首先,将气缸盖的三维图形输入电脑,打印机就会根据设计程序,一层层叠加打印。
十个小时,就能打印出一个完整的产品。这套制造系统,从设备到原料,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发制造的,而过去,全部都要依赖进口,即使现在,国外的这项技术,还只用于实验室研发,而彭凡已经开始了这项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它要打造一座高智能的绿色铸造工厂。     这将是世界的首创。

彭凡很感慨,他说运行到今天,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公布以后,我们的团队就非常兴奋了,一看到国家制定这个“中国制造2025”方针和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是完全相符合的,所以我们的整个团队大家充满了信心。我们说的铸造梦,越来越清晰。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在浩瀚的大海上,一个跨越了三个五年规划的中国愿景,正在变为现实,珠海和香港之间的伶仃洋海面,一座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正在修建,全长55公里,其中6.7公里是海底隧道,建成后,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车程将从4小时缩短为30分钟,港珠澳大桥的沉管隧道,并没有采用深海挖掘的方式,而是先在陆地上完成制造,再沉放到深海下进行安装。
工人们要用五年的时间制造33节巨型沉管,这要消耗掉33万吨钢筋、200万吨混凝土。沉管必须满足双向六车道的设计要求,技术难度前所未有。


车间里,巨型沉管正在制造。这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独创的一项技术——半刚性沉管结构技术,而这项创举,是中国工程师对海底隧道建设的一次巨大创新。
林鸣,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沉管的设计、生产、安装全部过程都由他负责。如此巨大的沉管,如何结构才能承受深海的重压,是他遇到的最大难题。
林鸣说:“这个深埋沉管全世界第一条,是历史性的摆在了我们中国人的面前,你绕不过去,你一个就是回避,一个就是闯。”
每天清晨,林鸣都会来这里跑步,脚下的这座大桥,是他20年前参与设计建造的淇澳桥,海底隧道沉管的半刚性结构技术,就是林鸣在一次跑步中灵感迸发的结果。
刘晓东是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设计负责人,就是他,把半刚性结构的灵感变成了现实。
这是世界上最大尺寸的隧道沉管,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76000吨,相当于一艘航空母舰的体量,中国人自己发明的沉管半刚性结构技术,已经从图纸变成了现实。林鸣说,中国人是怎么解决这么复杂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我们有迷就是一个进步,我们能让他们感到是迷多好,这个感觉太好了。


这一晚,第22节沉管将从这里拖运到施工现场,与已经安装好的第21节沉管进行深海对接。76000吨的沉管,13海里的距离,托运需要一夜的时间,对所有人而言,这将是个不眠之夜。早上六点,巨型沉管顺利抵达安装现场,十二艘大马力拖轮编队撤离,要把如此巨型的沉管沉放到40米的海底,再进行精准对接,每一次都是巨大的考验,海底施工的艰难复杂,让沉管安装随时可能出现突发状况。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精细调整,沉管终于成功对接,这是沉管安装以来,对接精度最高的一次,完美的深海之吻,背后没有浪漫。
创新,是经年累月扎根专业的积累。创新,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壮志。
林鸣说:“我讲“中国梦”,就是要把它做到最好,如果每个行业都能去做世界最好,把它集合起来就是“中国梦”。”
农民的“职业经理人”魏涛今年30岁。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回到农村,两年前,村里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这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创举。乡亲们把村里的400多亩土地以股份的形式汇集起来,通过竞聘的方式,选出他们认为满意的经理人,来帮助他们经营管理这些土地,魏涛全票通过成为了这个合作社的经理人。



第一年,魏涛就兑现了给乡亲们的承诺,自己也收入了十几万元。
哪块地种小麦、哪块地种油菜,成本是多少,魏涛都要算得清清楚楚。因为合作社的所有财务全部是公开的,到底今年赚钱还是亏本,其实老百姓的心里比他算得都还清楚。魏涛制订的新的生产计划是否能通过,需要村民们举手表决,股份合作社所有的事情,都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决定的。

冬小麦播种已经开始,魏涛计划在十天里完成播种。这些以土地入股的农民,年底都有土地分红,但他们也会到合作社去打工,工资当日结算,一年下来,能挣近万元。
魏涛很开心,他说,以前到田里面的时候,人们叫你的是魏老板,现在叫你的是魏小伙,就是很有亲切感,就是说很有成就感那种感觉,这是用钱买不到的东西。
播出时间:首播:CCTV财经频道3月13日21:10重播一:3月13日23:05重播二:3月14日12:30你会喜欢
?一大波惊喜来袭!你的生活将迎来重大改变

?【看点】有了它,未来人人都可能活到120岁...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 本文编辑:李天路
为科技创新点赞!↓↓↓欢迎分享~


    关注 央视财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