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调查报告3 我在协和双语学校先锋班当了一天小学生

 

好久没有看到小编重返校园的体验报告了,大家是不是等得有点急?在11月底的一个星期五,小编在协和双语学校万源城...



o 如何订阅我们?

o 搜微信号“diyijiaoyu”或公众号“第一教育”

-------------✄-----------
小编的话

好久没有看到小编重返校园的体验报告了,大家是不是等得有点急?在11月底的一个星期五,小编在协和双语学校万源城校区的先锋班当了一天二年级的小学生,和大家分享一下小编的体验报告。

点《重返16岁 | 在市三女中当一天高中生是什么感受》和《重返8岁 | 在华师大附小当一天小学生是什么感受》可以查看前两期记者体验调查报告。

上海市民办万源城协和双语学校是由协和教育中心(集团)投资创办的,学校开设1-12年级。小编所体验的是其中的小学二年级先锋班。



时间:7:10


事项:坐校车

体验:他们都好熟啊!

因为面向全市招生,协和双语学校提供班车服务。早上7点10分,我一路小跑赶到了离我家最近的一个校车上车点,正好看看黄色的大鼻子校车驶过来。

车门打开,随车老师和司机都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校车上已经坐了三个孩子,都有点好奇地打量着我。车子每隔两三分钟到大的小区门口就会停靠一下,每次都有一两个孩子上车。最后,车上一共坐了10个孩子。

随车老师和司机和这些孩子都非常熟稔,每个孩子上车时,随车老师都帮忙拎书包,提醒孩子扣好安全带,还会和孩子们拉家常:你今天穿的衣服很好看呀!昨天几点钟睡觉呀?早饭吃好了吗……

孩子们之间也都非常熟悉。男孩子们用手比划着玩打仗游戏,女孩子们在讲悄悄话;坐在左边的男孩在逗右边的女孩笑;两个一年级的小男孩为一张披萨外卖单发生了一点小小的争执,四年级的大哥哥马上出面维持秩序……

一车人就像大大小小一家人一样,有说有笑地向学校驶去。

我的体会:

我其实一直想找机会坐坐校车。我觉得这个小小的空间是观察学校文化的一个窗口,透过小小的校车,短短的半小时,能够看到学校里同学之间的关系如何,不同年级之间的孩子们交往模式如何。很幸运,我的首次校车之旅非常愉快!



时间:7:45


事项:逛教学楼

体验:好像走进了童话世界

7:45,我们的校车抵达学校。一走进小学部的走廊,我就眼前一亮。

这是走廊地上画的:



这是走廊旁边贴的:



这是走廊顶上挂的:



原来,学校正在搞洲际嘉年华活动,这次的大主题是北美洲,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小主题,根据这个主题来布置自己的教室内外。比如我所在的P2B班,我们的主题是“秀兰·邓波儿”,所以我们的教室里被布置成了……

教室的门是这样的。



教室后面装了一个舞台。



教室墙上是孩子们cosplay邓波儿的照片。



白板上方是邓波儿的剧照。



我们旁边一个班级的主题是“大白”,所以他们的教室是这样的:



另外一个班级的主题是“小黄人”,所以他们的教室是这样的:



好吧,从到了学校到上课之前的半个小时,别的孩子都在忙着交作业或者聊天,我就在忙着四处拍照。

这是教室的们(有的不太好找……):









这是教室的们:









这是让我最惊叹的教室



据说这些教室内外的布置都是家长们合力完成的,我被这些家长们的脑洞大小、设计能力、美工能力等综合素质深深折服了!

我的体会:

这种校园环境很像国外的小学,非常活泼,非常童趣。从这种校园环境就可以看出学校的文化是很多元的,管理理念是以儿童为中心的。

环境确实可以传递信息,我可以感受到,相比传统的教室,坐在这样的教室里,我的心情是更轻松的。

当然,也可以想象,要完成这样的布置,老师和家长们都是要付出非常多的心血和精力,非常多的时间成本和物质成本的。



时间:8:30


事项:语文课

体验:阅读受到高度重视

上课时间到。和所有的体验一样,我被安排坐在最后一“排”——其实我们教室里没有排,五六个小朋友一组把桌子拼起来围坐,所以我这次一下子就有好几个“同桌”。

嗯,先晒一下我的课程表,旁边的地图是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画的。



第一节课是语文。语文老师王老师也是我们的班主任,她教龄才一年多,是个很年轻的老师。

首先,她拿出一本《儿童的文学世界》(这是学校增加的一本阅读材料),请小朋友们分段朗读《我和小姐姐克拉拉》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很有趣,但也挺长的,一共有30多段,老师给孩子们分了工,每人读两三段,一起把这个故事读完。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文中有些字词还是挺有难度的,比如“精疲力竭”“弗罗拉婶婶”“反驳”“狡黠”等等。孩子们读到这些词时难免有点结结巴巴,老师就引导一下,也不多作要求,只是引导孩子们把文章通读下来就好。

然后,我们开始学习这节课的内容——古诗《前出塞》。

学习这首诗之前,王老师先带领大家回忆之前学过的古诗,老师在电子白板上一放出第一句,马上孩子们就会把后面的句子背出来,一口气背了十几首,到后来有些诗我都跟不上了。

老师教大家学习古诗的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她也是按照这个方法来教《前出塞》这首诗的。

首先介绍诗人杜甫,介绍了他的大概生平,并和李白“诗仙”进行了小小的对比;然后解析诗的题目——

容我先插播一下:考大家一个问题,《前出塞》的“前”字,是什么意思?

这是语文老师在讲解了“塞”和“出塞”的涵义之后,抛给我们的第一个问题。

孩子们开始猜。有的说这首诗是诗人在出塞前写的,有的说这个“塞”在前面……最后,老师告诉我们:因为诗人先写《出塞》九首,后又写《出塞》五首,所以加“前”、“后”以示区别。

解析完题目之后,王老师逐句解释了诗歌的意思,然后,让大家根据诗的意思,试着背诵这首诗。总体来说这是一首比较直白的诗,理解了意思之后,孩子们很快就能背诵出来了。

然后老师拓展了一下,展示给大家另外一首杜甫写的关于战争的诗《春望》,这首诗难度就要高一些了。王老师主要通过让孩子们解读“家书抵万金”这句诗,来体会诗人对于战争的看法。

最后的一点时间则用来临摹写字本上的古诗。

我的体会:

这堂课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两点。

一是对阅读的重视。很多学校都有阅读材料让孩子们泛读,但老师把这个工作放到语文课堂上来完成的并不多。我粗略记了一下,这项阅读任务大概花费了15分钟,也就是一堂课将近二分之一的时间!这充分体现出老师以及学校对阅读的重视。

二是青年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一年多教龄的年轻老师,讲课很有章法。这堂课容量很大,既有外国儿童文学的泛读,又有中国古典诗词的精读,但整个感觉下来紧凑而不拥挤,整个节奏把握还是很不错的,应该和学科教研有一定关系。



时间:9:10


事项:英语课

体验:内容很实用 难度比较高

上课前我翻了一下同桌之一的英语课本,和公办小学用的课本不太一样,感觉要难一些。



英语老师也是个年轻女老师。上课第一件事是——VoiceShow(配音秀)。原来播放是小朋友在“英语趣配音”这个软件上为英语动画片配音的片段。一个是《极速蜗牛》片段,一个是《灰姑娘》片段,都是孩子们喜欢的题材,大家看得津津有味。

接下来是Little Speech(微型演讲),几个孩子到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个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当然是用英语的。孩子们还带了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的玩具或者图片来展示。



小黄人再次出镜。

这些环节大概用了7分钟,接下来就开始正式学习今天的内容了:Giving Directions(指路)。首先是学习一些表示方位的词汇和短语,主要是这几个:next to……、behind、infront of……、opposite、between。

老师先带领大家用手势操来展示每个词的意思,比如老师说“infront of……”,孩子们就在身前拍手,老师说“behind”,孩子们就在身后拍手。

词汇掌握了,老师通过电子白板播放动画,教孩子们问路和指路的基本句型。接下来就是实际操练了。

比如老师给出这样一幅地图,然后问:“How do I get to the CD shop?” (到CD店该怎么走?)孩子们则根据图片来指路:“Walk to the bank. Turn right. The CD shop is between the bank and the café.”(先直走到银行,然后右转。CD店就在银行和咖啡馆之间。)

类似的练习会进行很多次。老师会问这个地图上的很多店该怎么走。刚开始孩子们可以在电子白板上获得很多提示,越到后来提示越少,直到孩子需要自己把这个指路的句子说完整。

接下来是听一个比较长的英语故事,其中涉及到很复杂的指路环节,包括从什么地方坐公交车到什么地方,车站在什么地方,下车后如何到马路对面,如何乘电梯,如何拐弯,电梯在商场的什么地方之类。涉及的词汇包括:station、cinema、shuttle bus、cross、shopping cetre、hotel、escalate、informationdesk、third floor、skating rink等等。

我必须老实承认,我学了这么多年英语也没法指这么复杂的路。

这显然也是这节课的难点。所以老师通过图片、文字、动画等各种方式反复呈现这些信息。临近下课时,我和我的同桌按照老师的要求分角色读这篇课文,他很顺利就把文章读下来了,看来真的学会了。

我的体会:

在这堂课当中,协和双语学校的“双语”特色确实能够体现出来。

从教材看,这本教材的内容更加贴近生活,难度也比我之前看到过的公办学校英语课本要高出不少。

从课堂来看,学校很看重孩子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上课之前的配音、演讲环节都能体现这一点。老师对电子白板等设备的运用也非常自然而有效,确实完全融入而且促进了教学。

从效果来看,孩子们的英语能力真的非常好,平均水准很高。



时间:9:45-10:20


事项:大课间

感受:阅读的重要性再次显现

协和双语学校的小学部把课间分为小课间和大课间。小课间只有5分钟,把多出来的时间集中起来,就有了一个35分钟的大课间,也就是和一节课一样长的课间。

先是5分钟的眼保健操,然后就是点心时间——今天的点心是饭团和酸奶。每个孩子到讲台边的食品筐里自取,饿了可以多吃,不饿也可以不吃。

王老师告诉我,平时天气好的话,老师会利用这个大课间让孩子们到操场上去痛快玩,但是今天天气不太好,所以很多孩子都选择了去走廊里的图书角看书。我也去看了看,图书角里铺着垫子,孩子们把鞋子脱了挤在一起看书。两侧的书架,一边是中文书,一边是英文书。我看到有些教室外面的走廊边也有小书架,放了很多绘本。



我的体会:

学校提供了广阔的阅读时空。走廊里有小书架,每个楼层有阅读角,教室里也有图书角……阅读可以无处不在。课堂上安排了读书时间,大课间可以自由安排阅读,老师还要求每天回家后安排固定的亲子阅读时间……阅读可以无时不有。



时间:10:20


事项:数学课

感受:环环相扣小步向前的教学法

上午第三节课是数学课,数学老师是一位有20多年教龄的老师。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有余数的除法。显然,让孩子理解“余数”这个概念是本节课的终点和难点。

简单的导入后,老师通过电子白板展示了一幅图,让孩子们想一想,这幅图的意思该怎么说。待孩子们考虑得差不多了,老师请孩子们发言,并逐步引导孩子们完整地表达为:“一共有9个西瓜,每2个西瓜看作一份,有这样的4份,还多出来1个西瓜。”



她进一步引导孩子们用算式来表示这副图,就成了9÷2=4(份)……1(个)

“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见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发现这个算式多了一些东西:“……1(个)”老师告诉大家,这就叫“余数”。

然后她教大家分析为什么会多出来这个“1”,详细分析了这个算式里的9、2、4和1分别代表什么,又教大家该如何把这个算式读出来。

把第一个例题掰开揉碎了讲解完之后,老师给出了第二幅图,请四五个孩子用语言把这幅图的意思表达清楚,然后再请了三个孩子将其列为算式,然后再请孩子们分析算式中的每个数字代表什么,为什么会多出一个5……



接下来是第三个、第四个例题,每个例题都是这样的过程,只是提问的孩子数量逐渐减少,并且开始出现除数和商相等、商和余数相等的算式,让孩子们辨别这两个相等的数字代表的涵义有什么不同。

25分钟后,孩子们已经基本上都明白了余数到底是怎么产生的,老师开始带领大家总结:今天学习的算式和以前学习的算式,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余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是什么?余数能不能比除数大……

在讲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时,进入了本节课的又一个难点。老师展示了三个小朋友分星星的图片,请孩子们看谁的分法对。经过这种“找错误”,孩子们明白了为什么余数总是比除数小。



上课前老师给每个孩子发了20个小圆片和一页练习题。距离下课还有几分钟的时候,老师请孩子们把这20个小圆片拿出来,一边动手分原片,一边完成练习题上的题目。这就是知识的运用阶段了。

我的体会:

这节课老师用很直观的方法,用很小的步子带着孩子一点点往前走,确保所有的孩子都能跟上。我相信孩子们经过这样的学习应该都理解了余数的概念,也明白了余数和除数的相互关系。

课后和老师交流中我得知,他们的数学采用校本教材,将统一教材中的部分知识点前置,部分知识点后移,以便有更利于孩子接受的难度阶梯。另外,孩子们还有一本英语的数学练习册,帮助孩子们了解数学术语用英语如何表达。



时间:11:00


事项:体育拓展课

体验:专项体育运动更受孩子们喜欢

这节体育拓展课的内容是棒球,由两位外教和两位中教共同执教。我事先了解到,协和双语先锋班的体育课、艺术课等都是由中教外教一起上的,双语教学,但这种4个老师带30多个学生的师生比还是让我小吃一惊。

我和老师沟通后才知道,这门课是学校向专业机构购买的,上课的老师是专业机构的教练。这堂课的内容第一部分是让孩子们学习棒球中的“touch(触杀)”。一位外教手戴棒球手套,手持棒球,用英语讲解“touch”的意思,两位中教负责维持课堂秩序、进行一些示范和做一些必要的翻译,另外一位外教则全程观察记录。



讲解过后就是实战。教练先请一两个同学上来和他一起演示,确保大家都明白了,然后让所有同学一起参与。孩子们很快乐地跑来跑去。



第一部分大家都理解了,教练开始教第二部分内容:学习接地滚球。同样是先示范,然后两两分组对练。最后是教练一对一和孩子们练习。



外国教练非常幽默,孩子们整节课都很high,这对负责控场的中国教练来说很是挑战。

最后,每个孩子都得到了一张棒球卡,孩子们非常兴奋,互相展示、交换自己的棒球卡,我得到的卡片也被换了好几次,从一个有点帅的大叔变成了一个有点胖的大叔。

我的体会:

也谈两点比较深的体会:

一是专项体育课更受孩子欢迎。相比练长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孩子们对于篮球、足球、棒球这样的体育运动项目更有兴趣,感受到的压力也更小一些。

二是外教的授课方式非常幽默灵活,操场上笑声连连,喊声不断,孩子们能够释放压力,放松心情,值得我们的老师借鉴。

当然,双语体育课让孩子们能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一举两得,确实是非常好的一种做法,对于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借鉴。




时间:11:35


事项:差异化学习

体验:有点像班会+自习

上午第四节是“差异化学习”,我很好奇,不知道是什么内容。

班主任王老师走进教室,首先跟大家宣布下周二进行探究活动,孩子们一阵欢呼。我不太知道这个探究活动是什么,后来慢慢听明白,原来大家要去动物园学习有关动物的一些知识,怪不得孩子们这么兴奋。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探讨了这次探究活动的注意事项:“我们是去秋游吗?”孩子们:不是,是学习!“那我们要注意什么?”孩子们:注意安全!注意卫生!不能给动物喂食……

接下来老师又讲了下周学校嘉年华闭幕式的安排并下发了通知,讲了下周三差异化学习课上要进行的投票。

接下来的时间孩子们有的写作业,有的阅读,对于有需要的孩子,老师还会进行个别辅导。

王老师告诉我,“差异化学习”这个时间段让不同的班级可以安排一些不同的活动,或者让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一些个性化的学习。

我的体会:

我一直认为在结构化的学校生活中应该有适当的留白。在我看来,“差异化学习”这个时间段就是这样一种留白。可能因为是二年级的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相对比较差,所以这个留白时间更多用来交代班级事务或者写作业,但随着年级增高,孩子们就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一些个性化的学习、探究,这种“差异化学习”的制度安排为此留下了空间。



时间:12:10


事项:午饭

体验:多样化的选择

因为学校学生比较多,中午学校实行错时就餐。中学生因为早上没有点心,所以先吃午饭。小学生的午饭时间则是12点10分。

低年级的孩子比较小,所以桌上已经放好了盛好的饭菜供他们食用。中高年级的孩子则可以自己到窗口选菜。中餐、西餐、面食等都分不同的区域,我选择的中餐,其中又有各种荤素菜品供选择,菜的品相、味道都很不错,可惜忘了拍照。

就发两张空镜头给大家看看食堂环境吧。





校方介绍说,餐饮是外包给资质很好的公司运营的,都是在学校现烧的,营养、安全、口味都比较有保障。



时间:12:50


事项:美术课

体验:听不懂啊听不懂

下午是两节美术课,同样是中外老师一起上的双语课程。

我和孩子们一起到美术课专用教室去上课,走廊里就感受到浓浓的艺术气息。



这是教室后面的画。



教室里贴了很多美术的专用词汇的中英文对照,我基本上是看不懂的……

老师先是运用色环讲对比色、相邻色等概念,虽然有中国老师穿插着进行解释,但对我这样的艺术细胞为零+外语基础不够好的人来说,真的有点虐……



孩子们也不一定都能听懂,但他们还是很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他们拿出自己上次没有完成的画,继续加工。



这些用对比色画的天空和大楼还是挺有视觉冲击力的。嗯,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和我不一样,他们是一边做一边学的。而且,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他们可能很快就会记住这些复杂到我听了马上就忘记的英语词了。

我的体会:

我数了一下,我所在班级的课表上一周有11个课时是体育、音乐和美术类的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双语合作教学的。可以想象,这样持续不断地双语学习会对孩子们的语言和艺术、体育素养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下午14:10,学校放学了,在万源城协和双语学校的一天结束了。
我的总体感受:

把东西方文化平衡得很好
我后来参观了一下学校的初中部和高中部,同在一个校园里,三个学段的教学空间各自相连又相互独立。我的整体感觉是,这所学校很善于把东西方的文化、特色、优势结合起来。

从硬件环境看,学校的走廊、教室等建筑格局和布置都很国际化,但是校园里正在翻修一座非常中式的花园建筑,亭台楼阁,古典雅致。据介绍,这里将打造学校传统文化课程的专用教室。



从师资来看,学校外教资源很丰富也很稳定,除了英语有外教课,音、体、美课程都是中外教共同教学。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位老师没有主教、助教之分,就是共同备课、共同授课的搭档。

从课程设置看,既注重语数外等传统的“主科”,也重视音、体、美等所谓的“副科”,并通过拓展课、双语授课等方式将中西方教育的优势结合起来,该扎实的地方扎实(比如数学课),该拓展的地方拓展(比如语文课、体育课、艺术课),该提高的地方提高(比如英语课)。

一天下来,我在校园里看到的孩子们都很开心。但是,从上课的内容看,孩子们的学业难度并不低,有些科目(比如英语)甚至明显高出公办学校。不过孩子们的压力感觉不是很大,这可能一方面和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学校的整体文化氛围有关。

比较遗憾的是没有来得及体验学校的社团活动,也没有来得及详细了解学校的评价机制。这些就留待以后进一步了解吧。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注 第一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