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哥”反省:想成好记者千万别当“官”

 

什么主任、总编、社长,都是浮云,不管戴上哪个头衔,你就很难再写出真正的新闻了。...



我是一个新闻老头儿,到了被嫌弃的年龄,就注册了一个公众号,叫“特稿哥李万卿”。

“特稿哥李万卿”正式上线将近一年了,不少粉丝问,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说来话长。

先说“哥”。

你李万卿有什么能耐,敢称“哥” ?

千万别误解。

“哥”,没有丁点儿自我标榜的意思。我对“哥”的理解是“兄弟”“哥们儿”,“特稿哥”就是那个写过特稿的“兄弟”。况且,我的的确确年过半百,比70后80后90后虚长几岁。

我将个人公众号命名为“特稿哥李万卿”,也算是对写特稿岁月的留恋和不舍吧,或者叫“刷存在感”。

屈指算来,特稿哥混迹新闻江湖二十余年,最富激情的记者生涯就是写特稿。

1994年以前,我做过多年中学语文教师 。1994年冬天,突然不想教学了,想当“无冕之王”,就给校长请了病假,北上郑州,没干过一天报纸的“特稿哥”居然混进了《中原建设报》。

进入报社不久,即接触特稿。

当时,正是特稿的黄金时代,不少都市报、周末版、星期刊都靠特稿版面抓人眼球、聚集读者。

说到特稿,就多啰嗦几句。

特稿,又叫纪实特稿、纪实文学,或者新闻特稿。

这是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就是把身边闯进了你的生活的离奇古怪、惊天动地、感人肺腑、看似平常经过提炼又不平常的人和事,用特别的笔法,生动的语言,写出别具特色情节的、让人看了不敢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真实故事的稿件。它所涉及的人或事物比较复杂,同时有大量的细节和情感穿插其中,对文字要求高于新闻语言。

当时,郑州专业写特稿的撰稿人,不到十个,我算是“滥竽充数”。

那是一个新闻特稿的好时代,写手少,市场大,需求多。不夸张地说,每天的稿费收入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

然而,好景不长,两年后,《中原建设报》停刊,我试着去《河南商报》应聘。

《河南商报》当时的特稿部主任听到我的名字,当即表示:“你明天就来上班吧。”

在《河南商报》,我从做特稿记者,到创办“万卿视点”工作室,全国数百家报刊都留下过我的特稿痕迹。

当时,每天的约稿电话比现在约吃饭的电话都多,每周至少接待一拨来自大报名刊的约稿编辑,一篇报道被省领导、中央领导批示,也很寻常。

讲一段往事,可以印证“特稿哥”当时的“浮名”。

15年前,《河南商报》准备改版,派两名副总编、4名部门主任组成一个考察团,到《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重庆商报》《重庆青年报》等媒体考察取经。我作为焦点新闻部主任,成考察团一员。

《成都商报》是考察的第一站,双方见面后,负责接待我们的一位副总编看了一眼考察成员名单,越过排在我前面的各位领导的名字,直接询问:“哪位是李万卿老师?”

我连忙起身示意。

对方说:“您是我们太阳特稿的资深撰稿人,今天才见到真人,没想到你也当官了。”

午宴上,这位副总编说:“李老师,你的价值是做记者,写特稿。当官,会埋没你的特长。”

她表示,如果我愿意,可以加入《成都商报》团队,并开出了令人心动的薪酬标准。

在《华西都市报》,对方依然只愿意和我这个只会写特稿的小主任交流。

考察《重庆青年报》时,他们也“没想到会见到万卿老师”。

不久,当时的河南商报社社长徐建勋在北京参加一个全国性的研讨会,《羊城晚报》一位与会领导对徐社长说:“我认识你们报社的李万卿,羊城晚报发过不少他的大稿子。”

徐建勋社长和我说起这事时,我才想起来,我们并没有见过面,只有约稿与供稿的交流。

写特稿,感觉真好!

此后,特稿哥开始“怕当官”。

但是,还是当了“官”。

2006年,鬼迷心窍加盟青年导报(现河南青年报)后,开始“当官”。

自此,特稿哥基本上“刀枪入库”,很少再写特稿,写特稿的手开始令人厌烦地指手画脚,思考特稿的大脑开始操闲心、淡心。

不过,不写特稿也会手痒、心痒,似乎也干了一些与特稿沾点边的“大事”。

到河南青年报第二年,“特稿哥”组织策划的“寻找道德模范”活动,先后对魏青刚、吴新芬、谢延信、洪战辉、赵传宇等十几位典型河南人进行了采访报道,策划进行到第二阶段,中宣部、中央文明委、团中央等联合举办评选全国首届道德模范活动,我的策划与评选道德模范不谋而合,所报道的河南先进典型人物几乎全部入围,有5位先后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中国青年报刊研究会特约我撰文介绍经验。2009年4月,《中国青年报刊研究》编发了我的经验文章《寻找道德模范的体会》,2010年,这篇论文获河南省优秀论文奖。

2011年初,为修复、加强青年导报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我策划并参与执行了《读城》大型系列报道,对“城市品牌”“城市雕塑”“城市符号”“形象宣传片” “城市文脉” “投资者状态”“居民幸福感”、城市领导人等进行全面解读,在各地产生了良好的互动,促进了报社工作向各地的延伸。

2012年冬,一农民工冻死郑州街头,“特稿哥”独家策划“呼吁建立农民工援助服务机构”,共推出5期16个整版,得到十八大代表、感动中国人物、各地驻郑团工委、草根明星、慈善机构的支持和呼应,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当年的河南两会上,十几名人大代表根据本报策划联名提交议案,得到省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

2014年,“特稿哥”主持策划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我为正能量代言”“河南青年好声音”系列报道,成为河南青年报的主打栏目。特别是“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系列,超过百期,曾经得到团中央领导的高度赞扬。

2015年,将报纸定位于“讲好青春故事,做有价值的新闻”,策划出版了国内首份《大学生创业报告》,重点开展创青春专栏策划与执行,采写青年创业人物100多位。聘请400多位大学生记者和260位大学生创业导师。

同时,谋划设立“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节”“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活动周”。此举,得到十位大学校长的响应。2016年河南两会上,他们联名提交议案,并得到省人大常委会的批复。

在纸媒遇冷的今天,这些策划意在为河南青年报找到一根救命稻草。

但是,种种原因,种种原因,种种原因,一切谋划和策划,均被搁置。

意料之中,河南青年报开始风雨飘摇。

特稿哥也在思考:我服务河南青年报,是不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我在反省,到青年报这些年,我从新闻前沿阵地退居到了指挥所,只面对地图纸上谈兵,很少提枪冲锋陷阵;只为他人做嫁衣裳,拜堂成亲的不是自己,这些策划也好、报道也罢,似乎并没有为我的新闻人生锦上添花,相反,引来不少是是非非。

一句话,都是“当官”惹的祸!

…………

以上王婆卖瓜,意在说明一个问题,想成为一个好记者,千万不要当官。什么主任、总编、社长,都是浮云,不管戴上哪个头衔,你就很难再写出真正的新闻了。

“特稿哥”就是这样。到河南青年报之前,特稿也算是写得风生水起。到河南青年报当官之后,开始做嫁衣裳,开始操闲心,开始出现一切该出现不该出现的坏毛病,开始被卷入不该卷入的是是非非。

虽然,“特稿哥”在新闻采编上提出了“突出青年特色,引领深度阅读,走差异化道路,尝试组团深耕”的思路。但是,在挣钱糊口的纸媒江湖,不会挣钱做什么样的新闻都是浮云。

因此,特稿哥的这个微信公众号,就是在自娱自乐之余,释放一点还没有耗尽的新闻理想。

顺便,刷刷存在感。

(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部分原创文章链接:

河南青年报,不想说再见!


迅哥儿讲了一个荤段子,扒光了不少人的衣服


一个时代的装B利器,竟然是......


这些借口,最不要脸……(撕破人性)


你以为普天之下皆你妈呀?没有人会惯着你!


南阳人的这顿饭,说多了都是泪......

书房应该是天堂的模样

———————————————

李万卿,笔名李理,南阳人,现居郑州,新闻工作者,策划人,专栏作家,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有500万字作品问世。转载公号文章请加我微信LWQ666369。不拒绝商业写作与策划。


    关注 特稿哥李万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