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T 2017】南京一院再创记录,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TCT直播

 

美国丹佛当地时间11月1日早上8点,2017年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术会议(TCT 2017)主会场,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教授团队的一场手术正式开始视频直播。...



美国丹佛当地时间11月1日早上8点,2017年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术会议(TCT 2017)主会场,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教授团队的一场手术正式开始视频直播(图1)。本次手术直播的是该团队发明的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由陈绍良教授主刀,谢渡江副主任医师和李小波副主任医师担任助手(图2)。我国学者原创的这种术式使得世界性难题——肺动脉高压(PAH)的微创治疗成为可能。

图1. 直播主会场。
图2. 手术直播中。


病例情况

这是一位41岁的女性患者,因胸闷气喘2年、加重半年入院,半年前确诊特发性PAH(IPAH)后,采用波生坦和西地那非治疗,效果不佳。其6分钟步行距离仅315米,WHO心功能分级3级,NT-proBNP达到1534 pg/ml。心肺功能运动试验(CPET)中,VO2/kg:13.4 ml/mim/kg,VE/VCO2:54.4。

其他超声心动图测量值及影像、X线及CTA影像、右心导管检查(RHC)结果如图3至图6所示。
图3. 超声心动图测量值。
图4. 超声心动图影像。
图5. X线及CTA影像。
图6. 右心导管检查结果。


手术步骤

患者平卧于手术台上,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麻,以Seldinger法穿刺右侧颈内静脉、右桡动脉、右股静脉,分别置入8.5F、6F、7F血管鞘。先以六腔漂浮导管沿右侧颈内静脉分别测量右房压(RAP)、右室压(RVP)、肺动脉压(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并取各部位血行血气分析,热稀释法测心排血量(CO)。计算全肺血管阻力(PVR)。再将6F猪尾导管沿右桡动脉抵达左心室,测量左室压力,以获得左室舒张末压。取左室血行血气分析。

沿右股静脉将6F猪尾导管抵达主肺动脉内,分别以左前斜20度、头20度以及正位头20度行肺动脉造影,以清晰显示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叉,测量主肺动脉末端、左肺动脉起始部直径,并结合术前肺动脉CTA测量的主肺动脉末端、左肺动脉起始部直径,选择合适尺寸的10极环状肺动脉消融电极。保持正位头20度不变,交换为房间隔穿刺鞘(SWARTZ鞘)专用加硬导丝。

沿右股静脉、SWARTZ鞘专用加硬导丝,将8.5F的SWARTZ鞘抵达主肺动脉内,将合适直径的10极环状肺动脉消融电极,沿SWARTZ鞘管抵达主肺动脉内,调整环状电极,反复消融主肺动脉末端、左肺动脉起始部前侧壁,消融温度要求50℃~55℃,每次消融时间120秒。

消融结束后,撤出消融导管及SWARTZ鞘,再次以六腔漂浮导管测量各部位压力及血气、CO,计算PVR。根据测得各种数据,显示手术非常成功。
图7. 术中造影。
图8. 术中消融。


经皮微创介入,PAH治疗新方法

PAH作为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预后很差,长期以来属于世界性难题。目前PAH的治疗方法有限,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从单药治疗甚至多联靶向药物治疗中获益,不仅死亡率极高,而且药物治疗的费用惊人。之前有研究提示,PAH患者存在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外科肺动脉去神经术可缓解肺动脉压升高。陈绍良教授团队基于这一原理,创新性地选择经皮行肺动脉去神经术,改变了PAH治疗局面。

2012年,在经过大量的动物实验之后,陈绍良教授团队率先开展了PADN首次人体研究(1期PADN-I试验),在13例IPAH患者中初步验证了PAD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IPAH患者,经过3个月随访,PADN可明显降低PAP,增加6分钟步行距离。

2016年初,陈绍良教授团队在《循环:心血管介入》(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杂志上报告了2期PADN-I试验结果。研究发现,PADN治疗后患者的PAP降低,WHO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及NT pro-BNP水平均改善,PAH相关事件发生率低,1年结果较佳。

据悉,陈绍良教授团队将于2018年开展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PADN-PAH),探讨PADN对PAH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功能改善的效果。相信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推进,我国的这项PADN原创技术将会推广到更多国家和地区,造福更广大患者人群。


心在线 专业平台专家打造

编辑 王雪萍丨美编 柴明霞丨制版 潘欢


更多精彩,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关注 心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