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有座边城,古代由三个皇帝命名!

 

朋友!您好!无论您来自何方、无论您在多远、在那里生活与工作,只要您喜欢贵州,或根在贵州,请您点击上面蓝色字体...



朋友!您好!无论您来自何方、无论您在多远、在那里生活与工作,只要您喜欢贵州,或根在贵州,请您点击上面蓝色字体“触摸贵州” “关注我们”,让我们为宣传贵州本地多彩文化贡献一点微弱流量!



一般来说,贵州的地名来源大概有以下几种:统文化得名,比如提倡“仁义礼智信”的遵义、兴仁;方位命名,比如处在贵山之南的贵阳;历史名人而得名,比如为纪念关羽儿子的关索岭,简称为关岭;因战争得名,比如清镇、镇宁、安顺、兴义等等~

但在贵州众多地名来源中,
唯独有一座小城的名字来源非常独特。
它曾是一座不折不扣的皇城,
接纳了一个朝廷4年之久,
并且由三位皇帝三次命名!
究竟是怎样的一座小城,
能如此与众不同呢?
它叫:安龙
第一次
永历皇帝改名
△南明遗迹——南门古城墙一角


600年前,明太祖朱元璋的一支部队来到这里安营扎寨,征兵转粮,随后这个地方开始扩建,城墙增高,面积扩大,并且开了四道城门,商人、工匠、民户也陆续出现了。

城有了,可是没有名字,于是当时朝廷就以南盘江一带的“安隆洞”为地名,赐给了小城“安隆守御千户所”的名称。

名字的转折要从明末说起,那时清军节节逼近,刚在广东登基不久的永历皇帝带着他的“小朝廷”经过桂林、柳州等地逃亡至此,打算在此安定下来,再图大计。

到了“安隆”后,永历皇帝一想,安隆安隆,就应该好好安顿我这条“龙”,于是把“安隆”就改为了“安龙”,有种奉天承运的寓意。


△重建的安龙南明永历行宫
可惜好景不长,悲催的永历皇帝在16年的逃亡生涯中,只在安龙待了4年。四年之后,清军铁骑又破关而来,永历皇帝不得不逃往昆明,然后又从昆明逃到缅甸,最终一家人二十多口人都被吴三桂活捉绞杀。
第二次
顺治皇帝改名


安龙府被攻陷,永历皇帝逃亡的捷报传到京城,顺治皇帝大喜,心想我才是真龙天子,而永历就是条孽龙,就要用个笼子将你锁住。于是大笔一挥,安龙府就被改成了一个带有侮辱性的名字——安笼所。


△安龙古城墙
名字虽不好听,但大清统一后经济恢复发展起来,小城商业日趋繁盛。1687年( 康熙二十六年)撤安笼所入南笼厅,到1727年(雍正五年),南笼厅又升级为南笼府,地控盘江八属,扼守贵州西南,位置相当重要,这时,小城人口渐渐增多,城市也开始扩展, 但都一直未逃脱一个“笼”字。
第三次
嘉庆皇帝改名


1797年(嘉庆二年),20岁苗族姑娘王囊仙与一个“当丈寨”人韦朝元,举旗反抗清廷,并很快联合数万广西、云南等少数民族群众攻城略地,他们西据关索(关岭),东围归化(紫云),直指定番(惠水),军锋威逼贵阳,让清庭震惊,随后清廷派出云贵总督勒保、贵州巡抚冯光熊率兵驰剿,随后两广总督吉庆,云南巡抚江兰率兵赴援。6个月后才平顶叛乱定。

嘉庆皇帝为表彰地方官吏守城有功,下旨将“南笼府”改为“兴义府”,以示恩宠。


△兴义府试院遗址
嘉庆皇帝颁旨表示:“该郡绅士民人等,深明大义众志成城,被围日久困守无虞,允宜特锡嘉名,用昭勤励,南笼府著改为兴义府”
“兴义府”又变“安龙县”
小城的名字一波三折,已经算是离奇了。但,还没有结束,清政府被推翻后,“府”的建置称谓被废除,府城也随之改为县城。但如果改为兴义县,那隔壁已经有了一个,因此小城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名字。




民国二年,当时执政的北洋政府内务部翻阅旧档案,随手还给小城一个“南笼”的旧名。公文下来,惹得地方人士万分愤慨:满清政府都已经将城头上的竹笼拿走了一百多年,北洋政府为何又要重新拿来罩上?于是,由官绅牵头,多次上书请改城名,却一直不被理睬。

直到当地人袁祖铭当了贵州省长,北洋政府才从他所请,将“南笼”更名为“安龙”,一直沿用至今。



安龙县文化名人陈翰辉先生曾总结到:

“一个边地小城的城名竟出自三个皇帝亲赐,又分别处于最高统治者的三种不同心态,每一次的更名都牵连着重大的历史事件经历如此一波三折,在中国数以千计的小城中,不说是绝无仅有,大概也算凤毛麟角了!”



天下事  贵州事

生活  奇闻  爆笑  焦点

编辑整理:不染    审核:扫地僧

本图文由触摸贵州综合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源:网络
贵州汽车服务    功能超全的私人资讯平台

长按二维码关注


    关注 触摸贵州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