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重庆避难 老舍发现“问题”张恨水做“梦”

 

婚姻自由和表达自由本就是从二十世纪初就喧腾鼎沸的热点议题。...





《不成问题的问题》取景地是在重庆北碚,那是老舍1942年冬创作原著小说的地方,故居“多鼠斋”犹存。我在那附近住过十八年,隔着半世纪辰光,老鼠虽不算多,也还不少。影片开场后,听着地道而驳杂的川东口音,看着镜头里出现的江中碚石、秦妙斋和工友一起打川牌,桑梓风物扑面而来。

片中主要人物的家乡都含混不清。就连讲上海话的原创人物许老爷和三太太,日常听着评弹,家里小少爷做生日,堂会倒请了川戏班子来唱最下里巴人的灯戏,虽是丁主任主动张罗的,也不碍他们取乐。难得不似张恨水《八十一梦》中《第三十二梦》里那位同阶层“收入相当宽裕”的吴先生,陪都工余无聊,“听川戏,我耳朵还没有那种训练”。三太太的扮演者是沪上名伶,片中清唱了几句“醉酒”,倒是和“第三十二梦”的吴太太水平仿佛:“听京戏,听我内人唱两句,比他们好”。



抗战时期,老舍和张恨水均避难重庆。老舍住在北温泉旁,张恨水住在南温泉畔,尽管隔着两江,生态没有大不同。《八十一梦》托言鼠咬,发表时便是断烂朝报,很没凑足八十一的数,张恨水自己解嘲:“天下名不符实的事多了,何必对这篇小说特为注意”,其与《不成问题的问题》皆是成名作家连载的讽刺小说,简笔描摹,讽刺之力,即便在他们本人作品中称不上最辛辣,亦可算“之一”。

就像《八十一梦》故意模糊回目,《不成问题的问题》小说本身即在模糊人物的故乡,丁主任各种方言都会几句,“是一切人——中外无别——的乡亲”。到了电影里,这种模糊被发扬光大,丁主任打听家底出身,尤太太避而不言,秦妙斋面对三太太的诘问,还特地发表了一通关于故乡与他乡的辨证论:人离了故乡,故乡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当然有关系,许老爷和三太太的上海话圆转流利,彰显江浙出身,想想当时要人们的籍贯,焉知许先生是因为朝中有人好当股东,还是为了朝中有人好当股东。

细节的刻意求工与人设的故乡模糊,甚至年代含混,使得讽刺变得更为微妙而普适,就像胡适挤兑“差不多先生”,妙在似与不似间。秦妙斋的流氓艺术家气质在片中比小说里发挥得更淋漓尽致,他和他新增的恋爱对象佟小姐,往往有超出时代的荒唐举动,演员演技的欠缺所制造的出戏感,反而让观众觉得这是个当代人物,可这种抽离的荒诞为电影增加了张力。秦妙斋为了驱逐尤大兴而写标语,“打倒尤大兴”,这是原著里有的,但发动工人隔窗喊口号却是电影的设计,场景谙熟,实堪玩味,婚姻自由和表达自由本就是从二十世纪初就喧腾鼎沸的热点议题。



去年冬天也有一部引发热议的、以民国为背景的影片《罗曼蒂克消亡史》,曾因细节的不到位不真实被诟病。《罗曼蒂克消亡史》做不到形似是令人遗憾的,毕竟影射的是上海滩的城头变幻大王旗,是时代而政治的。《不成问题的问题》不着相却是优点,因为它讲的实际是职场,是国民性,是去政治化的政治。丁主任会做人因而不太能做事,尤大兴能做事却又不太会做人,所以前者最终战胜了后者留住了农场。而既不会做事又不会做人的秦妙斋终于在最后被赶走了,该。

秦妙斋在小说里是被丁主任交给保长带走了,在片中是被宪兵抓走,改编呼应了画展庆功会上他的朋友被宪兵抓走的前情,让电影变得更为工整。这种对工整的追求体现在影片为丰富叙事而增加的各种情节上。



三太太是新增的人物,是许老爷的妾,她会做人,八面玲珑地密切了丁主任和股东的关系,也增加了自己家庭的收益,所以才能让许老爷陪着她唱《贵妃醉酒》。“你若是遂得娘娘心,顺得娘娘意,我便来朝把本奏君知,管教你官上加官,职上加职”,酒不醉人人自醉,许老爷也掏小酢跷客串高力士,“奴婢伺候娘娘”。

佟小姐也是新增的人物,但她其实是小说里尤太太的前史。小说里尤太太娘家有钱,也失过恋,胡乱经人介绍嫁了回国的尤大兴,图的是一雪前耻。电影里改为尤太太跟丁主任诉苦,刚结婚尤大兴就出国念了四年书,回国不久,自然夫妻俩关系尴尬,仍如小说里一般相敬如宾。佟小姐那身为农场股东的父亲觉得准女婿是贪其家财,而搅黄了女儿前一段恋爱,丁主任介绍秦妙斋给她,两人情投意合,后听说了秦的流氓行径而写信断交。丁主任在赶走秦妙斋之后招了另一位出手就交满一年房租的才俊,又打算介绍给佟小姐,焉知不会成尤大兴尤太太一般的怨偶?

结构工整,布景克制而留白,为了追求老电影的模糊拙钝而采用1950年的英国老库克镜头,这都是学院派导演对上世纪中国文人电影的致敬。片中设计连接农场和外界的是一座细小的竹木桥,也多次出现不同人过桥的镜头。这不免让人想起了“十七年”最美电影、同样也是民国小说改编的《早春二月》。片中有一座石桥,桥这边是文嫂生活的艰辛悲苦,桥那边是学校教学的朝气蓬勃。主人公萧涧秋有七次从桥上经过的镜头,每次的心态连带两岸的风景都有不同。《早春二月》里的学校并不是乌托邦,芙蓉镇春寒料峭,主人公革命失意之后躲在此处也躲不了风刀霜剑。《不成问题的问题》里的农场更不是乌托邦,大后方风光如画,“卢生自说邯郸梦,未必槐荫没是非”。

文| 解三酲 本文刊载于20171128《北京青年报》B1版



文艺能超脱
评论是态度
北青艺评
往期精选


“长信宫灯”藏着一段叛乱与宫斗的过往,汉代六盏灯,灯灯有名堂

到底是谁侵害了孩子?

美丽昂贵的“蓝色星球”被质疑“作假”到底冤不冤?

微信诗歌公号,快速杀死诗歌的方法

大规模痛骂赵孟頫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客栈、院子、中餐厅:“慢综艺”弥散着“生活在别处”的执念

莫言出了新小说:仍是故乡人事,依然欢乐松弛

豪华大展从天而降 为它在寒风中排队一小时值不值?


    关注 北青艺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