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父母的绘画水平停留在10岁?

 

其实,最多也就8岁……...




今天我们为何要探讨这个话题?

一、亲爱的大人:每个人的绘画水平都可以超出10岁的自己。也许小学之后你就再没画过……那么可以再挖掘一下自己的艺术潜能。

二、更重要的是,明白孩子在10岁左右的表现,不爱画背后的原因,如何帮助他度过这段时间,长久地对艺术保持兴趣,或者至少不会主动将自己与艺术隔绝开来,并认为自己是“艺术无能”的孩子。
 为什么艺术教育也有四年级滑坡? 
The 4th Grade Slump被译作“四年级滑坡”,是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家珍妮·S.查尔(Jeanne S. Chall)五十年前命名的一种现象,很多艺术教育者认为这个四年级滑坡现象,在艺术能力方面的表现也非常明显。当大多数学生进入四年级,都更彻底地社会化以及倾向更常规的想法,所以很多艺术教师也会发现这时的学生更喜欢艺术中具象、文字和隐喻表达等等。

在绘画方面,很多孩子对自己有很高要求,而这样自我要求的结果未必都是最好的。比如一些一直被认为很有天分的孩子,或许因为无法达到心里给自己设定的高度,再加上不恰当的引导,就此放下画笔。这是否能解释为什么大多数人的绘画水平都停留在10岁?
大约9~12岁被认为是绘画的写实主义阶段,这个年龄的孩子对世界的了解越来越深,早年很图示化的表现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他们表达的需要了。他们绘画的复杂性日益增加,包括开始对透视的初步尝试等。

这个阶段的孩子作品,似乎普遍没有前一个阶段那么有魅力,那么自由,作品的表现显得更为传统和平实。他们喜欢写实主义比较强的作品,甚至可能认为照片比油画更好,他们的绘画某种程度上似乎也想达到“照片”的效果。
很多孩子由于在这个阶段个人的期待和绘画发展的能力无法匹配而产生挫败感,比如“我画得不像”,或是“我没有艺术天赋”……可能每个人都还记得小时候由于画得不像而得不到称赞,或是老师、家长给我们做出欠考虑的评价。

在我们小时候,貌似能参加美术班或展览的一定是那些“有天分”的同学,我们被排除在外,当然也就没必要继续画下去了。很多孩子在这个阶段变得有些灰心而不想再画了,需要一些特别的鼓励和对情绪的应对,否则真的有可能就此放下画 笔。
大宝也开始了艺术的“四年级大滑坡”,非常明显,不想参加任何艺术课程,之前可以一下子乱画一两个小时的状态再也不会发生。不过对于“作业”这件事,他最近非常认真,那我们就约定用作业的方式安排好时间,每天二十分钟打鼓,出去玩儿,回来之后洗澡,然后临摹一张《水浒叶子》(他对这些打打杀杀的主题还是有兴趣),品质如何没关系,画完一张就可以。这个方式适合我们之间的沟通,在延续每天一幅画的过程中,会发现更多引导的机会。每个家庭的状态不同,适时根据孩子的状态调整非常重 要。
    为什么大部分成年人 
  绘画水平停留在10岁? 
最近思维导图很流行,看到很多人晒的图,我发现有点验证了这句话:许多成人画的画都像10岁、11岁儿童的作品。除了之前提到的原因——热情被自己或他人打压很容易放弃,也有专家认为是由于儿童更多地转向其他领域的发展。
比如加德纳(Gardner)和林德斯特伦(Lindstrom)在相关研究中提到的几个可能性以及由此给儿童发展带来的影响:

由于在学校里比较提倡使用语言,而且语言在同伴交流时非常重要,所以儿童在这个阶段更多地转向用语言作为表达自己的方式。这个是不是可以解释孩子们怎么突然越来越贫了呢?甚至有更多的插科打诨、校园顺口溜。

或者孩子只是简单地认为,自己的感情不再可以由图画的形式来表现和记录,绘画不再是表达自己感情的合适方式,而转向其他个人化的领域。幻想、动作……

由于缺乏成就感而焦虑,放弃创造和个人表现的愿望。但由此影响创新思维的能力,通过个人体验将自己与环境联系起来的能力都受到了阻碍。



加拿大的华人妈妈们发现,要么学校中很多作业都会自然融入艺术,尤其是融入美术的内容,要么就是学校的美术展览从不分三六九等,所有作品一律上墙展示。这和我们很多时候在教育中强调不必要的竞争其实不是外在形式的不同,而是背后的基础思考完全不同。举例说,既然学校已经要求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来表现孩子的成绩,为什么老师还要公布所有的分数?那这几档标准还有什么意义?还有学期三好儿童的评比?没评上的就不是好儿童了吗?

学校会时不时发来各种“绘画比赛”的通知,这些以比赛为目的的绘画我从没有让孩子参与过,虽然入选的孩子一定高兴,可落选就说明画得一定不好吗?甚至我还听说一个学跳街舞的7岁小孩也在参加考级。一个做钢琴教育的机构负责人也说:“海外的一些教学方法在中国是不能直接落地的,我们要把它改造成符合中国家长需要的有可见成果的课程。”看来孩子的热爱和快乐这个成果是无法满足我们胃口的。
  只有10岁绘画水平的父母  
  到底应该怎样做? 


我想一个成年人的绘画水平停留在10岁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把通过绘画启发创新思维的能力发展停滞了。据Lindstrom说,这是很多成年人都没有超越的阶段。在中国,那么多父母一开口就是“我不懂”,的确,如果从10岁左右开始就完全与绘画绝缘,不仅不画,连欣赏也“断舍离”,养娃的时候才重新再次接触到美术,的确只有用“我不懂”来表达自己了。
在“蝌蚪同学”给妈妈们开的绘画课上,很多妈妈刚开始画的时候都很忐忑,很多人发现美术课上到初中,之后就从未摸过画笔,虽然一直想画画,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开始过。最大的隔阂其实在于心理的疏离,因为曾经被一个分水岭隔开,曾经被定义为是没有天分的……

“不想让娃成为和我一样的人。”这句话是我听过的对孩子最奢侈的期待,来自一次和前同事午饭的聊天,这位做财务工作的妈妈很激动地说:“我不知道要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我希望她成为和我不一样的人……”她甚至很认同朋友对她的批判,“不自信的妈妈给孩子报很多课外班,我就是那样的妈妈……”

从各种文章和案例上我们可以了解到的就是“成长魔咒”,无论如何,孩子都会成为和我们一样的人(哪怕在职业和生活的很多方面不一样,但本质秉性相同),想让孩子成为和现在的我们不一样的人,唯一的方法就是我们先成为和我们不一样的人,虽然这更难,却是唯一的办法。
在画画这件事上,即使我们和10岁的他同样水平,甚至可能还不如他,但要知道对于创造力的探索,对于自己和世界的连接与表达,我们依然可以继续尝试。即使绘画水平永远停留在10岁,但姿态可以保持积极和拥抱变化、更开放。了解和欣赏不同的作品,学习如何用批判性的思维来评价艺术作品,而不是“像不像”以及“市场价格怎样”。你的独一无二的态度更重要。

我们已经知道如何给孩子更为轻松愉快的环境,和他沟通关于他的作品的独创性,找到更适合的激发他的热情的老师。说到底,每一次创作都是他当下对自己心境成长的表达,与世界的对话,即使看上去这个阶段的作品更为“写实”。
阿恩海姆帮我们回答了艺术是什么的提问
“它是人类面临困难时前来救助的使者,是理解人类生存条件和应对生活中恐怖情景的手段,同时是人类为逃避外部现实中无法控制的困乱而建立的合理秩序和避难所……”
艺术的疗愈功能可见一斑。
本文来自《生命合伙人-美育从妈妈开始》一书



    关注 创意盒子touchbox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