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评介 “对立物”所提示的观看方式

 

2016年4月9日,由陈文骥、李子勋、马树青三位艺术家合力呈现的展览:“对立物——作品存在于观看之中”在成当代艺术中心开幕,这也是成艺术迁至新馆以来的首次展览。...


▃▃▃▃

2016年4月9日,由陈文骥、李子勋、马树青三位艺术家合力呈现的展览:“对立物——作品存在于观看之中”在成当代艺术中心开幕,这也是成艺术迁至新馆以来的首次展览。




展览现场
▼▼▼


展览提出的“对立物”是对应德语“Gegenstehen”,参展艺术家之一马树青亦为我们进一步解释道:事实上这个词详尽的语意则贴近于“对面““对面的物体”。而具体到展览中,作品、艺术家与观众,正是处在彼此的对面,作品更是观众对面的被观看物。而后半句“作品存在于观看之中”对作品“定义”的提出,意在强调观看的过程,这个过程甚至被参展艺术家们视为作品的“再创作”。至于对代表作品的”物“的解释:”超越材料“,成了三位艺术家口中不约而同的回答。



展览现场

这种独特的观看方式具体到作品中,例如李子勋充满着对未来思考与想象的仿生“机械生物”(装置)作品,其中的重点虽是动态与声光,但在他看来,即便是这样引人入胜的新潮作品,也仅仅是相对传统媒介材料的同位替代。


李子勋 天王星飞行器 2 号 240 × 214 × 26 cm 综合媒材:压克力顏料、喷漆、木材、塑胶、金属、灯、马达、机械装置、电子控制器、液晶屏幕 2011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马树青依旧钟情纸张为主要材料的新作品,此次将信手拈来的艺术杂志过刊切割成三段(大家君也“怒中一刀”),并堆砌填充满在一个木框中,以呈现失效的文本读物信息,在纸质媒介有效载体的量变所引起的、“负负得正"般的质变:视觉、体量重新构成。


马树青 中国当代2015 178 × 175 cm 纸、综合材料 2016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而在三位中采用媒介“相对传统”的油画艺术家陈文骥,则更多的考虑作品视觉在特定空间的氛围中的”观看反映”,对新作品的表现方式,以乘法代替加法,用清晰的条理强调出画面上不同部分在同一思考纬度上想要传达的视觉重点。而在此语境中,三位艺术家的“对立物”——彼此不同媒材所反映的相似内心独白——对观看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彼此之间的对话。


陈文骥  蓝·色度 80 ×100 cm 铝塑板上油画 2016

不难看出,这些参展作品在社会学信息的包含上,以进为退,看起来内涵丰富或特征复杂的背后,是直白易懂以及被精准捕捉并扁平化处理掉冗余信息;在视觉体验上则以退为进,看似违反流行审美惯性的背后,却是以非经验、陌生化与开放性来调动观众的观看积极性。这一退一进,互为独立又彼此呼应,在作品的“谜面”上形成了一种近乎与提出问题—给出答案—又取消提问的悖论循环,简单来说,那种感觉就像当你在为好不容易获得的作品内涵沾沾自喜的时候,却发现一切其实都摆在明面上、答案就是问题本身。笔者认为,那种失落感=剥离了解密欲望+判断动机后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人重新将注意力回到“观看”——作品所呈现的视觉本身。


展览现场

平心而论,想要刻意截断观众对观看、视觉以外的延伸思考,就如试图刻意营造“深意”一样不可能,但展览命题的话锋所指,显然是针对艺术观众被过盛的信息填鸭般的对作品的”解读“习惯与体验评价,通过看似大量的“复杂信息”与“深刻内涵”,戏谑此种潮流。而看似“反智”的作品面貌和主题,则回归到视觉艺术的纯粹性——在最直观的生物条件反射层面的“基础”表达。


展览现场

这时,回头再来这句稍显晦涩”对立物——作品存在于观看之中”展览命名, 似乎也不变得难理解:它可能只是一个对上述这种我们每个人都与生俱来、却总是容易被轻视的”观看本能“的善意提醒。


展览现场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东方艺术·大家》最新杂志
▼▼▼


    关注 东方艺术大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