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师:首先,不要伤害!丨心理杂货铺

 

编者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PsyCh Journal 编辑王日出在中科院之声开了一个杂货铺,铺子里有各种...



编者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PsyCh Journal 编辑王日出在中科院之声开了一个杂货铺,铺子里有各种有趣的心理学百货。欢迎大家没事过来逛逛。

最近某企业办的托儿所教师“虐待幼儿”的新闻在微博上“爆炸”了:在监控视频中,幼师不仅暴打孩子、还给孩子灌芥末作为“惩罚”。

虐待儿童的标签不足以形容这种行为的恶劣,因为施暴者是老师、面对的是尚且懵懂的稚童。“首先不要伤害”是面对病魔的医生需要谨记原则,面对天真的儿童,为人师更需谨记。

在进入托儿所、幼儿园之后,幼儿与老师之间会形成紧密的联系。作为儿童的主要照顾者之一,幼师也会与儿童之间有类似亲子间的依恋关系。幼儿依恋的对象是身边照顾自己的成人,是那些孩子认为可以在感到威胁或者不舒服的时候保护自己、安慰自己的人。但是当这些人变成了威胁到自己安全、让自己受到伤害的人时,除了当下的伤害,幼儿会感到困惑、进而产生不信任感,而这种不安全感也会伴随未来的成长。不安全感高的儿童自尊较低、学业成绩较差、会出现更多行为和情绪问题。

托儿所、幼儿园也是儿童学习社会情绪技能、建立社会联系的重要场所。通过和成人与同辈间的互动、通过观察和学习他人,儿童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判断事情的对错以及如何处理问题。在暴力的环境下,儿童对自己、他人,乃至世界持有更多负面的看法,学会的也是用暴力来解决问题。

老师对幼儿的体罚,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就存在,随着“尚古”风气,又让不少人、甚至知名学者也公开宣称“孩子有错就得打”。幼儿园儿童摇头晃脑背着三字经里的“教不严、师之惰”,戒尺甚至成了古代教育的标志,堂而皇之地作为纪念品,在先贤大儒故居里出售,古老的难道都是好的么?

根据联合国儿基会的调查指出,全球有73个国家仍然没有完全禁止老师对学龄儿童(6-18岁)进行体罚,在这些国家生活的儿童超过全球儿童总数的一半,也就是7.32亿儿童没有得到法律保护。但是即便在部分禁止、甚至全面禁止学校体罚的国家,体罚也并不罕见。除了体罚,言语上、情感上、心理上的虐待更为常见。一项澳大利亚的研究显示,三分之二的5-9岁学生曾被老师骂或者大喊大叫。来自老师的暴力会对儿童造成影响,甚至会伴随儿童一生的发展。在一项以色列的研究中,被老师言语虐待的学生不仅会失去对老师和学校的兴趣,还会表现出更多的逆反行为。在一项牙买加的研究中,大学生回忆中学时在学校经历的同辈和老师欺凌,显示来自老师的欺凌更显著预测情绪和行为问题;另一项对18-60岁以上成年人的挪威研究则发现,在人格障碍患者中,在小学和中学受过老师欺凌的比例较健康控制组高出5.8-7.3倍。

在实验室中,反复电击的老鼠被关在没有出口的笼子里,老鼠最初想逃跑但却无路可跑,最后即便不再被束缚,也不再逃避,形成习得性无助。老鼠变得胆小、呆滞,对原本有兴趣的食物失去兴趣。进一步进行生化和神经检验,神经递质和神经回路(特别是奖赏回路和恐惧回路)发生变化。以上是“制作”抑郁症动物模型的方法之一。处于绝对弱势的儿童就像关在笼子里的老鼠,没有反抗的能力,他们甚至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受到惩罚,会不会像实验室中的老鼠一样出现习得性无助,需要专业的诊断;这样的情况会不会逆转,除了来自父母的关爱,还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实际上,在孩子经历了这样的虐待,对于家长也是一种创伤经历,他们需要处理自己的情绪和态度,不要给儿童来带再一次的伤害。

掌柜说:熟悉“心理杂货铺”专栏的读者可能知道,文章虽是杂谈,但也大都是基于科学研究。但这个话题却极少有研究,有的也是小规模研究或者回溯性研究。太多的“讳莫如深”甚至“睁一眼闭一眼”,世界各国都是如此。但是不看、不听、不说,并不是问题不存在。身处北京,我身边也有真实的案例,一个男生中学期间因为学习成绩长期受到老师的歧视,以至于上大学之后罹患抑郁症,甚至曾尝试自杀。在我曾走访的乡村学校,摆在讲台上、手指粗的教鞭已经伤痕累累。不要伤害,路还很远。来源: PsyCh Journal 杂志


    关注 中科院之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