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教育”焦虑症泛滥了 2016/05/08

 

今天接待的3例咨询里,有两例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其中一位令人印象深刻,一进门妈妈就迫不及待的对孩子推推搡搡的说:“快问老师好!快点!你听没听见!”我赶紧制止,这位妈妈,别为了“礼仪”把孩子吓着了。...



▲  点击关注,献给所有热爱生活的人

 ✤




今天接待的3例咨询里,有两例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其中一位令人印象深刻,一进门妈妈就迫不及待的对孩子推推搡搡的说:“快问老师好!快点!你听没听见!”我赶紧制止,这位妈妈,别为了“礼仪”把孩子吓着了!

 
 ✤
育儿焦虑的现象早已普遍化,就像孩子厌学一样,父母对孩子的焦虑,就像孩子对学习成绩的焦虑,愈演愈烈。为什么会这样呢?当我接到编辑发来的这个题目时,上网搜了一下,发现大多众口一词,那么我就另辟蹊径,由另外一个角度稍做分析。同时,请家长朋友们在看这篇小文章时,不必过于自省自责,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多好就有多坏,终在于你倾向什么就会选择去做什么,开篇这样讲,是为了不至于使得这篇文章也成为家长朋友的焦虑之源。
 
 ✤
来源】育儿焦虑从何处来?
 
 ✤
  • 功利教育
无利不起早。看现在的父母为了孩子的早教事业消费了多少,就会明白,如今父母的目的心有多么强。一位从事幼师职业的妈妈向我传授经验:“我最会选择早教的机构了!绝对不会让他们糊弄我花钱却看不到效果!”我问:“你的标准是什么?”她充满自信的说:“就是让他们交出成果!一定要量化成果!例如我花这些钱,你得必须让孩子认识多少个字,学会多少东西,必须具体说明白!”听到这番话,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既赞叹她处世之高明,又无奈于她的孩子将会面对什么样子的教育呢?
 
  • 补偿心理
常听到妈妈们说:“我们那个年代,想上学!可是弟弟妹妹多啊!想上学还没条件呢!现在有条件了,就希望孩子能珍惜机会,好好努力上进,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学习上!”懂,我懂,你也懂。这些心思,我们都有同感。曾经,我们没得到的,在孩子身上有条件实现的时候,一定要去实现!因为我们希望得到却没得到的,如今通过孩子的得到,补偿了自己的遗憾和缺失。这在心理学里,成为补偿心理,这种心理是育儿焦虑罪魁祸首。
 
 ✤
  • 羊群效益
“别家孩子都在学,都在报各种特长班,我们的孩子不报不合适啊!”这是典型的羊群效应,从众心理。陷于社会环境的压力下,觉得别人都这样,我必须也这样。这种类型的家长的内心其实也很矛盾,她们会常常陷于两种矛盾的思维中挣扎,一边想着让孩子有一个充分享受玩乐的童年,一边又担心别人家孩子都在学习而自己的孩子却在玩乐,是不是不太好?可怜天下父母心,来自社会环境的压力也不小,毕竟我们处于信息化的时代,一个不教育就焦虑的时代。
 
 ✤
表现】育儿焦虑到何处去?
 ✤
 
一、教育规矩化

中国是礼仪之邦,懂礼貌的孩子通常让家长脸上有光。用弟子规、国学等规矩孩子,自小就让孩子处于让人安心的规矩里,不逾矩。这是目前最省心的帮助父母解除焦虑的表现之一,你有没有经常听到某家里的孩子去学国学了?

孔夫子的不逾矩,至今仍给处世之人带来安全感。家长会选择让孩子学习国学来达到解除焦虑感的效果,是有中国特质的。
 ✤
二、教育任务化以前我们80后想要学习某种特长,例如舞蹈、乐器,条件尚不宽裕。如今,等到80后也做了父母,条件宽裕了,时间、金钱、精力,都具备了,我们必然要让孩子有机会学习特长。因此,大多数的家长跃跃欲试的想给孩子选择最好的特长,就好像是在给孩子多安装一双翅膀一样。某家长辞去工作、日以继夜的陪伴女儿练钢琴,练到女儿剁掉自己的手指,此类负面信息不绝于耳。
 ✤
孩子学习特长的最佳时间是5岁以后,但目的不是为了一技在身,从心理成长的角度来说,心理学之所以赞成孩子学习特长,是为了让孩子接收到各类信息的刺激变得感受力饱满,并不是要逼迫孩子任务化的学习。而且很多时候,任务化的教育,往往会把孩子逼到厌恶学习的状态,适得其反。天天学,就厌学,既然是特长,不如随性一点去学。
 
 ✤
走出焦虑】育儿焦虑三步走
 ✤
第一步,自我分析。

先请你做几个深呼吸,缓慢而深长的吸气和吐气,手不要放在膝盖上,自然的下垂即可,双脚平放,不要交叉,闭上眼睛,持续2分钟左右。此时,想想看,你的童年有没有遗憾的事情?想想看,放下各种社会标准之后,你对孩子的基本要求会是怎样的?当你想明白了,睁开眼睛把这些内容一一写下来,无需多余的描述,直抒胸臆即可。
 ✤
第二步,分析现状。

仍然闭上眼睛,做深呼吸2分钟。此时此刻,你对孩子的教育哪些是可以放下的?有哪些项目是可以在程度上加以调整的?你内心真实认可的教育行为目前什么做了和什么没做?然后睁开眼睛,一一写下来,思考的时候要注意你的感受而不是道理,书写时的速度要快,字迹潦草无碍。
 ✤
第三步,变更计划。

做好该所的事情,就不会焦虑。什么是该做的事情?就是经过上面两步思考之后的落在纸上的那些内容,不要做添加和删减,就原原本本的整理下来。与家人真诚的沟通和商讨,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内容,并简单整理成为计划书。然后按照计划去做,安心去做好你认可的教育,有助于你走出焦虑育儿的误区。
 ✤✤✤
关于“打赏”




郑重宣布:所有“赏金”全部捐助上不起学的孩子,从小学到她/他大学,这是我们共同的孩子。我们不给基金会,不给慈善机构,我们亲自去到孩子身边,用视频短片纪录捐助过程。感谢所有的“打赏人”,孩子是我们的,把你的温暖传递,也许某一天,你会收获你播撒的种子。                                     ——周瑾
周瑾 邀请函
如果您对周瑾信任,欢迎您加我微信好友,可以在我的空间动态里了解最新信息和活动,同时,周瑾郑重邀请您:提供您的教育难题或者其他提问,在此视频短片结尾留言处留言给我,在后面的心理短片录制中,为您解答。
微信:13181621806  周瑾


    关注 周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