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深处,山居人家

 

寻找质朴生活,回到安静阅读:点击上方x26quot;读书村x26quot;↑订阅...



寻找质朴生活,回到安静阅读:点击上方"读书村"↑订阅

大山的馈赠
文 | 刘章建
如果说,一条河流就是一种文化的话;那么,一座大山就是一个内涵丰富、包罗万象、无所不有的生灵展览馆。

走进海拔1500米的秦岭南麓洋县窑坪,这样清新而婉约、富足而典型的特征,夺目而出。一束野花的芳香,是静立在木板吊桥头的守望;一个磐石的静默,是卧在山崖边坚守的将军;一渠小溪的涌动,是陪伴老屋慢慢褪色的化石……那一片厚朴园,一块稻田,一条水渠,一条条蜿蜒曲折地插进更远深山里的羊肠小道,都像是一个个伟大的哲学家,刻画着秦岭深处的沧桑,把大山的厚重和山野的气息,合盘端出来,毫不遮掩地晾晒山野的本色,舍我其谁地考量着彼此的诚信,钩织成一个巨大的生物链,驻守在山的深处。守着山,就守住了脉气,守住了魂魄,守住了休养生息的日子。就着四季更迭的山的色块,就着雨来雨去的胖瘦,就着日出日落的从容,把农家小院的日子出落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在崎岖蜿蜒的小路上,那老汉扛了一根碗口粗、十几米长的竹竿往回走,竹竿上拴着赶场采买的籽种和食品,少说也有十几斤;走着走着,觉得不对劲了,扛得不舒服,扛得腰杆痛。怎么办?老汉眼尖,看到路边坡下荆棘丛生中间,有一根不错的荆条木,索性一耸肩,卸下竹竿,跳下坡,抽出别在腰里的砍刀,只一刀,一根像模像样的荆条棒就垂手而得,再三几刀下去,一根一米长短的木棒就握在手里,爬上来的间隙,还顺手摘了一串八月瓜提溜着。有了荆条棒,老汉如鱼得水,复扛起竹竿,右手抓荆条棒搭肩一撬竹竿,左手提着八月瓜,长溜溜的竹竿就规规矩矩地听着荆条“撬杠”的指挥,陪着老汉顺从地踏着欢快地步伐,行进在归家途中。

站在一户农家前仔细看。在这里,一块巨石把灵气赐予了主人的场院,召集扁豆秧和黄瓜苗爬满身,布置成一道绿色的墙,演化成这排瓦房的照壁,挡住了邪气,留住了脉气,从而让主人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就这样背枕着大山,脚搁在巨石上,仰望天空,过着恬淡、淳厚的日子。厦房边上的一脉山泉也凑个趣,一指粗的细流,沿着两山夹隙的裂石,上下翻飞着,在这里泊成一个一米见方的潭,把清冽的泉水留住,供主人淘米洗菜。屋后的闲地也不示弱,勇敢地挺立着几十株小米杆,一拃长的小米穗骄傲地弯着腰,等待着时令的考验和成熟的检阅,非要在一个大米盛行的区域里鹤立鸡群地尝试着异地栽培的效果。瓦房的正墙,木头架上挂满了一辫一辫的玉米棒,除了两个门楣留下刚好过人的豁口外,其余的墙前,从檐下至地面,统统被金黄的玉米辫装扮着,就像是一面金灿灿的瀑布从屋檐飞流而下,比之当下流行的墙面彩绘更扑面而来更妙趣横生。十几只鸡仔旁若无人地在玉米棒中间穿梭着,兴趣盎然地打闹、吃食,怡然自得。屋的那端,核桃树下落满了来不及打的核桃,板栗树上的“栗包刺”正高高地炫耀着即将成熟的身份,枣皮树上繁密的“红果”也即将从羞涩的粉红徘徊着过渡到“酱紫”,柿子树上拳头大的青柿正在挂粉。屋后的坡地里,老汉正在挖地,䦆头深深地撂下去,就相跟着翻滚出一大堆新鲜的泥土等待耕耘;地中央突兀的两块石头上躺着三两个带蔓的冬瓜,粉扑扑地晒太阳;地边的竹筐里,躺着几个半大的洋芋蛋、几个半红西红柿,几根过季的土黄瓜,这都是上一个季节漏网的收成,被老汉“撸草打兔子”顺手牵了羊。女主人干啥呢?无非是洗锅抹灶、喂牛拦猪,一溜烟过来了,一阵风又过去了,总是永远忙不完的家务事。……大家呢,也永远都是不喜不悲,不争不抢,安泰自若着操持着的小日子,把人与畜、人与物、人与生灵的事情安排的妥妥帖帖,享受着山的赐予。
走进一户山脊里的人家门前,主人正在忙碌。谷子才收,已经晒在场上了,老汉和老婆正在收场,老汉拿木掀铲,老婆用掃把扫,两下里配合着,一场的谷子就堆在廊檐下了。老汉也是厚道人,不停地指使老婆端椅子倒茶水。看他们闲下来,便跟他们攀谈几句。四间瓦房,是八十年代的产物,三十几年并不曾翻修,却也冬暖夏凉;谷子还是用拌桶收回来的,山高林密收割机到不了,也倒并不累,一两天功夫就弄回来了;出门的路虽然还没有硬化,但是去年河道上修了水泥桥,不用踩水过往了,也还方便……

我看见廊檐柱头用的柱顶石很气派,原石的基座,六棱,每一面都雕刻着卧龙飞凤、蝙蝠荷叶,就忍不住打问起来。

老汉说,这不是古物。先前这里有一个大户人家,家里的房屋都是用的这样气派的柱顶石。八十年代建屋,大家都喜欢这样的装饰。石匠师傅就照着遗留的一对仿照雕刻,还成了一门生意,我家的这一对恐怕也是不多见的东西了。

……

你不曾想得到,博大的秦岭,会用那些藏在山隙里的花草树木、石头木头、植被溪流、野果土产作嫁妆,把那些美好的物事,实惠的物产,顺着季节,丝毫也不挽留、丝毫也不吝惜、阔绰大方送给朝夕相处,陪伴在山野的庄户人家,让他们家道殷实,踏实生活。

说实话,这个时候的秋,已经很有些俏模样了。她在山水的滋润下,在阳光的普照下,正用秋收点染着季节的本源,让农人们裹在山的怀抱里更像主人,让山林深处的原野更像本色的秦岭。包谷串环绕、花生粒饱满,谷子晒场、板栗开苞、柿子满树……都是秋里秦岭的推手,可着劲描画着秦岭深处的安闲富足。

秦岭的宝贝,是永远收获不完的。沿路有很多人在山林里捡板栗,都是在捡拾大山给予的果实。我在想,这大山啊,一茬一茬,一季一季,种着希望,种着收成。而秦岭赐予所有生灵的,还有绵长、恬淡、安闲、满足的生存法则。这,才是大自然本源流淌着的希望。
 ·END·
 
小村摄影
刘章建,读书村专栏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90年代末期开始创作,先后笔触散文、小说、杂文、诗歌等多种题材尝试。出版散文集《行走的记忆》、杂文集《英雄不问出处》等,部分作品入选中学生作文辅导教材。现居陕西洋县。
点下边标题阅读作者最新文章:
·骨头里的撞击声
·黄河边上的马泉子村
·成都
·面朝大海
·路遥的一个签名
·秦岭的精灵——铁河
·寂寥的游击将军
·秦岭一小镇,千年旧光阴
·秦岭深处有故园
·专栏作家·刘章建 | 学生时代的阅读
·专栏作家·刘章建 | 做一条缓缓流淌的溪流
·专栏作家·刘章建 | 曹老板的早上
·专栏作家·刘章建 | 诗里春色
读书村dushucun2015—鲜活·有质地·接地气
主持人:丁小村
联系QQ及邮箱:12545194@qq.com
微信交流群:读书村·微写作/QQ群:281290150
微信扫描或者长按下边二维码订阅丁小村言
有趣、有质、有味儿:文艺的、思想的、感性的
点击下面“原文阅读”读有趣的文章


    关注 读书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老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