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写作:七分采、三分写

 

写作是末技。大部分不够好的作品是因为采访不行。...



点击关注
关注我哟  


点击新闻与写作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有传媒的地方,就有《新闻与写作》!



几年前在《人物》杂志工作时,时任主编李海鹏总是强调一句话:写作是末技。当时我入行不久,对这句话很不理解,甚至有些抵触:作为业内公认的最杰出的特稿写作者,竟然宣称写作是末技,这对新手是否会构成误导?

然而随着采访写作经验的日渐累积,我开始逐步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

 

七分采、三分写

相比于其他新闻体裁,特稿因更具文本之美,而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杰出文笔的产物。很多人讨论特稿写作时将目光重点聚焦于文本如何雕琢打磨。然而,这种倾向却有可能遮蔽更深层的创作规律——完成一篇七八千字甚至上万字的特稿,是一个需要多道工序的“系统工程”,最终的文本呈现只是最后一环。对作者而言,具体写作前的采访过程同样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往往会比写作更能影响作品的最终质量。正所谓“七分采、三分写”。

实际从业过程中,诸多同道均认同一个结论:大部分不够好的作品是因为采访不行。尤其是从事特稿编辑时,这种感受尤为强烈。记者出现语言干瘪、逻辑松散、结构混乱等种种状况,编辑都有可能通过后期修改润色得以解决。但倘若文章在信息层面存在缺失,编辑往往感到无米下锅,很难着手处理。

部分作品试图通过后期文本雕琢以填补掩盖信息层面的缺失,却往往陷于华而不实。反观一些采访扎实、细节饱满的作品,即使文本略显粗拙,却仍能成为打动读者的上乘之作。

因此,让特稿写作者充分意识到采访的重要性、有意识地训练提升采访能力,便显得非常重要。这一话题过于庞大复杂,限于文章篇幅与个人经验,本文仅就几个具体问题谈谈相关体会。

选择合适的采访环境

相较于其他新闻体裁而言,特稿对信息细节的丰富立体程度有着更高的要求。阅读一篇质量过硬的特稿,读者常会感觉是在观赏一部精彩大片,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体会到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多层次细节体验。这要求作者对细节的采集应是全方位的,相较于采访对象提供的口头信息,合适的采访环境往往会帮助作者采集到更加多元立体、富有意味的细节。

试举一例:

根据事先制订的视觉方案,摄影师想要拍出唐家三少坐在家中浴缸里,被作品淹没的画面。我们担心这一创意会因没有足够多的书而难以实现,后来发现多虑了——他书房里的每一本书,都是他自己写的。五个两米高的铁皮书柜已经放不下他的全部作品,他把书商不断寄来的样书放在几个大手提袋里,堆在书房门外。(《网书大亨》作者何瑫,《智族GQ》2014年11月)

这是关于网络文学首富唐家三少的一篇特稿中的一个自然段。在采访前的准备阶段,我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已了解到,该人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高产”。在其他新闻体裁中,通常会使用具体数据对此予以呈现,例如“唐家三少每天创作八千字,已出版六百多种著作”。但对于特稿而言,需要调用更为生动具体、富有画面感的细节。

于是我说服唐家三少在家中接受采访,而非他所提议的咖啡馆(在后一种采访环境中,采访者获取的信息来源,将局限于采访对象的口头讲述)。在合适的环境中,一些口头采访中难以获知的细节可以通过观察获得,甚至一望即知。并且,置身于自己比较熟悉的采访环境中,人物往往会产生更活跃的思维、更强的表达欲。

再如另一篇:

一天午饭过后,他提议去一个附近的茶馆喝茶。在一个十字路口等绿灯时,我向他提起了里尔克的那句诗。“那你觉得自己依然还在漂泊吗?还是说像他说的那样,已经死在途中?”

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如果没有转向庄子,我早死了。庄子让我起死回生。”绿灯亮起,我们快步穿了过去。”(《裸奔者范美忠》作者何瑫、黄周颖,《智族GQ》2014年4月)

这篇关于汶川地震时引发巨大争议的中学历史教师范美忠的特稿,是聚焦于舆论风暴平息之后,主人公的精神重建历程。在口头采访中,范美忠十分详细地梳理表达了自己的心理细微感受。倘若文章只呈现此类细节,文本将不免艰涩单调,给读者造成阅读障碍。为了清晰准确地刻画人物,作者不应只记录主人公说了什么,还应记录他做了什么。因此本文操作时对主人公进行了数天跟访,捕捉其行动细节。这些细节,一方面使读者产生了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另一方面,在描述人物动作本身之外,具备了象征意味:在十字路口等待红绿灯,对应着人物在精神层面上经历的关键节点。诸如此类的细节,很难通过言语“采访”来获取,而恰当的采访环境和适度的跟访,却可以使许多生动的细节不期而至。

找到合适的交流状态

“这个人很难聊”,或许是很多采访者的心头之痛。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常常会遇到多种困难:采访对象情绪紧张、漫不经心、避重就轻、表达空泛,等等。

问题往往不只是单方面造成的,某种程度上,采访对象的状态是由采访者的状态决定的,采访者应努力通过调整自身状态来调动对方进入理想的交流状态。

在特稿采访中,采访者应当让对方尽可能消除心理戒备,敞开心扉,呈现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绪。好的采访者应当让对方产生与多年好友畅快交谈的感觉,让他觉得自己是在聊天,而非被动地接受一场采访。在采访环节,开门见山、直接明了地切入主旨是颇具风险的。对陌生人抱有习惯性戒备,这是人之本能。好的采访者应当意识到“暖场”“破冰”的重要性。

在实践过程中,“暖场”“破冰”看上去往往像是缺乏实质内容的“闲聊”,但实际上,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它承担了一个重要功能:消除双方的陌生感,拉近心理距离。

一个反例是,一位记者在采访某公众人物时,提出的前三个问题是:你哪一年出生?你毕业于哪所大学?你创办这家公司前在哪里工作?类似的情况是采访者应当极力避免的,它极易令采访对象产生不被尊重的心理感受,进而对采访抵触反感,消极应对。

一个“暖场”技巧是,采访者应当让对方意识到双方的共同点,消除陌生感。例如,采访者可以通过前期准备,找到双方人际关系网络中的交叉节点,即共同认识的人,并向对方提起。此举往往可以有效消解采访对象的心理陌生感,甚至将采访者当作朋友、“自己人”。例如我在操作《帝吧风云》一文时,采访了百度贴吧李毅吧十几位历任吧主。每采访一位吧主时,我都会提起此前采访过的某任与之相识的吧主,对方往往会产生亲切感,激起表达欲,并乐于介绍其他吧主接受采访。通过这种“顺藤摸瓜”的方式,我对“帝吧”历史上较为重要的吧主进行了一一采访,并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细节。

另一个技巧是,采访者应当让对方感受对他的充分了解,并借此拉近心理距离。渴望得到他人的关心与理解,是人的天性。例如我在操作《喊麦之王》与《嘻哈匪徒》两篇人物特稿时,两位主人公MC天佑与GAI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共性,性格狂放暴躁,对话不投机的人缺乏耐心。为了激发对方的表达欲,我在采访前对其过往细节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搜集挖掘,并在采访开始阶段让对方对此有所意识:采访MC天佑前,我连续一周观看他的网络直播,并在采访开始时聊起他在直播时花一百万元与竞争对手展开战役的细节。采访GAI前,我对他的初中同学做了周边采访,在采访开始时聊起同学邀请他参加县城春晚的往事。这两次“暖场”过程都有效地消除了对方的心理距离感,并激发起表达欲望。

应当注意的是,有效的“暖场”环节过后,应当尽可能“平滑”地过渡到实质采访阶段,让先前建立起来的轻松自然的交流状态得以延续。

我在从业初期曾有一次较为失败的采访经历:“暖场”之后,我突然说道:不闲扯了,我们开始聊正题吧。对方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姿态立即收束起来,随后的采访过程也明显变得艰难滞涩。是为一个典型的反面案例。

正确的应该是,在后续的采访过程中,采访者应注意与采访对象进行即时互动,使采访进入双向交流的气氛中,避免进入“你问我答”的僵硬状态。“采访像问答,但不是问答”,虽然从形式上而言,双方看似各自扮演提问与回答的角色,但在实际采访过程中,长时间的一问一答会使采访陷于“索取——给予”的不平衡状态。受访者会逐渐失去表达兴致。

为了化解这一局面,采访者应当适时就对方回答加以更具体深入的追问。对方会因此感受到积极的反馈,激发起表达的欲望。更重要的是,通过追问,可以获得更加深入丰富的信息细节。对于视细节为生命的特稿而言,这尤为重要。

 

采取合适的提问方式

当采访者为话不投机而感到苦恼时,常常是因为提问方式存在问题,让对方找不到畅快表达的切口。同样性质的问题,换一种表述方式,效果往往就会有显著改善。具体而言,以下五种提问方式,应当避免:

1.在公开信息中能够找到答案的问题。如前文所言,倘若在采访中总是问一些很容易找到现成答案的问题,很容易让采访对象形成不受尊重的感觉,丧失交流耐心。

2.闭合性问题。具体而言,就是避免提出让采访对象用“是”“不是”进行回答的问题。例如:“你是不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避免闭合性问题,并非针对所有类型的采访。例如面对一些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采访对象,采访者需要代表公众向对方就某些重要问题提出质询时,常需要对方进行明确表态。在调查报道中,这种闭合性提问也会经常采用。

但就特稿采写而言,采访者提问的目的,往往不是为了促使对方对某些议题的是非进行表态,而是要激发对方进行详细深入的表达,从中获取丰富饱满的细节信息。

3.过于庞大的问题。举一个例子。例如一位记者向一位作家提问:请问怎么样才能写出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面对这样的问题,采访对象会感到非常为难。若是展开解答,将会耗费漫长的时间;若是几句话简要回答,容易流于片面,甚至引起读者的误读。总之,这样的提问给采访对象造成了沉重的思考负担,往往会进行简略模糊的“安全应对”,或是直接回避提问。

4.过于绝对化的问题。例如向采访对象提问,你最喜欢读的一本书是什么?你最佩服的一个人是谁?实际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不会按照“我最……”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并且,很多事情也往往并不存在唯一的答案。在面对此类问题时,采访对象同样会陷入到艰难的思考负担当中,要么回避问题,要么给出一个并不可靠的答案。

很多情况下,当采访者感到采访对象回答问题时过于空泛、不够真诚时,应当反思自己的提问方式是否恰当。一定程度上,受访者的回答方式乃至内容是由采访者的提问方式所决定的。

上述两类需要避免的问题,都是犯了这方面的错误。

5.缺乏意义指向的问题。经常出现这样的状况:采访者与采访对象相谈甚欢,获取了大量细节,但在进入写作环节时,却发现自己一头雾水,难以下笔。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作者虽然获取了采访对象的信任,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采访,但对应当重点采集哪些信息缺乏清晰明确的意识,导致获取的素材松散混乱,各自为战,缺乏明确的意义指向,很难统括在一个具体的写作主题之下。

前文提到“采访像问答,但不是问答”,这里可以再补充一句,“采访像聊天,但不是聊天”。聊天可以随心而动漫无边际,但对采访而言,究竟应该从双方交流中获取哪些信息细节,采访者应当做到心中有数。

(作者系《智族GQ》总主笔)

本文选自《新闻与写作》2017年第12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 欢迎加入新闻与写作大家庭。
  • 点击自定义菜单你可以了解更多信息。
  • 当你看到我所能看到的世界,你将重新认识整个世界。
  • 如想看到纸质精彩内容,请致电:010-85201321
  • 微课或微信支付相关问题,请致电:010-85201333
  • 如想投稿,请e-mail至:xwyxztg@126.com
  • 商务与广告合作,请致电:010-85201323或给我们留言
  • 其他问题添加小助手微信号:xwyxzxzs




如需微信订刊请扫二维码付款,现在订刊从4月订起(本年还可订9期,总价144元,含8期之前快递费和8期后每期的挂号费),支付后在公众号主页直接留:支付尾号、姓名、邮编、地址、联系电话(备注17年共9期),24小时内收到回复即为订刊成功,如有问题和其他期数需求可致电或添加小助手询问。


    关注 新闻与写作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