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豁达,才是人生真实的态度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来源:百草园书店
作者:淡笑安然
主播:小崇
编辑:刘倩
本文系转载,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product@china.org.cn
有人说:“人之所以快乐,并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乐观的心态来自宽容,来自大度,来自善解人意,来自与世无争。人生没有完美,想通了,想开了就是完美。”
是啊,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入不敷出的工资,柴米油盐的琐碎,勾心斗角的办公风云,被人误解的冷嘲热讽……于是,一些人总在抱怨中消磨过日子,他们的精神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焦虑、失眠成了常态。越来越多的人,心理、生理都出现了问题。不如意地生活不禁让人感叹“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参议院陷入了一片沉默。
他转过头来对那个傲慢的议员说:“据我所知,我的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我的父亲学会了做鞋子的技术。”然后,他又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对参议院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他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的帮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说到这里,所有的嘲笑化作了真诚的掌声。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事事计较,患得患失,就是自讨没趣。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想开就是完美人生。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因参与政治革新得罪当朝权贵,被贬为安微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通判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和州知县见刘禹锡是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县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没有埋怨,撰写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辨。这个举动气坏了知县,又令衙内书吏将刘禹锡的住房由城南门调到城北门,由三间改为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安心住下,读书作文。知县见他还是悠然自得,将其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为斗室,写下千古名文《陋室铭》。
刘禹锡的想开,表现的是他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他虽屡屡遭受磨难,连最基本的生计都成问题。但在他眼里,清风依旧在,江岸朗月明。以天地为伴,诗书相随,"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们用豁达谱写着他们的传奇人生。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得失荣辱,一切顺其自然。让心境淡迫,让志趣高远。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的无奈,也会遇到“无言谁会凭栏意”的心酸,但我们也要豪情满怀地说:“朱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作者:浅笑安然(本名马艳华),河南省民权县第一初级中学教师。唯愿执笔写出有温度的文字。
-END-
征稿征集原创首发类稿件。
内容:符合中国网“夜读”定位,如激人奋进的励志故事,真挚动人的情感故事,发人深省的人生感悟……
PS:标题出彩更容易入选哦~
稿酬:1000-1500元/千字。
要求:字数1500-4000字为宜,文章采用word格式用附件发送,并在邮件标题注明授权首发。请附上你的联系方式以便发放稿费。
投稿邮箱:livexwy@qq.com
若10天没有得到回复,请视为退稿,作者可自行处理。
主播:小崇,一个跑错演播室的外文编辑……
今 日 话 题
“豁达是忍让吗”



更多《夜读》可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关注 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