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睡得还好吗?

 

求证...



点击求证 关注原创
吉报出品•求证
jlrbqiuzheng


 你睡得还好吗?by 编辑小董

概览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不良问题,中国人约半数左右的人存在睡眠问题。

“昨天又没睡好”、“最近一睡觉就做梦,累得很”、“翻来覆去,半夜睡不着,早上早早就醒了”……这样的状况,你是不是遇到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睡眠问题,引起了临床医生和大众的重视,失眠、打鼾、多梦早已不再是生活中的小问题,若不加以足够重视,“小问题”也许就真成了“大威胁”。本期《求证》栏目为您邀请了省内中西医专家,解答困扰大众睡眠健康的一些问题,给这个影响工作和生活的“顽疾”开个处方,助您睡个好觉。

本期嘉宾


陈加俊: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三科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后

张  焱: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内经学科后备带头人

赵金祥:中医内科博士,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传统诊疗中心主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药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针灸协会针药结合委员会主任委员

内容提要
  • 咋样才叫失眠?
  • 失眠的危害有多大?
  • 睡眠那些传言靠谱吗?
  • 患了失眠该咋办
01

咋样才叫失眠?

【求证】陈加俊:睡眠障碍包括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作性睡病、不安腿综合征、睡行症、梦语症、磨牙症、REM期睡眠行为障碍、周期性肢体运动疾病等。

失眠具体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不能熟睡、睡眠时间减少;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频频从噩梦中惊醒,自感整夜都在做恶梦;睡过之后精力没有恢复;发病时间可长可短,短者数天可好转,长者持续数日难以恢复;容易被惊醒,有的对声音敏感,有的对灯光敏感,很多失眠的人喜欢胡思乱想;长时间的失眠会导致神经衰弱和抑郁症,而神经衰弱患者的病症又会加重失眠。

虽然失眠的危害众多,但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不必过分紧张。连续1个月以上,每天少于6个小时的睡眠才可以定性为失眠。但这个也要因人而异,主要以第二天醒后精神饱满为主。

张焱:睡眠异常有两种情况:

(1)不寐:中医称失眠为“不寐”,指每天睡眠少于4小时或睡眠浅、睡眠不安者。分虚实两种,虚证由心脾两虚或阴虚火旺或心胆气虚所致;实证可由肝郁化火或痰热内扰所导致。

(2)嗜睡:指每天睡眠多于9小时或贪睡不醒者。有人以为“睡美人”就是睡的越多越美丽呢!其实,这只是指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健康,而过长时间的睡眠就是一种病态。嗜睡是一种病理性的倦睡,可被唤醒,但一旦刺激移去后又迅速入睡,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应引起重视。现代医学认为,嗜睡症是一种生理障碍,通常发生在15-30岁的年龄段,是难诊难治的疑难病症。中医认为,嗜睡有气血不足、脾虚湿困、肾精亏虚等辨证类型,应当及早治疗。

赵金祥:思虑劳倦太过,伤及心脾,神魂无主,导致不眠;阳不交阴,心肾不交,表现为上焦热下焦寒;阴虚火旺,肝阳扰动,表现为情志所伤,急躁易怒;.心虚胆怯,心神不宁,表现为易惊吓,情绪紧张;胃气不和,夜卧不安,表现为饮食不节,肠胃食滞胀满。
02

失眠的危害有多大?

 
【求证】陈加俊:失眠会引起人的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钝、头痛、注意力不能集中。它的最大影响是精神方面的,严重一点会导致精神分裂和抑郁症、焦虑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功能性疾病,以及各个系统疾病,如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等。

张焱:中医认为,健康的睡眠是指睡得快,有了睡意后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长期睡眠不足的危害非常明显:能够导致精神抑郁,引发抑郁症;加速皮肤衰老,出现黑眼圈,加速早衰;增加死亡风险,罹患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概率大幅增高;诱发心脏疾病、高血压、中风、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还可能导致健忘愚钝,引发记忆力减退、痴呆等症状;影响判断力、易引发事故,如疲劳驾驶、加班工作引发安全事故等。

赵金祥:失眠有诱发猝死的危险,熬夜的人得心脏病的几率非常大,临床上失眠的患者,脾气急躁,抑郁生活缺乏信心,心悸心慌,口苦、咽干、目眩,严重危害健康。
03

睡眠那些传言靠谱吗?
 
【传言一】睡前饮酒、运动有利于睡眠

【求证】陈加俊:在睡眠健康领域有个概念,就是失眠恐惧症,是一种由自我心理暗示产生的长期失眠的病症,往往出现于高压人群,产生最初的原因往往是偶尔的失眠,然后心里对睡眠产生了阴影,并在睡前进行了暗示,增强对失眠的恐惧,产生焦急烦躁等心态,导致无法入睡或睡眠质量极差,心中恐惧进一步加深,继而进入恶性循环。

另外,在失眠患者中,除了一些疾病的困扰,不良作息习惯、熬夜、过劳、紧张焦虑、兴奋、饮食不当(饥饱无常、饮酒过量、喝浓茶或浓咖啡)等,都是导致睡眠不安或失眠的原因。

日常生活中,有些做法不可取:不要精神负担过重,强迫自己入睡;不要过早上床,造成越躺越睡不着这些状况;不要过多的思考问题;睡前不宜喝酒、剧烈运动、暴饮暴食,这样都对睡眠健康无益。很多患者希望通过增加卧床时间来增加睡眠的机会,但常常事与愿违,反而使睡眠质量进一步下降。要通过缩短卧床清醒时间,增加入睡的驱动力,以提高睡眠效率。

张焱:《黄帝内经》中维护健康睡眠的原则是“起居有常”,是指生活作息要有一定的规律,包括睡眠及日常生活作息等方面,主张要根据人体的生命节律,顺应四时季节变化与昼夜规律调整作息与睡眠的时间。

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春夏夜晚睡眠时间适量减短,中午可加半小时左右午睡;秋冬夜晚睡眠时间宜适量增加,如果夜晚睡眠充足,可不用午。清淡饮食有利于睡眠,牛奶、小米、桂圆等可有助于睡眠。穴位按摩不可轻信网络传说,要在正规的中医按摩师指导下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宜的穴位和手,不可自行效仿,可能适得其反。

【传言二】吃得饱睡得香

【求证】陈加俊:科学研究发现,有些食物的确能够改变人们的心理压力,影响睡眠,从而使人产生愉悦或者烦躁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这样的食物被人分为“低压力”食品和“高压力”食品。

低压力食品是指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如全麦面包、谷类、蔬菜、水果和低脂酸奶等,这些食物易消化,胃内停留时间短,且短时间内就能为身体提供能量,如牛奶、糖水、食醋、水果、鲜藕、莲子、小米、蜂蜜、核桃等;高压力食品是指过量的咖啡、多油脂食物、产气食物以及多糖食物,如土豆、粉丝、豆类、红薯、浓茶等。

赵金祥:合理膳食,每天坚持7分饱,不饿即可,这有助睡眠。有饱胀感时说明吃得已经超量了,不利于睡眠。错误的做法是有饱胀感后又去锻炼,这样有可能加重失眠。

张焱:中医养生讲究“饮食有节”。进食过饱或者吃太多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会对胃肠造成很大负担。失眠完全有可能是“吃”出来的。

从中医角度讲,“胃不和则夜不安”。吃的食物不当或者太多,胃肠消受不了,就会导致整夜寝睡不宁。晚餐不宜吃得太饱,少吃辣椒、胡椒、葱和蒜等辛辣食物或者豆类、玉米、芋头等产气食物,睡前不要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也不要吃过多甜食,烟酒要适量,最好是戒烟限酒。

【传言三】睡不着就吃安眠药

【求证】陈加俊:安眠药不是随意服用,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和维持用药时间:小于4周的药物干预可选择连续治疗;超过4周的药物干预需要重新评估;必要时变更干预方案或者根据患者睡眠改善状况适时采用间歇治疗。当患者能够自我控制睡眠时,可考虑暂停用药,如失眠与其他疾病或生活事件相关,当病因去除后,也应考虑停用镇静催眠药物。 以下情况可以考虑换药:推荐的治疗剂量无效、产生耐受性、不良反应严重、与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有相互作用、使用超过6个月、高危人群(有成瘾史的患者)。

短时间服用小剂量安眠类药物是西医治疗失眠的重要手段之一,如地西泮片、佐匹克隆等。长时间服用安眠药,药物生物利用度下降,超剂量服用安眠药物,对肝肾都有损害。

【传言四】晚上缺觉白天补

【求证】陈加俊:白天、晚上睡眠质量是不一样的。现代人经常深夜、甚至凌晨上床睡觉,一直睡到中午,认为只要睡够了8个小时就行,规律不规律不重要,反正能睡着,也不失眠。其实,这样打乱了正常的生理时钟,常出现非常严重的睡眠周期颠倒的情况。

生物钟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光线、定时进食、社会活动和温度等。研究发现,内在的生物钟会在光线的驱使下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就像一套感光系统,当光线变暗时,大脑会主动分泌褪黑素,有助于人体进入睡眠状态。生物钟节律紊乱,会引发严重的失眠。

赵金祥:晚上睡觉补阴,白天睡觉补阳,白天睡觉易使人头昏,眼睛充满血丝,人会很疲倦,长时间黑白颠倒阴阳不平衡,易导致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并且衰老的快。
04

患了失眠该咋办?

【求证】陈加俊:如果一旦经过医院检查定性为失眠或者其他睡眠障碍患者,可以通过正规系统治疗达到好转乃至康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三科开设了睡眠门诊,专门针对不同症状、不同程度的失眠患者,采取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经颅磁共刺激等治疗方法。

张焱:中医辨证治疗失眠的方法很多,可服用中药,或运用针灸,或针药并治,或采用推拿按摩或外用贴膏、砭石等,可根据病情灵活施用。常用的药物有酸枣仁、半夏、百合、龙眼肉、茯苓、远志、五味子、首乌藤、郁金、柏子仁等。

赵金祥:由于胃不和导致睡眠障碍的,临床上可以服用藿香正气软胶囊助睡眠;对于思虑过度者,可以服用天王补心丸;对于肝胆火旺、大便不通者,可以少量服用龙胆泻肝丸。如果是顽固性睡眠障碍,建议去专业的医院,不可随意服药以免耽误病情。

·END·

本期策划 刘怀 金姝 李双艺



集合权威专家,探究养生真相,

规避养生误区,引导健康生活。



往期精彩回顾:

春来养生正当时

感冒宝典来了

怎么吃油才安全?滚蛋吧,肿瘤君!

谁都不是“吃素”的

酸酸碱碱说体质

心梗急救那些事儿

掰开揉碎说酵素


    关注 求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