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沮丧的丧。丧!丧失的丧

 

整体来说,丧文化本身有点消极,但总体来说是一种主流文化中的一种调节剂,是一种自我疏解的亚文化,还是挺有其实际意义的。...

丧!沮丧的丧
丧!丧失的丧
 
 
文︱孔德霄

(此文约1198字,需要约2时间阅读)

“丧”这个字差点就成了2017年的主题字,就因为太消极,才被取消了资格。丧文化已经成为了大家热议的一种现象,也成了大家反映一些社会想象的一种表达。

丧文化,指的是一种青年人的生活方式,没有任何追求,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和绝望的泥沼而难以自拔的活着,他们丧失心智,漫无目的,蹒跚而行,没有情感,没有意识,没有约束,只能像行尸走肉一样麻木地生存下去。最能表现这种状态的就是“葛优躺”。
丧文化听起来有一点点的像犬儒主义,但又有点像颓废的一代,但又有明显的不同,他们并不是放弃了对生活的态度,而是丧失了对生活的希望,他们也不是迷失在价值观中,而是对当下的价值观做不到认同。

丧文化背后其实是一种对阶层努力之后的极度放弃,认为一切努力都是没有作用的,一切的乐观都是自欺欺人,陷入了一种自我努力之后的自我保护状态。正如那句话说的,极端的理想主义受到极端的冲击,一定会成为极端的消极主义。
丧文化的另一个表现,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消遣的方式。激烈的竞争坏境,巨大的生活工作压力,我们没有放弃,但内心深处却期盼着有一天运气砸头,可以放弃一切的努力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个时候,我们就会选择丧文化,选择极度放纵自己的慵懒,放纵自己的麻木状态,成为一个不想去奋斗,不想去多想的“废人”。
丧文化能够盛行的环境是非常值得的人们思考的,除了前文所说的阶层问题,还有巨大的社会生存问题。前几日程序员跳楼自杀,一篇“男人中年不如狗”的文章疯传朋友圈,都在侧面揭示了现在社会的一种高压状态,如果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中,还保持着一种“当回事”的态度,那人的内心是受不了的,只有找到某种“自嘲”的方式来告慰自己,丧文化就成了一种自我逃避的地方。

丧文化还被许多的商家拿来作为营销的主要背景文化,给年轻人带来的与众不同的体验,很多人会为此而买单,这是一种丧文化的营销表现。
丧,听起来就挺晦气的,但这代表着一种自我选择的放弃。我们也许多少次畅想过无所谓这个那个,丧失代表着爷不喜欢,丧失代表着爷无所谓,丧久了,也就成了佛系一类。

丧,当然还有悲伤的意思,看似是自嘲的一种文化,其实代表着一代人对于社会现状的无奈表达,悲伤的基调化作对于生活的慵懒,不再努力去争取,不再努力去上进,因为曾经的努力都于事无补,都成为了一种笑话。
丧青年,丧中年,丧老年,都有自己的一种生活表现。毒鸡汤是丧青年最爱的,油腻的佛珠是丧中年最热衷的,汗衫马褂是丧老年最喜欢的。其实我们在很多时候,很多情境下,都在表达这一种丧文化,只是我们把它当做了一种调剂品,没有当做自己的主流追求,正如网络上流行的,我们选择了丧,是接受了平庸,却不甘心。
最后想说的一点是,丧文化并不是反智文化,那些所谓“上大学没有用”、“某某事件的阴谋”等等,反智主义是一种毒药,是阻止人们走向光明与前方的毒药,丧文化并不是反智文化。

整体来说,丧文化本身有点消极,但总体来说是一种主流文化中的一种调节剂,是一种自我疏解的亚文化,还是挺有其实际意义的。

(图片与视频来自网络)

(2017年12月23日)
——————· END ·——————
个人微信号:439584424丨注明“小孔成像”




《冯小刚的芳华,冯裤子的青春》

《对好人苛刻,对坏人宽容——《芳华》观后感》

《噩梦中的噩魔,不愿屈死的死》

《怎样建立你的领导力》

《写作这件事,谁不是一边想放弃,又一边在努力坚持》

《知交半零落,唯有别离多——朴树唱《送别》大哭,生离死别的痛苦》

《佛系生活,佛系工作》

《饭局上的七种人》

《公司中的帕金森定律》

《曾经多少次长大了,现在多少次变老了》

——屌丝精英,做屌丝我们是认真的!欢迎朋友投稿——
投稿原创作品,请加个人微信丨新浪微博:孔德霄
——     跟随我们一起,1周读1本书    ——


    关注 小孔成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