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人的习俗 —— 婚嫁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由于地域不同人们的生活方式、语言发音等也就自然不尽相同了。所以,一个地方...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由于地域不同人们的生活方式、语言发音等也就自然不尽相同了。所以,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而这些风俗习惯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有的已经逐渐消失了,也有的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就好像以前习惯嘴上叼上个大烟袋的后山人,现在也开始习惯抽带把子(过滤嘴)的香烟一样。其实,风俗习惯最能反映出一个地方的民风、民情来,有的风俗习惯时至今日人们依然保持着它的原汁原味。今天的“冬雨说事”我们来说说后山人在婚嫁方面的风俗。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无论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是十分重视的。尤其是对于乡下人来说,娶媳妇、盖房子是一辈子最最重要的两件大事,更是丝毫马虎不得。娶媳妇也好,娉闺女也罢,既然是大事那当然得上讲究了,这中间的礼仪习俗也相当地繁琐。后山人在婚嫁方面的第一步就是“订婚”,订婚的目的就是为了明确双方的关系,城里人习惯上叫做“搞对象”或者是“处朋友”,而乡下人不太懂得浪漫,大都是实打实地说实话。订婚前先要由中间的媒人在大体上先掌握好双方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向男女双方本人和家人把各自的情况详细介绍清楚,比如生辰八字、姓名、年龄、属相等。以前人们特别在意属相是否想合或者是相克,民间一直有“猪见猴泪长流;白马怕金牛;蛇见猛虎如刀割,老鼠啃的个干羊头”四大属相相克的说法。因此,这四种情况的人一般是不能结婚的。当然,这都是过去的老黄历了,现在的年轻人根本就不讲究这个。而所谓的生辰八字,是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是否相合与年龄、生辰相对应而来的。订婚时过去有“换帖”的习俗,换帖的时候,男方要给女方带去点心、羊腿、烧酒等礼品,民间把这个程序叫“随礼”。与此同时,男方还要向女方的家人预付彩礼和一部分给女方买衣服的钱。而一旦换帖、订婚之后,一般就不能反悔和退婚了。这第一步的订婚程序完成之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双方协商着选择良辰吉日迎娶了。后山人婚嫁的时间大都选择在正月或者是腊月,这时候既是农闲的季节人们比较清闲,又赶上天寒地冻,办事宴需要的食物也方便存放,可谓是一举两得的事情。这个时候,媒人是最忙的,在男女双方的家里来回跑,进行协调和沟通。良辰吉日的选择一般都是由当地专门懂这个的人来给你推算好,假如实在找不到这方面的行家,那就自个儿定日子,所谓“瞎汉看的三六九”就是这么来的。选择好了迎娶的日子后,男方和女方要在娶亲之前作最后的协商,这叫做“下茶”。由媒人带领着男方能说会道,并且是说话算数主事的家人,像男方的姐夫等人到女方家作最后的沟通。去的时候要带上“茶礼”,包括烟酒、茶叶、红枣、糖果和整羊等,以前答应给女方的首饰、衣物等也要带齐全。一切准备停当后,下面就等着迎娶了。
娶亲前一天先要“安鼓”,这天晚上嫡亲们都要来到办事宴的家里“卯宴席”,而一般的朋亲则在第二天正日子的时候才来。当然,这种场合缺少不了鼓匠班子,他们会吹奏一些欢快、喜庆的曲子,比如《喜登科》、《鸳鸯谱》等等,以烘托喜庆热闹的气氛。卯宴席的时候,亲友们会相互打闹、嬉戏,想一些别出心裁的法子耍笑他人。特别是当女婿的,就会拿小姨子、小舅子、小舅子媳妇等人开心,让这些人尽量多出洋相。甚至还可以与长辈人开玩笑,民间有“外甥子耍姥姥,三天没大小”的说法。不过,有些人是不能耍笑的,比如大姨子、大伯子、大兄哥等,是千万不能乱开玩笑的。娶亲的这天是最为热闹的时候,但也分“小娶”和“大娶”,小娶比较简单,由媒人和扮女婿(也有由新郎自己)直接到女方家把新媳妇迎接回来就可以了。而大娶就隆重多了,三辆马车去娶亲,马的颜色最好是红色,不能用白马和骡子。按照传统的规矩,无论是娶亲(男方去女方家迎接新媳妇的人)还是送亲(女方陪伴新媳妇到男方家的人)的人,都必须要遵守“姑不娶,姨不送”的原则。另外,不是上有父母、下有儿女的人,也是不能娶亲和送亲的。娶亲的队伍中,除了新女婿(也有的新女婿不去娶亲)外,还有扮女婿、拉马、押轿、放炮的十多个人。但无论是去几个人娶亲,都要是单数,回来后加上新娘子就配成了双数,意思是成双配对。娶亲的车辆每路过一个村子都要放几个炮(爆竹),一直到了女方的家为止。进了女方家以后,男方娶亲的人被尊为“大戚”,要安排到合适的地方喝茶、吃饭。娶亲的时候要给女方家带上烧酒、糖茶、肉(也叫离娘肉),还有离娘钱、上轿钱、戴花钱、下轿钱等。女方家要把酒和肉留下,肉上的骨头给退回去,烧酒瓶子的酒倒出来后再灌上水,里面插上一根葱后让男方也带回去。这里面的意思是希望“生根发芽,早日有后代”。新媳妇上车的时候由哥哥抱到车上,头上盖着大红的盖头,一直到去了男方家入洞房的时候才能取下来。娶了新媳妇回来的时候,见到村子时依然要放炮,而且除了新媳妇以外,其他人都要下车。中途,新媳妇不能从车上下来,也尽量避免见到破庙、枯井、坟滩等。等到娶亲的队伍回到男方家后,女方家送亲的人同样也被尊为“大戚”,由男方家有身份和辈分的人作陪。这个时候,往往会来一些“念喜”的人,这些人一般都是乞丐,当地人叫他们“讨吃子”。他们左手拿着用红头绳系着的几张纸币,右手拿上一个酒瓶子,嘴里念念有词给事宴家道喜。念喜的喜词都是一些恭维和夸奖的套话,等到喜词念完了以后,事宴家就会返还加倍的喜钱,并赠送给他们烟酒、点心之类的物品,这些人就离开了。接下来就举行结婚典礼仪式,亲朋好友们会拿新女婿和新媳妇逗乐子,之后大家就入席频频举杯吃喝了起来。结婚典礼仪式上,男方的父母等长辈要给新媳妇“改口钱”。第二天的时候,新女婿和新媳妇要“回门”,也就是去女方家举办同样的典礼仪式,程序上大体都一样。到这个时候,这喜宴也就算办完了。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如今后山人的婚嫁事宴早已融入了现代化的元素,有些礼仪也不那么讲究了。但是,结婚时红火热闹的场面,那是什么时候都改变不了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注 许冬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