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美人鱼的故事搬上舞台是怎样一种体验?

 

1...

 ◆ ◆
关于美人鱼的故事
我们都不陌生
从童话故事里的“海的女儿”
到前段时间上映的电影《美人鱼》
 ◆ ◆
美人鱼的故事总伴随着忧伤与叹息
却令人充满了美丽与梦幻的想象
然而
把美人鱼的故事搬上舞台又会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国际著名导演乌戈·德·安纳及其团队打造的独具匠心的歌剧《水仙女》,即将拉开神秘的面纱——
《水仙女》导演给观众的一封信
尊敬的国家大剧院的观众朋友们:

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乌戈·德·安纳,今年5月中旬我们又要见面了!这次我带来的是歌剧《水仙女》。



服装效果图

《水仙女》说了一个什么故事?

德沃夏克的歌剧《水仙女》以半人半鱼的“美人鱼”卢莎卡为女主角,这个形象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出现在许多的文学名著与神话中。作曲家将这部作品称为“抒情的童话故事”。灵感来自于丹麦童话家安徒生的《海的女儿》,同时也是诗人剧本作家Jaroslav Kvapil融合了斯拉夫文化,塑造出了卢莎卡这个象征着美好爱情凄美结局的形象。

也许水仙女卢莎卡来到人类世界寻求爱情,却被王子辜负的故事,是歌剧史上最令人忧伤而叹息的。她为了拥有人的身体,不惜找到女巫,以自己的声音作为牺牲,并带着一门诅咒:如果爱她的人变心,与她的亲近将是致命的。王子辜负她之后,又返回祈求她的爱,而她却施予了对情人的复仇:她给了王子致命的一吻,而自己也成为了孤零零的游魂。

故事起源于中欧森林女神与水仙女的传说,在传说中,仙女引诱凡间男子并摧毁他们的生命。卢莎卡这位美丽的水仙女被来湖中游泳的王子所吸引,这个情节是捷克民间传说与安徒生的《海的女儿》的结合。卢莎卡请求她的父亲,老水仙Vodnik,想变成人形,和王子生活在一起。父亲不情愿地告诉她,女巫洁西巴巴的魔药能够实现她的愿望。卢莎卡找到女巫,女巫对她提了一个可怕的条件:卢莎卡能够变成人形,但是她会永远失去声音。第二幕在王子的宫殿中进行,宫殿上下都在准备王子与卢莎卡的婚礼。但是,婚礼前夕,王子却迷恋上了前来拜访的外国公主,而外国公主对王子和卢莎卡的态度却是轻蔑的。第三幕中,卢莎卡回到她的水下领地,她的姐妹们都不理睬她,孤身一人的她变成了使人致命的水下恶魔。这时懊悔的王子出现并亲吻了卢莎卡,尽管卢莎卡警告他这个吻会结束他的生命。最后,王子死去了,水仙女卢莎卡继续孤独地游荡着,永远成为了一个被诅咒的游魂。



舞美效果图

它的音乐又是怎样的?

在所有歌剧中,音乐与故事都有着一定的联系。而在水仙女中,这种联系比其他歌剧更加紧密。这部歌剧常被人描述为“残忍的”:它的音乐极其优美——德沃夏克几乎用尽一生研究捷克语歌剧如何与斯拉夫民歌,美丽自然的声音以及瓦格纳式的华丽风格相结合。故事具有一定的悲剧性,就像在快要结束时老水仙Vodnik提示我们的,没有人会赢。这句话似乎总结了整个故事的悲剧,然而又给观众留下了回味。



近几年来,其他地区不同制作版本的《水仙女》都侧重于把卢莎卡刻画成一个蛇蝎美人的形象,一个女性魅力与复仇的象征,幻想着自己的理想世界,却被残酷的现实所击败。然而,卢莎卡并不完全是个女人,甚至不完全是个人。她是老水仙Vodnik不安全感的映射,这个角色不再是一个朦胧而神秘的水下恶魔,而成为了一个带有中产阶级色彩的中年人。卢莎卡对爱情的向往使他想起他失败的感情经历。

有着美人鱼、森林女神、水精灵、女巫与王子,情景设置在森林中,水下,以及宫殿里,使得这部歌剧常常被人看作是童话一样。水仙女卢莎卡从人鱼变成人,最后成为游魂,也象征性地显示出了这部歌剧的多个层次。

水仙女转化成人类的愿望,与许多人渴望改变的愿望产生共鸣,人们都希望能够找到真我,发现真正的自己,而水仙女卢莎卡却想成为一种并不属于她自己的形象。

这版《水仙女》又有什么不同?



在我的版本中,我坚持为观众展示以下两种景象:梦幻以及真实的世界。两个不同的世界的概念,都是清晰的:自然是纯洁无瑕的文明与文化,而主要是由城市居民为代表的颓废和自毁性造就了真实世界。

舞美设计的诉求不仅仅是美学上的,而更是创意性的,展示出自然的力量例如季节更替,生存、衰变、死亡,以及重生。它将反射宏观世界,表现以阴阳为二极的二元论。为了唤起观众们对自然的感受,第一幕与第三幕将完全设置在水下世界,第二幕的设置是王子的宫殿,这样的设置形成了真实世界与童话世界的对比。形状各异的石头,反射着灯光不断移动,有着水下折射的效果,象征着时间的支离破碎以及阴阳两极的分化,也将给观众带来更加直观且真实的视觉感受。

充满着象征意味的元素





舞美效果图

水,这个构成地球的元素,同时象征着生命与女性之于宇宙的准则(即阴阳中的“阴”)。平静的水面就像是一面镜子,为世间的所有物体增加维度。水是自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她是一个整体,与山相平衡,共同组成了这个世界。同时,水又代表了通融与梦。相对于水来说,土地便是世界的骨骼。

在中国的园林理念中,无论是南北或东西,最重要的是“合”。任何中国式园林的精华便是它的哲学意义,它与自然相结合,并随着自然不断地在变化中,因时而变,变化中存在永恒。舞美设计中移动的石头与水下的世界的灵感来源便是中国园林的哲学。

古老而意义深远的文化象征是人类历史上的珍贵遗产。森林本身,在传统意义上就有着神秘的力量,人们可以在这个地方沉思,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以及自然的真理。而水,在传统意义上就代表着生命,出生地以及孕育生命。离开水的卢莎卡就像是离开了孕育她的温床,用不回头地走入残酷的现实世界。

母鹿与猎人



歌剧的另外一个象征物便是第一幕中王子与猎人们看到的白色母鹿。白色代表着纯净,生命,以及救赎。白色母鹿又代表着神秘力量。这部歌剧涉及的话题包括年龄,种族,宗教以及性别,这也映射出出19世纪末期斯拉夫地区的社会现实。

这样的反叛精神我们也能从亚当的芭蕾舞剧《吉赛尔》,普契尼的歌剧《群妖围舞》,罗尔青的歌剧《昂丁》,以及同时代的许许多多音乐作品中看到。

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总是存在着矛盾与对照,在这部歌剧中,被背叛的灵魂总是要利用复仇来拯救她自己。

王子也是一位猎人,这代表着王子本身也不是一个敬重自然的人,所以他也是个负面形象者。这部歌剧中的许多负面形象者,例如女巫洁西巴巴,都有着深远的哲学意义,带给观众们的思考也远多于正面形象人物们。

水仙女:心碎的追梦人



舞美效果图

水仙女的形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心碎的追梦人,她太沉醉于自己的感性世界,完全失去了理智。观众们移情于夜晚的月亮照耀着露莎卡的美梦,沉浸在美丽而梦幻的世界中,直到最终匕首的出现,将梦想打回现实,就像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一般。

这把匕首可以被看做是恐惧的象征,并标志着精神错乱的对抗。

《水仙女》在十九世纪有着划时代的深远意义,与此同时,它也是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典型案例。故事由三条线索组成:匕首,可以看作是弗洛伊德心理分析中的穿透或重伤;水,是一个平静状态,表示是内心深处的沉寂;而人鱼这个元素可以看作是与常人不同的意义。

除此之外,按照传统戏剧的规则,我还在这部歌剧发展情节之余中加入了一些幽默的元素。这个传统规矩已经在戏剧界运行多年,例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也有相似的成分。

最后,欢迎大家走进大剧院,前来观看我们的《水仙女》!

乌戈·德·安纳

2016年5月
排练现场


歌剧水仙女导演阐述









《水仙女》排练-迪娜拉·阿丽耶娃饰水仙女





《水仙女》排练-周晓琳饰水仙女



国家大剧院歌剧节·2016
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水仙女》



演出地点: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演出时间:2016年5月17日-22日 19:00

主创

指挥:拉斯提斯拉夫·斯图尔

导演/舞美设计/服装设计:乌戈·德·安纳

灯光设计:保罗·玛宗

多媒体设计:塞尔乔·梅塔里

3D图像设计:马迪亚·梅塔里

编舞:阿蕾桑德拉·潘泽沃尔塔

合唱指挥:布罗尼斯拉夫·普罗查卡

主演

水仙女:迪娜拉•阿丽耶娃/周晓琳

王子:彼得•博格尔/拉迪斯拉夫•埃而格尔

老水仙:纳坦•博格/田浩江

洁西巴巴:斯黛拉•格里高里安/郭燕愉

外国公主:约拉娜•伏加索娃/柯绿娃

精灵一:李欣桐

精灵二:王璟

精灵三:杨燕婷

猎场看守:扣京

厨师:张心

猎人:梁羽丰
......
点击原文,进入购票页面


通讯员:崔磊

摄影师:王小京、肖翊

编辑:刘雅
国家大剧院

艺术改变生活



微信号:ncpa66550000


    关注 国家大剧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